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燃烧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9015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体燃烧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气体燃烧室。
背景技术
根据中原农民出版社的金阳光工程-农业综合技术系列《气体建设与利用300问》,参考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新能源书系列《气体实用技术指南》,经长期的研究和探索,对该能源的生产技术进行改革与创新。在现有生产技术基础上,提高技术含量,促使气体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不仅如此,还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净化空气,改善和保护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该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燃烧室,利用气体燃烧后释放的大量的热,将水汽化后,推动汽轮机发电。使用气体发电,是气体能的第二次再生产,能够发挥更加巨大的效益。方便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避免核污染给人类及地球生命造成的危害。可再生,价廉,环保,高效,可节约大量的不可再生的煤炭和石油资源。气体燃烧室,用于气体燃烧发电。该室能充分发挥天然能源气体的巨大作用,大幅度增加了能源财富,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替代核电站,减少核危机。该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燃烧室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该室为长方体,也可设计成柱体,锥体,台体,球体,椭球体等及其相互组合的形体。燃烧室内是一个整体的水箱。水箱内设计成预留圆柱体,或棱柱体,或台体,用以安装燃烧棒。汽化后的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发电。如果一个燃烧室不能达标,可多个相连,多级燃烧汽化。燃烧室内安放的圆柱形的燃烧棒,可扩大受热面,燃烧面燃烧喷嘴排布规律。一个燃烧室使用多个燃烧棒加热;燃烧棒外围是燃烧面,燃烧面燃烧喷气嘴排布规律,附着在燃烧面上有若干个输入燃气的分流管道。用流动的冷空气冷却棒内的待燃气体,由底部上升到顶端,通过在燃烧壁上的蜂窝孔释放,与可燃气体混合在室内燃烧。燃烧室排出的废气,富含大量的热,流经冷却塔冷却。炙热的冷却液可供制备沼液和回流到汽化管进行汽化。如一个冷却塔不能达到要求,可经过多个冷却塔多级冷却。冷却塔收集富余热量,循环利用。气体燃烧室的简介1.燃烧室,造型是长方体或正方体,也可设计成其他形状的几何体,如柱体,锥体,球体,椭球体,台体,等造形,以及由这些几何体相互组合而成的空间造型。其大小根据实践需要确定。该室,其大小可建成长8米,宽4米,高5米的燃烧室,也可建成其他更大或更小的规格。2.甲烷正常燃烧时,最高温可达1200°C,并释放大量热能。1立方米气体标准状况下,可释放出17911-25075千焦的热量,大致相当于0. 7千克汽油,或1千克的原煤提供的热量。3.将沼气通过管道进入燃烧棒外层空间,然后通过外壁上的密集的针孔释放燃烧。其废气通过顶部排气管道排出。4.将冷空气通过管道输入燃烧棒的内部空间,以冷却外隔壁的待燃气体,防止气体受热,发生意外。5.该制冷气体自燃烧棒的底部上升,通过燃烧棒蜂窝燃烧壁的释放孔向外释放,和透过燃烧壁的燃烧喷气嘴内释放的可燃气体混合燃烧,给挡水墙壁外流动的水加热。燃烧棒的顶端密封,必要时也可设计空气分流通道。水箱是用易传导的金属制成的。6.将气体燃烧棒安装在水箱预留圆柱体内,该燃烧棒即在该圆柱体内燃烧,给水箱加热。一个水箱根据需要可安装多个燃烧棒。在该水箱预留圆柱体内挡水墙的墙壁上,合理设计若干的凹陷排烟道。燃烧面的设计原理同现存煤气灶的燃烧原理基本相同。燃烧面下,是从上至下,纵向成行的燃气喷嘴,喷嘴和燃烧壁下固定在燃烧壁上的供应可燃气体的毛细管道相连通。输气管道纵向成行,固定在燃烧面上。这些纵向成行的毛细管道,和外面的主供气管道相连接。同理,也可设计成与燃气喷嘴间隔排布的,是成行的空气喷嘴。一行燃气喷嘴,并排一行或多行空气喷嘴。相互交错,有机组成燃烧面,混合燃烧。行距根据需要确定。必要时也可设计成纵横交错的喷气管道,形2.甲烷正常燃烧时,最高温可达1200°C,并释放大量热能。1立方米气体标准状况下,可释放出17911-25075千焦的热量,大致相当于0. 7千克汽油,或1千克的原煤提供的热量。3.将沼气通过管道进入燃烧棒外层空间,然后通过外壁上的密集的针孔释放燃烧。其废气通过顶部排气管道排出。4.将冷空气通过管道输入燃烧棒的内部空间,以冷却外隔壁的待燃气体,防止气体受热,发生意外。5.该制冷气体自燃烧棒的底部上升,通过燃烧棒蜂窝燃烧壁的释放孔向外释放,和透过燃烧壁的燃烧喷气嘴内释放的可燃气体混合燃烧,给挡水墙壁外流动的水加热。燃烧棒的顶端密封,必要时也可设计空气分流通道。水箱是用易传导的金属制成的。6.将气体燃烧棒安装在水箱预留圆柱体内,该燃烧棒即在该圆柱体内燃烧,给水箱加热。一个水箱根据需要可安装多个燃烧棒。