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立式汽水两用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0101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节能环保立式汽水两用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锅炉,具体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立式汽水两用锅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立式锅炉一般均采用双层炉排锅炉及烧炉,缺点在于通风性差,又关闭不严,燃烧不充分,热利用率低,煤种适用较窄,烟尘需用专门设备排除,还不能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立式汽水两用锅炉,其设计合理,安全可靠,通风性好,又能关闭严密,燃烧充分,热利用率高,受热面积大,热交换距离长,排烟温度低,烟尘无需专门设备排除,在锅炉内煤气化干馏析炭一体完成。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环保立式汽水两用锅炉,包括锅炉外壳41,所述锅炉外壳41上方连接壳封头19,所述的壳封头19上设置有安全阀I、排烟口 2、压力表3和出汽接头4,所述锅炉外壳41上方设置有煤嘴9,所述煤嘴9上方设置上炉门5,所述上炉门5 —侧设置有液面指示器8,另一侧设置水温表17和出水口接头18,所述的锅炉外壳41中部设置有观火进风口10,所述的锅炉外壳41下方设置有下炉门13,所述锅炉外壳4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进水接头11,另一侧设置有省煤器排污口 15,所述省煤器排污口 15的上方设置有侧面观察进风口16,所述的锅炉外壳41内设置有炉胆23,所述炉胆23上方连接炉胆顶封头20,所述炉胆23内部通过炉胆挡烟墙31和斜向挡烟墙21隔出煤干燥气化析碳室39,所述煤干燥气化析碳室39连通所述的煤嘴9,所述煤干燥气化析碳室39侧壁上设置有预热干馏板22和预热干馏板24,所述预热干馏板24上方的煤干燥气化析碳室39侧壁上设置有干馏板控温横水管25,所述煤干燥气化析碳室39内还设置有炉膛埋火烧横水管26,斜向炉排27和炉排28,所述的炉胆挡烟墙31上设置有炉膛与省煤器端口 38,炉胆挡烟墙31外侧设置有省煤器挡烟墙36,所述的炉胆挡烟墙31两侧设置有炉胆挡烟墙第一横水管30和炉胆挡烟墙第二横水管32,所述省煤器挡烟墙36两侧设置有省煤器挡烟墙第一横水管34和省煤器挡烟墙第二横水管35。上炉门5上设置有上炉门提手6,所述的上炉门5两侧内部设置有上炉门耐高温磁铁7 ;所述的下炉门13上设置有下炉门提手14,所述的下炉门13的两侧内部设置有下炉门耐闻温磁铁12。锅炉外壳41底部设置有圆形下脚圈衬板29。炉胆23和锅炉外壳41底部之间连接有U形下脚圈33。炉膛与省煤器端口 38内侧设置有炉膛挡灰管37。煤嘴9内设置有两个加煤口 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能环保立式汽水两用锅炉,其具有设计合理,安全可靠,通风性好的特点,又能关闭严密,燃烧充分,热利用率高,受热面积大,热交换距离长,排烟温度低,烟尘无需专门设备排除,在锅炉内煤气化干馏析炭一体完成。消烟除尘无需其它设备,且着火快,燃烧充分,受热面积大,热交换距离长,煤利用率高,排烟温度低,无烟无尘,节能环保郊果好,省煤20 %以上。

图I是一种节能环保立式汽水两用锅炉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一种节能环保立式汽水两用锅炉的结构右视图;图3是一种节能环保立式汽水两用锅炉的结构俯视图;图4是一种节能环保立式汽水两用锅炉的结构仰视图; 图5是图I的A-A向结构剖视图;图6是图I的B-B向结构剖视图。图中结构标注名称如下I、安全阀;2、排烟口 ;3、压力表;4、出汽接头;5、上炉门;6、上炉门提手;7、上炉门耐高温磁铁;8、液面指示器;9、煤嘴;10、观火进风口 ;11、进水接头;12、下炉门耐高温磁铁;13、下炉门;14、下炉门提手;15、省煤器排污口 ;16、侧面观察进风口 ;17、水温表;18、出水口接头;19、壳封头;20、炉胆顶封头;21、斜向挡烟墙;22、预热干馏板;23、炉胆;24、预热干馏板;25、干馏板控温横水管;26、炉膛埋火烧横水管;27、斜向炉排;28、炉排;29、圆形下脚圈衬板;30、炉胆挡烟墙第一横水管;31、炉胆挡烟墙;32、炉胆挡烟墙第二横水管;33、U形下脚圈;34、省煤器挡烟墙第一横水管;35、省煤器挡烟墙第二横水管;36、省煤器挡烟墙;37、炉膛挡灰管;38、炉膛与省煤器端口 ;39、煤干燥气化析碳室;40、加煤口 ;41、锅炉夕卜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能环保立式汽水两用锅炉作进一步的描述。如附图1-6所示,一种节能环保立式汽水两用锅炉,包括锅炉外壳41,所述锅炉外壳41上方连接壳封头19,所述的壳封头19上设置有安全阀I、排烟口 2、压力表3和出汽接头4,所述锅炉外壳41上方设置有煤嘴9,所述煤嘴9上方设置上炉门5,所述上炉门5 —侧设置有液面指示器8,另一侧设置水温表17和出水口接头18,所述的锅炉外壳41中部设置有观火进风口 10,所述的锅炉外壳41下方设置有下炉门13,所述锅炉外壳4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进水接头11,另一侧设置有省煤器排污口 15,所述省煤器排污口 15的上方设置有侧面观察进风口 16,所述的锅炉外壳41内设置有炉胆23,所述炉胆23上方连接炉胆顶封头20,所述炉胆23内部通过炉胆挡烟墙31和斜向挡烟墙21隔出煤干燥气化析碳室39,所述煤干燥气化析碳室39连通所述的煤嘴9,所述煤干燥气化析碳室39侧壁上设置有预热干馏板22和预热干馏板24,所述预热干馏板24上方的煤干燥气化析碳室39侧壁上设置有干馏板控温横水管25,所述煤干燥气化析碳室39内还设置有炉膛埋火烧横水管26,斜向炉排27和炉排28,所述的炉胆挡烟墙31上设置有炉膛与省煤器端口 38,炉胆挡烟墙31外侧设置有省煤器挡烟墙36,所述的炉胆挡烟墙31两侧设置有炉胆挡烟墙第一横水管30和炉胆挡烟墙第二横水管32,所述省煤器挡烟墙36两侧设置有省煤器挡烟墙第一横水管34和省煤器挡烟墙第二横水管35。