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排污扩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8239发布日期:2018-06-08 18:20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定期排污扩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厂锅炉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定期排污扩容器。



背景技术:

电厂锅炉岛内通常都配置有定期排污扩容器和连续排污扩容器,定期排污扩容器将锅炉定期排污水或压力比定期排污膨胀器更高的排出的废热水,经过减压、扩容分离出二次蒸汽和废热水,其中二次蒸汽排入大汽或作为热源利用,废热水一般经排污降温池排入下水系统,为了降低环境噪声水平,定期排污放汽管上布置了排汽消声器,机组正常运行时,余热锅炉定期排污扩容器中的不凝汽经顶部消音器排入大汽。

对于现有的定期排污扩容器,顶部有白色水蒸汽,影响电厂环境的美观性,并且冬季时冒出的白汽冷凝后积聚在炉墙外立面上形成冰凌,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并且,连续排污扩容器内较高温度的水进入定期排污扩容器,同时阀门内漏的水和蒸汽进入到定期排污扩容器,使得水蒸汽排入大汽造成浪费;此外,现有的定期排污扩容器在下部安装一路除盐水管道,当定期排污扩容器内温度高时开启除盐水进行冷却,但这样浪费了大量的除盐水,且因除盐水管道位置设置不合理,使得消除水蒸汽的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部降温冷却效果好从而排出水蒸汽较少的定期排污扩容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定期排污扩容器,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蒸汽入口,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且高于所述蒸汽入口的喷淋装置。

优选地,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冷却水输入管,所述冷却水输入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用于与冷却水源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分水器,所述喷淋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分水器的多个喷淋支管,各个所述喷淋支管上均设置有喷嘴。

优选地,所述冷却水源为中水管路。

优选地,所述分水器的中央位于所述壳体的中心轴线处,各个所述喷淋支管均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相邻两个所述喷淋支管的轴线的夹角均相等。

优选地,所述喷淋支管的数量不小于5根。

优选地,各个所述喷淋支管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喷嘴,并且所述喷淋支管上距离所述壳体的中心轴线最远的所述喷嘴与所述壳体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喷淋装置所在水平面处所述壳体的内径的30%。

优选地,所述喷嘴为螺旋喷嘴,并且所述螺旋喷嘴的喷流角度为110°至130°。

优选地,所述喷嘴均朝下设置。

优选地,所述冷却水输入管上设置有电动阀门,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温度传感器和用于控制所述电动阀门的开度的控制单元,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动阀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在下部形成有排出口,所述排出口用于连接至外部的循环水管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壳体内设置有喷淋装置并且喷淋装置位于蒸汽入口的上方,因此从蒸汽入口进入到壳体内的蒸汽可以在喷淋装置的喷淋下冷凝,从而有效减少从定期排污扩容器顶部排出的水蒸汽,不仅有效防止冬季炉墙外立面上冰凌的形成,还回收了水蒸汽,所述壳体在下部可以形成有排出口,所述排出口可以用于连接至外部的循环水管路,回收的水蒸汽补充至循环水系统,从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定期排污扩容器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定期排污扩容器中所安装的喷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壳体 2 喷淋装置

3 冷却水输入管 4 分水器

5 喷淋支管 6 喷嘴

7 电动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轴向”、“朝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也与实际使用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相对应;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期排污扩容器,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蒸汽入口,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并且高于所述蒸汽入口的喷淋装置2。

在本实用新型中,壳体1内设置有喷淋装置2并且喷淋装置2位于蒸汽入口的上方,因此从蒸汽入口进入到壳体1内的蒸汽可以在喷淋装置2的喷淋下冷凝,从而有效减少从定期排污扩容器顶部排出的水蒸汽,不仅有效防止冬季炉墙外立面上冰凌的形成,还回收了水蒸汽,所述壳体1在下部可以形成有排出口,所述排出口可以用于连接至外部的循环水管路,回收的水蒸汽补充至循环水系统,从而降低成本。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定期排污扩容器中除盐水对蒸汽的冷却效果差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定期排污扩容器中的大部分水蒸汽均来自壳体1的上部,但除盐水设置在下部,因此,将喷淋装置2设置在蒸汽入口的上方,从而获得更好地降温冷却效果,通常来讲,喷淋装置2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空间的上部区域中。

