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壳式余热蒸汽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8696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管壳式余热蒸汽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壳式余热蒸汽发生器,尤其是适合安装在有机热载体锅 炉、炉窑等设备的排烟口、利用烟气预热的一种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有机热载体锅炉、炉窑等排烟口的烟气温度一般在^0-350°C,现大多这类设备的 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但浪费了能源,而且烟气中的热量和含硫物质,会对环境造成影 响。为此,目前一小部分导热油锅炉排烟口开始安装管壳式余热蒸汽发生器。现有的管壳式余热蒸汽发生器包括热交换部件、蒸汽发生部件以及水泵,热交换 部件包括壳体和在壳体内的若干个热交换管,壳体包括进烟口和出烟口,进烟口连接在导 热油锅炉排烟口上,热交换管在壳体内、按壳体的轴向分布。在热交换管的二端,各热交换 管之间的间隙封闭,这样保证烟气只能从热交换管内通过;蒸汽发生部件包括容器,容器与 壳体连通,这样容器内的水可以与壳体内的水发生对流,容器内设有水汽分离器,容器的顶 部具有出汽口。在容器与壳体之间一般还设有水位表。上述结构的管壳式余热蒸汽发生器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一是由于导热油锅炉工作时,烟气温度较高,因此壳体要承受 比较大的温度变化,而温度变化会导致壳体轴向尺寸变化,从而会造成壳体变形或壳体法 兰口的破损,影响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寿命;二是当水位表液位降低到需要补水的位置时,需 要以手动方式开启水泵进行补水,造成了操作上的不便;三是上述管壳式余热蒸汽发生器 虽然对导热油锅炉烟气的热量进行了有效的利用,但是壳体的出烟口有含硫物质存在,仍 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拟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壳体要承受温度变化时,不 容易导致壳体轴向尺寸变化的管壳式余热蒸汽发生器,以提高其使用寿命,同时还具有操 作方便、对环境影响小的特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管壳式余热蒸汽发生器,它 包括热交换部件、蒸汽发生部件以及水泵,所述热交换部件包括壳体和在壳体内的若干个 热交换管,所述壳体包括进烟口和出烟口,所述热交换管在壳体内;在热交换管的二端,各 热交换管之间的间隙封闭;所述蒸汽发生部件包括容器,所述容器与壳体连通,所述容器内 设有水汽分离器,所述容器的顶部具有出汽口 ;在容器与壳体之间设有水位表,所述壳体上 具有膨胀节,所述膨胀节为壳体上的一圈凸起。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管壳式余热蒸汽发生器的改进,它还包括控制器和液位传感 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液位传感器、水泵电连接。所述容器与壳体之间还设有通水管,所述 液位传感器在通水管内。所述壳体内、靠近出烟口具有脱硫装置。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所述壳体上具有膨胀节,所述膨胀节为壳体上的一圈凸起,这 样,壳体承受较大的温度变化时,不容易导致壳体轴向尺寸变化,从而防止成壳体变形或壳体法兰口的破损,以保证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寿命。控制器和液位传感器的设置,且控制器分别与液位传感器、水泵电连接,在容器水 位下降到需要补水的水位时,液位传感器会给控制器一个信号,控制器控制水泵工作补水; 补水充足后,液位传感器又会给控制器一个信号,控制器控制水泵停止补水,与现有技术的 手动开启方式相比,方便操作。在壳体内、靠近出烟口具有脱硫装置,对壳体的出烟口的烟 气中含硫物质进行清除,大大减小了对环境的影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管壳式余热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示图。图中1-水泵,2-壳体,3-热交换管,4-进烟口,5-出烟口,6-容器,7_水汽分离 器,8-出汽口,9-水位表,10-膨胀节,11-控制器,12-液位传感器,13-通水管,14-脱硫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管壳式余热蒸汽发生器,它包括热交换部件、蒸汽 发生部件以及水泵1,所述热交换部件包括壳体2和在壳体2内的若干个热交换管3,所述 壳体1包括进烟口 4和出烟口 5,所述热交换管3在壳体2内;在热交换管3的二端,各热 交换管3之间的间隙封闭;所述蒸汽发生部件包括容器6,所述容器6与壳体1连通,所述 容器6内设有水汽分离器7,所述容器6的顶部具有出汽口 8 ;在容器6与壳体2之间设有 水位表9。由于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的管壳式余热蒸汽发生器类似,因此,不再展开。本实用新型的管壳式余热蒸汽发生器的特点之一所述壳体2上具有膨胀节10, 所述膨胀节10为壳体2上的一圈凸起。本实用新型的管壳式余热蒸汽发生器的特点之二 它还包括控制器11和液位传 感器12,所述控制器11分别与液位传感器12、水泵1电连接。所述容器6与壳体2之间还 设有通水管13,所述液位传感器12在通水管13内。本实用新型的管壳式余热蒸汽发生器的特点之三所述壳体2内、靠近出烟口 5具 有脱硫装置14。所述脱硫装置14可从环保领域的现有产品中选取。
权利要求1.一种管壳式余热蒸汽发生器,它包括热交换部件、蒸汽发生部件以及水泵(1),所述 热交换部件包括壳体( 和在壳体O)内的若干个热交换管(3),所述壳体(1)包括进烟 口(4)和出烟口(5),所述热交换管C3)在壳体O)内;在热交换管C3)的二端,各热交换管 (3)之间的间隙封闭;所述蒸汽发生部件包括容器(6),所述容器(6)与壳体(1)连通,所述 容器(6)内设有水汽分离器(7),所述容器(6)的顶部具有出汽口(8);在容器(6)与壳体 (2)之间设有水位表(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 上具有膨胀节(10),所述膨胀节(10)为 壳体(2)上的一圈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余热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控制器(11)和 液位传感器(12),所述控制器(11)分别与液位传感器(12)、水泵(1)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壳式余热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6)与壳体 (2)之间还设有通水管(13),所述液位传感器(12)在通水管(1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壳式余热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 内、靠 近出烟口(5)具有脱硫装置(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壳式余热蒸汽发生器,它包括热交换部件、蒸汽发生部件以及水泵,所述热交换部件包括壳体和在壳体内的若干个热交换管,所述壳体包括进烟口和出烟口,所述热交换管在壳体内;在热交换管的二端,各热交换管之间的间隙封闭;所述蒸汽发生部件包括容器,所述容器与壳体连通,所述容器内设有水汽分离器,所述容器的顶部具有出汽口;在容器与壳体之间设有水位表,所述壳体上具有膨胀节,所述膨胀节为壳体上的一圈凸起。这样,壳体承受较大的温度变化时,不容易导致壳体轴向尺寸变化,从而防止成壳体变形或壳体法兰口的破损,以保证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22B1/18GK201935151SQ20112004376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1日
发明者叶翔, 周晚星, 潘恩美, 王立兵 申请人:上虞市锅炉成套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