一种带有导向结构的注塑模具

文档序号:37154757发布日期:2024-02-26 17:14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导向结构的注塑模具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具体是一种带有导向结构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1、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

2、现有技术中的注塑模具一般由两个模具组成,两个模具侧壁上设有相适配的模槽,使用时,将两个模槽对齐,同时两个模具紧密贴合,随后通过注塑孔向模槽内部注入熔融塑料,冷却后形成注塑件。

3、但这种注塑模具在使用时很难保证两个模槽相互对齐,容易影响注塑件的质量,并且注塑件成型之后,需要人工将注塑件从模槽内部取出,浪费了时间,降低了注塑件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导向结构的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带有导向结构的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具以及第二模具,第一模具侧壁上设有第一模槽,第一模槽连通有注塑孔,第二模具侧壁上设有与第一模槽相适配的第二模槽,所述第一模具侧面设有呈对称分布的导向槽,第二模具侧面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且与导向槽相适配的导向条,所述导向槽内部设有自锁机构,当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贴合时,自锁机构用于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的固定,所述第一模具侧面转动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齿轮,导向条固定有等距分布且能够与齿轮啮合的齿牙,所述第一模具内部设有多个推杆,推杆通过传动机构与齿轮相连接,传动机构用于将齿轮的转动转化为推力,使得推杆能够将成型后的模具从第一模槽内部推出。

4、进一步的:所述自锁机构包括设置在导向条顶部的限位槽,所述导向槽顶部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部件,第一弹性部件另一端与第一滑槽顶部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楔形块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拉杆贯穿第一模具顶部并与第一模具滑动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推杆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第二弹性部件与第一模槽内壁相连接,其中第一模具内部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杆,支杆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杆另一端通过挤压组件与齿轮相连接,挤压组件用于对支杆进行挤压,使得支杆通过支撑板带动推杆向外运动。

7、进一步的:所述挤压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滑槽侧壁上的第三滑槽,第三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楔形块,第二楔形块斜面与支杆端部抵触连接,所述第二楔形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性部件,第三弹性部件上端与第三滑槽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楔形块顶部固定连接有抵杆,抵杆贯穿第三滑槽,所述第一模具内部设有转盘,转盘与抵杆上端抵触连接,并且转盘的侧面设有凸起,所述转盘内部贯穿有转动杆,转动杆贯穿第一模具侧壁并分别与两个所述齿轮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凸起表面设有凹槽,抵杆顶部设有与凹槽相适配的圆角。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与第三弹性部件均为弹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导向槽与导向条的配合对两个模具起到了一个导向作用,使得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侧壁贴合之后,第一模槽与第二模槽能够对齐,进而保证了成型后注塑件的质量,当注塑件成型完毕后,导向条通过齿牙带动齿轮反向转动,齿轮通过转动杆带动转盘转动,转盘通过凸起挤压抵杆,使得抵杆通过第二楔形块挤压支杆,支杆通过支撑板带动推杆向外运动,进而将成型后的注塑件从第一模槽内部推出,实现自动脱模目的,不需要人工将注塑件从第一模槽内部取出,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注塑件生产效率,并且通过齿轮与齿牙的啮合还能对导向条起到一个限位作用,提高了导向效果,进一步保证了两个模具之间的稳定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导向结构的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具以及第二模具,第一模具侧壁上设有第一模槽,第一模槽连通有注塑孔,第二模具侧壁上设有与第一模槽相适配的第二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侧面设有呈对称分布的导向槽,第二模具侧面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且与导向槽相适配的导向条,所述导向槽内部设有自锁机构,当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贴合时,自锁机构用于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的固定,所述第一模具侧面转动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齿轮,导向条固定有等距分布且能够与齿轮啮合的齿牙,所述第一模具内部设有多个推杆,推杆通过传动机构与齿轮相连接,传动机构用于将齿轮的转动转化为推力,使得推杆能够将成型后的模具从第一模槽内部推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导向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机构包括设置在导向条顶部的限位槽,所述导向槽顶部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部件,第一弹性部件另一端与第一滑槽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导向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形块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拉杆贯穿第一模具顶部并与第一模具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导向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推杆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第二弹性部件与第一模槽内壁相连接,其中第一模具内部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杆,支杆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杆另一端通过挤压组件与齿轮相连接,挤压组件用于对支杆进行挤压,使得支杆通过支撑板带动推杆向外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导向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滑槽侧壁上的第三滑槽,第三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楔形块,第二楔形块斜面与支杆端部抵触连接,所述第二楔形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性部件,第三弹性部件上端与第三滑槽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楔形块顶部固定连接有抵杆,抵杆贯穿第三滑槽,所述第一模具内部设有转盘,转盘与抵杆上端抵触连接,并且转盘的侧面设有凸起,所述转盘内部贯穿有转动杆,转动杆贯穿第一模具侧壁并分别与两个所述齿轮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导向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表面设有凹槽,抵杆顶部设有与凹槽相适配的圆角。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带有导向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与第三弹性部件均为弹簧。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导向结构的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具以及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侧面设有呈对称分布的导向槽,第二模具侧面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且与导向槽相适配的导向条,所述第一模具侧面转动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齿轮,导向条固定有等距分布且能够与齿轮啮合的齿牙,所述第一模具内部设有多个推杆,推杆通过传动机构与齿轮相连接;本发明通过导向槽与导向条的配合对两个模具起到了一个导向作用,使得模槽能够对齐,保证了成型后注塑件的质量,并且两个模具分离之后能够实现自动脱模目的,不需要人工将注塑件从模槽内部取出,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注塑件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红,费晓瑜,赵亚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职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