其中,结合图1和图2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喷淋装置2包括冷却水输入管3,所述冷却水输入管3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1的外部用于与冷却水源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分水器4,所述喷淋装置2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分水器4的多个喷淋支管5,各个所述喷淋支管5上均设置有喷嘴6。

其中,所述分水器4可以具有大致圆柱体形的形状,而冷却水输入管3可以连接于分水器4的上端面,各个喷淋支管5连接于分水器4的圆柱形外周面并彼此间隔开。

优选地,为了获得更好地冷却效果,所述分水器4的中央位于所述壳体1的中心轴线处,各个所述喷淋支管5均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相邻两个所述喷淋支管5的轴线的夹角均相等。这种情况下,多根喷淋支管5组合形成一个水平方向的冷却面。

进一步优选地,为了能够在所述冷却面中覆盖更大的面积,所述喷淋支管5的数量不小于5根,从而更有助于在所述壳体1的沿水平方向的截面上形成水幕,获得更好地冷却效果。

并且,在此基础上,各个所述喷淋支管5上可以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喷嘴6,所述喷嘴6的数量可以为2个至4个,多个所述喷嘴6可以在各个喷淋支管5上等间隔地排布,并且所述喷淋支管5上距离所述壳体1的中心轴线最远的所述喷嘴与所述壳体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喷淋装置2所在水平面处所述壳体1的内径的30%,从而使得所述喷淋装置2的喷嘴6所覆盖的区域不小于所述水平面的3/5,以有助于在所述壳体1的沿水平方向的截面上形成更密的水幕,更好地覆盖壳体1的上升的蒸汽,获得更好地冷却效果。

其中,喷嘴6可以选用任意适合的种类,例如扇形喷嘴、雾化喷嘴等,优选地,为了直接对向上运动的水蒸汽进行冷却,使得水蒸汽与冷却水逆向流动以增加两相流体的热交换效果,优选地,所述喷嘴6均朝下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喷嘴6为螺旋喷嘴,螺旋喷嘴是一种撞击式分散喷雾,喷嘴内部没有复杂结构,是一个畅通的通道,水流是通过撞击螺旋的分层界面而分层喷淋,正因为螺旋喷嘴没有内部复杂结构,即使采用含有杂质较多的再生水等作为冷却介质,那么冷却介质中的杂质也可以较顺利地通过喷嘴6而不容易堵塞喷嘴,并且所述螺旋喷嘴的喷流角度为110°至130°,例如所述螺旋喷嘴的喷流角度为120°,120°的螺旋喷嘴通常都能够形成3至4个喷淋的分层界面,每一个界面都形成一个锥形喷淋面,冷却效果好。

另外,为节约成本,所述冷却水源为中水管路,利用再生水作为冷却水源也有利于节约水资源,可以根据定期排污扩容器内所设置的喷淋装置2的具体高度、各个管路的长度和阻力来计算所需冷却水源的压力,以选择合适的中水管路进行连接。

并且,冷却水输入管3可以直接由分水器4上行至壳体1的顶部的排汽管,从而伸出壳体1外部并连接到中水管路。

优选地,所述冷却水输入管3上可以设置有电动阀门7,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温度传感器和用于控制所述电动阀门7的开度的控制单元,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动阀门7电连接。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壳体1内的温度并将壳体1内的温度检测信号传递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检测温度情况依据程序将电动阀门7调整为开启或者关闭或者调节电动阀门7的开度,从而有效及时地对壳体1内进行降温,但又避免造成冷却水的浪费。

优选地,电动阀门7可以采用带中停功能的执行机构,根据壳体1内温度的高低进行开度调节,起到控制喷淋水量的作用。

进一步地,为了获得更灵敏有效的温度检测效果,所述温度传感器优选靠近所述蒸汽入口设置。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