上炉门5上设置有上炉门提手6,所述的上炉门5两侧内部设置有上炉门耐高温磁铁7 ;所述的下炉门13上设置有下炉门提手14,所述的下炉门13的两侧内部设置有下炉门耐闻温磁铁12。锅炉外壳41底部设置有圆形下脚圈衬板29。炉胆23和锅炉外壳41底部之间连接有U形下脚圈33。炉膛与省煤器端口 38内侧设置有炉膛挡灰管37。煤嘴9内设置有两个加煤口 40。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节能环保立式汽水两用锅炉,包括锅炉外壳(41),所述锅炉外壳(41)上方连接壳封头(19),所述的壳封头(19)上设置有安全阀(I)、排烟ロ(2)、压カ表(3)和出汽接头(4),所述锅炉外壳(41)上方设置有煤嘴(9),所述煤嘴(9)上方设置上炉门(5),所述上炉门(5) —侧设置有液面指示器(8),另ー侧设置水温表(17)和出水ロ接头(18),所述的锅炉外壳(41)中部设置有观火进风ロ(10),所述的锅炉外壳(41)下方设置有下炉门(13),所述锅炉外壳(41)的底部ー侧设置有进水接头(11),另ー侧设置有省煤器排污ロ(15),所述省煤器排污ロ(15)的上方设置有侧面观察进风ロ(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炉外壳(41)内设置有炉胆(23),所述炉胆(23)上方连接炉胆顶封头(20),所述炉胆(23)内部通过炉胆挡烟墙(31)和斜向挡烟墙(21)隔出煤干燥气化析碳室(39),所述煤干燥气化析碳室(39)连通所述的煤嘴(9),所述煤干燥气化析碳室(39)侧壁上设置有预热干馏板(22)和预热干馏板(24),所述预热干馏板(24)上方的煤干燥气化析碳室(39)侧壁上设置有干馏板控温横水管(25),所述煤干燥气化析碳室(39)内还设置有炉膛埋火烧横水管(26),斜向炉排(27)和炉排(28),所述的炉胆挡烟墙(31)上设置有炉膛与省煤器端ロ(38),挡烟 墙(31)外侧设置有省煤器挡烟墙(36),所述的炉胆挡烟墙(31)两侧设置有炉胆挡烟墙第一横水管(30)和炉胆挡烟墙第二横水管(32),所述省煤器挡烟墙(36)两侧设置有省煤器挡烟墙第一横水管(34)和省煤器挡烟墙第二横水管3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节能环保立式汽水两用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炉门(5)上设置有上炉门提手(6),所述的上炉门(5)两侧内部设置有上炉门耐高温磁铁(7);所述的下炉门(13)上设置有下炉门提手(14),所述的下炉门(13)的两侧内部设置有下炉门耐高温磁铁(12)。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节能环保立式汽水两用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炉外壳(41)底部设置有圆形下脚圈衬板(29)。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节能环保立式汽水两用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胆(23)和锅炉外壳(41)底部之间连接有U形下脚圈(33)。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节能环保立式汽水两用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膛与省煤器端ロ(38)内侧设置有炉膛挡灰管(37)。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节能环保立式汽水两用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嘴(9)内设置有两个加煤ロ(4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立式汽水两用锅炉。其结构包括锅炉外壳,所述锅炉外壳上方连接壳封头,所述的壳封头上设置有安全阀、排烟口、压力表和出汽接头,所述锅炉外壳上方设置有煤嘴,所述煤嘴上方设置上炉门,所述上炉门一侧设置有液面指示器,另一侧设置水温表和出水口接头,所述的锅炉外壳中部设置有观火进风口,所述的锅炉外壳下方设置有下炉门,所述锅炉外壳的底部一侧设置有进水接头,另一侧设置有省煤器排污口,所述省煤器排污口的上方设置有侧面观察进风口,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设计合理,安全可靠,通风性好的特点,又能关闭严密,燃烧充分,热利用率高,受热面积大,热交换距离长,排烟温度低,烟尘无需专门设备排除,在锅炉内煤气化干馏析炭一体完成。
文档编号F22B37/00GK202647705SQ20122018488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7日
发明者陈小喜 申请人:陈小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