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量储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8241发布日期:2018-06-08 18:20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量储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发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热量储备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布料的印染过程中,蒸汽被广泛用于布料的熨烫、烘干等。而蒸汽一般是通过在锅炉燃烧燃料而产生的。从锅炉内直接出来的蒸汽具有较高的能量,为了充分利用资源,通常会先将蒸汽通向汽轮机进行发电,在发电后再被运输到所需蒸汽的设备处,对布料进行烘干熨烫等。

而在实际生产中,夜间印染工厂一般处于休息状态,需要蒸汽的设备都停止工作,而锅炉系统却不会停止,因为重启锅炉系统所需的能量大于锅炉系统工作一晚的能量。故蒸汽在经过汽轮机完成发电后只能直接排放,造成了能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量储备装置,用于回收晚间发电后蒸汽中的热量,减小能量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量储备装置,包括与汽轮机出气端相连的进气管、与进气管相连的换热箱和与换热箱相连的排气管,所述换热箱内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两端分别与进气管和排气管相连,所述换热箱上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远离换热箱一端设有储液箱,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均与储液箱相连,所述出液管上设有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电完毕后的蒸汽通过进气管进入换热箱内,换热箱内通过进液管通入有除盐液,蒸汽和除盐液发生热交换,将热量储存在除盐液中,完成热交换后的蒸汽通过排气管离开换热箱,被加热后的除盐液进入储液箱。如此循环,是储液箱内的除盐液被加入,除盐液中储蓄了蒸汽交换给它的热量,完成了蒸汽中热量的回收存储,减小了能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管呈螺旋形,所述换热管的螺距为换热管直径的6/5~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尽可能增大换热管和除盐液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热量传递效率,使蒸汽中更多热量可交换给除盐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管的直径大于进气管的直径,所述出气管的直径大于换热管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蒸汽的气压在运动过程中逐渐减小,减小了蒸汽的运动速度,进而延长了热交换的时间,使蒸汽中更多热量可交换给除盐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管外壁沿其径向固定设有换热翅片,所述换热翅片沿换热管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热翅片增大换热管和除盐液之间的接触面积,使蒸汽中更多热量可交换给除盐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箱和储液箱外壁均设有隔热橡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橡胶可减小热量散发,从而减小了热量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液管位于换热箱下端,所述出液管位于换热箱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除盐液需克服重力才可回到储液箱内,减小了除盐液的运动速度,进而延长了热交换的时间,使蒸汽中更多热量可交换给除盐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液箱设有若干个,所有所述进液管相对换热箱一端合管后与换热管连接,所有所述出液管相对换热箱一端合管后与换热管连接,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均设有启闭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一个储液箱内的除盐液被加热到一定高度后,可关闭该储液箱对应的启闭阀门,开启另一个储液箱对应的启闭阀门,从而加热另一个储液箱内的除盐液。使蒸汽中的热量可以尽可能被回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液箱内设有用于检测储液箱内液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与该温度传感器安装的储液箱对应的进液管和出液管上的启闭阀门;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储液箱内液体温度到达预设值后,控制器控制启闭阀门关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一个储液箱内的除盐液被加热到一定稳定后,控制器可自动控制,使蒸汽加热另一个储液箱内的除盐液,减小了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箱一侧设有直通管,所述直通管一端连接于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和直通管上均设有用于调节开度的调节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白天人们开始上班后,可通过控制进气管和直通管上的调节阀门开度,来调节直接去蒸汽设备的蒸汽量和经过热回收再去蒸汽设备的蒸汽量,在确保供给设备的蒸汽温度够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对蒸汽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充分利用能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可对夜间蒸汽进行热量回收,减少了能源的浪费;2、白天可在保证供给设备的蒸汽温度够的情况下,对蒸汽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充分利用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汇总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1、换热箱;2、储液箱;3、隔热橡胶;4、换热管;5、换热翅片;6、进气管;7、排气管;8、调节阀门;9、直通管;10、进液管;11、出液管;12、启闭阀门;13、进液总管;14、出液总管;15、水泵;16、温度传感器;17、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热量储备装置,包括换热箱1和储液箱2,换热箱1和储液箱2外壁均设有隔热橡胶3。换热箱1内设有换热管4,换热箱1两端均穿设过换热箱1且固定连接于换热箱1。换热管4呈螺旋形,换热管4的螺距为换热管4直径的6/5~2。换热管4外壁沿其径向固定设有换热翅片5,换热翅片5沿换热管4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

如图1所示,换热管4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气管6和排气管7。进气管6远离换热管4一端与汽轮机的出气端相连。进气管6上安装有调节阀门8,调节阀门8可调节进气管6的开度。换热箱1一侧设有直通管9,直通管9一端连接于进气管6,且另一端连接于排气管7。直通管9上安装有调节阀门8,调节阀门8可调节直通管9的开度。

如图1所示,蒸汽可通过进气管6进入换热箱1,加热换热箱1内部后,再从换热箱1进入排气管7,也可直接从直通管9进入排气管7。通过控制两个调节阀门8的开度,可控制经过换热箱1用于加热换热箱1内物质的蒸汽量。

如图1所示,储液箱2设有若干个。每个储液箱2上均连接有进液管10和出液管11。进液管10和出液管11上均设有启闭阀门12。所有进液管10远离储液箱2一端合管成进液总管13后,连接于换热箱1下端且与换热箱1连通。所有出液管11远离储液箱2一端合管成出液总管14后,连接于换热箱1上端且与换热箱1连通。出液总管14上设有水泵15。储液箱2内设有除盐液。当储液箱2对应的进液管10和出液管11上的启闭阀门12开启后,该储液箱2内的除盐液会在水泵15的带动下进入换热箱1内,在与蒸汽进行热交换后,再通过排液管流回储液箱2。即该储液箱2内的除盐液会被蒸汽加热。

如图1所示,储液箱2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6,温度传感器16可检测储液箱2内液体温度。如图1和图2所示,温度传感器16电连接有控制器17,控制器17电连接与该温度传感器16安装的储液箱2对应的进液管10和出液管11上的启闭阀门12。在蒸汽加热除盐水的过程中,若温度传感器16检测到储液箱2内液体温度到达预设值,则控制器17控制该储液箱2内对应的启闭阀门12关闭,再开启另一个温度未到达设定值的储液箱2对应的启闭阀门12。从而使蒸汽的热量被充分的回收利用。

该热量储备装置的原理如下:

在夜间,需使用蒸汽的设备都关停时,直通管9上的调压阀门关闭直通管9,进气管6上的调节阀门8开度调节到最大,水泵15带动储液箱2内的除盐水进入换热箱1内,与经过换热箱1的蒸汽进行热交换,然后流回储液箱2内,完成了对蒸汽中热量的回收和储存。

若该储液箱2内的除盐水温度到达预设值,则控制器17控制该储液箱2内对应的启闭阀门12关闭,再开启另一个温度未到达设定值的储液箱2对应的启闭阀门12,使另一个储液箱2内的除盐水被蒸汽加热,从而尽可能的回收蒸汽中的热量。

在白天,需使用使用蒸汽的设备工作时,可通过调节直通管9和进气管6上的调节阀门8开度,来调节经过换热箱1的蒸汽量,在确保供给设备的蒸汽温度够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对蒸汽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充分利用能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