在该水箱预留圆柱体内挡水墙的墙壁上,合理设计若干的凹陷排烟道。燃烧面的设计原理同现存煤气灶的燃烧原理基本相同。燃烧面下,是从上至下,纵向成行的燃气喷嘴,喷嘴和燃烧壁下固定在燃烧壁上的供应可燃气体的毛细管道相连通。输气管道纵向成行,固定在燃烧面上。这些纵向成行的毛细管道,和外面的主供气管道相连接。同理,也可设计成与燃气喷嘴间隔排布的,是成行的空气喷嘴。一行燃气喷嘴,并排一行或多行空气喷嘴。相互交错,有机组成燃烧面,混合燃烧。行距根据需要确定。必要时也可设计成纵横交错的喷气管道,形成网格状的喷射区,其空闲处是空气供给区。7.如果一级加热不达标,可设计若干个水箱相互连接,水流相互流动,多级加热直至达到气化标准。8.燃烧室顶是半球体,用以聚集待排废气。半球形罩下,是带孔的排烟壁。其作用一方面遮挡燃烧室内燃烧的火焰,使之充分燃烧。另一方面可迅速排除燃烧室内的废气,降低其压力。9.燃烧室要合理设计排烟道,确保废气畅通,降低室内压力,防止事故发生。室顶中心设置主排烟道,其余部分在合理位置设置多个副排烟道。主排烟道上设两个或两个以上分流支道,还要在该支道上辅助设置主副两个排气泵。当主排烟道自然排除不畅时,可根据情势开主副排气泵加速排气,以降低室内压强。同理,根据需要,在各副排烟道上也可设置主副排气泵,辅助加速排气。使室内有一个恒定范围的安全压强值,以便安全生产。10.燃烧室内层,是一层耐火层,中间是耐高压钢结构,外层是防护层。耐火层与钢结构之间,有一层隔热保温层。防止钢结构因受热而降低其耐压能力。一些大中型燃烧室,在钢结构上,要设计纵横交错的钢梁,各钢梁之间相互衔接,以增强燃烧室抗压强度和稳定性。11.自主副排烟道排出的炽热气体,经冷却塔将其热量吸收。热水留待制取沼液用,或回流作汽化水之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促使气体能够发挥更大的功效,高效、节能、环保、价低、便捷,并节约大量的燃煤和石油,方便工农业及交通运输业生产,及人民群众的生活。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社会财富,推动社会发展。更重要的,可替代核电站发电,减少核危机。
四.
1.图1,燃烧棒纵剖面示意图。其中①冷空气通道;②冷空气喷流区;③蜂窝燃烧面。2.图2,供气毛细管道及燃烧喷嘴剖面示意图。其中④气管外壁;⑤燃气喷嘴;⑨燃气流动区。3.图3,燃烧棒纵剖面示意图。其中①冷空气通道;②冷空气喷流区;③蜂窝面燃烧壁;④供燃气毛细管道外壁;⑤气体燃烧喷嘴;⑨燃气流动区。4.图4,燃烧棒输气管道横截面剖面图。其中④供气管壁;⑤供气管道上的燃烧喷嘴;⑨输气管气流通道。5.图5,燃烧室水箱横截面示意图。其中⑥水流区;⑦水箱外壁;⑧水箱预设圆柱体,燃烧棒安置区;@水箱挡水墙,加热壁。6.图6,燃烧棒截面示意图。其中③蜂窝面燃烧壁;(Q)水箱挡水墙,加热壁; 燃烧区; 空气流通区;@排烟道。
具体实施方式气体燃烧室生产流程[0045]1.将气体通过管道输入燃烧棒均勻、充分燃烧。排出的炙热气体流经冷却塔冷却,冷却液可制作沼液或作为汽化水之用。2.将冷却气体通过管道输入燃烧棒,通过对流冷却受热易燃气体。然后通过燃烧棒蜂窝壁分流到燃烧室内和燃气混合燃烧。3.燃烧室内汽化的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发电。
权利要求1.气体燃烧室,其特征在于该室为长方体,也可设计成柱体,锥体,台体,球体,椭球体,及其相互组合的形状;燃烧室内安装大型密封水箱,水箱内设计若干的圆柱体空间,用以安装燃烧棒,给水箱内的水加热;汽化后的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发电;如果一个燃烧室不能达标,可多个相连,多级燃烧汽化;燃烧室排出的废气,富含大量的热,流经冷却塔冷却;炙热的冷却液可供制备沼液和回流到汽化管汽化;如一个冷却塔不能达到要求,可经过多个冷却塔多级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燃烧室内安放的圆柱形的燃烧棒,可扩大受热面,燃烧面燃烧喷嘴排布规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一个燃烧室使用多个燃烧棒加热;燃烧棒外围是燃烧面,燃烧面燃烧喷气嘴排布规律,附着在燃烧面上有若干个输入燃气的分流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用流动的冷空气冷却棒内的待燃气体,由底部上升到顶端,通过在燃烧壁上的蜂窝孔释放,与可燃气体混合在室内燃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燃烧棒的顶部是密封的,设计空气分流通道。
专利摘要气体燃烧室,利用可燃气体燃烧后释放的大量的热,将水汽化后,推动汽轮机发电。燃烧室,造型是长方体或正方体,也可设计成其他形状的几何体,如柱体,锥体,球体,椭球体,台体,等造形,以及由这些几何体相互组合而成的空间造型。其大小根据实践需要确定。使用气体发电,是可燃气能的第二次再生产,能够发挥更加巨大的效益。方便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避免核污染给人类及地球生命造成的危害。可再生,价廉,环保,高效,可节约大量的煤炭和石油。
文档编号F22B31/00GK202303312SQ20112024705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4日
发明者朱永彪 申请人:朱永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