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0086发布日期:2018-11-09 20:11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回收系统,更具体涉及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现有燃煤锅炉49万台,年消耗原煤6亿吨,占我国原煤消耗的20%,2010年燃煤工业锅炉SO2排放1000万吨,Nox排放200万吨,粉尘排放200万吨,废渣9000万吨,是我国仅次于发电的第二大燃煤污染源。面对哥本哈根会议我国政府做出的承诺和“十二五”规划指标的约束,光靠现有节能和环保技术对燃煤锅炉改造已经不能解决,可靠也可行的办法就是转换能源结构,用燃油气或新能源替代燃煤。目前供暖用的天然气热水锅炉的排烟温度一般在200℃,而工业企业用于生产的燃气蒸汽锅炉一般在200-240℃,在此温度下,高温烟气也带走大量显热,一起形成较大的排烟损失,同时水蒸汽不能冷凝放出热量,随烟气排放,热量被白白浪费,锅炉热效率一般只能达到85%~92%(按天然气低位发热量计算)。

提高锅炉的热效率,主要应从降低锅炉的各项热损失入手,燃气(油)锅炉的热损失主要由排烟热损失、散热损失、不完全燃烧损失以及排污热热损失组成。其中散热和不完全燃烧热损失较小,相对其它方面热量损失来说,对锅炉热量损失影响较小,热量回收起来技术难度较大,可以忽略不计。对锅炉热效率影响较大且可回收利用的是锅炉排烟热损失和排污热损失。从锅炉设备运行现状及余热排放情况现状可以看出,锅炉在正常运行产生蒸汽期间的能源浪费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方面:一是锅炉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时排放炉水(过热水)带走的热量,炉水中相当一部分的高温过热水将随着锅炉的正常排污而排放掉,这部分排污水(汽水混合物)被直接排入地沟,排污热水温度高达300度左右,扩容后的蒸汽直接排放至大气中,凝结的水直接排放至地沟,造成大量的排污余热浪费。二是锅炉尾烟排放时带走的热量。

但现在缺少一种可以利用将锅炉排污时排放的热量回收再利用的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凝结器,所述凝结器连接有供水管和回水管,所述供水管通过管道与回收水箱连接,所述回收水箱通过管道伸入炉定排扩容器内,所述炉定排扩容器内的管道末端设有喷头,所述炉定排扩容器底部通过管道与回收水箱上部连接,所述回收水箱下部与回收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回收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回水管连接,所述回收水箱与杂用疏水管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回水管与回收水泵之间的管道与化学制水系统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化学制水系统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供水管与回收水箱之间的管道安装有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回收水箱内设有浮球阀,所述浮球阀一端与供水管和回收水箱之间的管道连接,所述浮球阀的另一端与回收水箱和炉定排扩容器之间的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回收水泵的出水口处安装有逆止阀。

进一步的,所述炉定排扩容器内部的管道分为两路,一路与第一喷头连接,另一路与第二喷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喷头上设有两只喷嘴,所述第二喷头上设有四只喷嘴。

进一步的,所述炉定排扩容器设有多组。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是将供热循环水(50℃)引至锅炉定排扩容器中,在扩容器筒体内部及排汽管上安装雾化喷头,将供热回水通过喷头雾化后喷入炉定排扩容器,用以吸收炉定排扩容器内部的蒸汽热量,再将吸收热量后的定排水及伴热疏水引至回收水箱内部混合,使混合水温度升高,最后通过回收水泵输送至供热循环水系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设计示意图。

图中:1、凝结器,2、供水管,3、回水管,4、滤网,5、杂用疏水管路,6、回收水箱,7、化学制水系统,8、回收水泵,9、炉定排扩容器,10、第一喷头,11、第二喷头,12、浮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结合图1所示,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凝结器1,所述凝结器1连接有供水管2和回水管3,所述供水管2的通过管道与回收水箱6连接,所述回收水箱6通过管道与伸入炉定排扩容器9内,所述炉定排扩容器9内的管道末端设有喷头,所述炉定排扩容器9底部通过管道与回收水箱6上部连接,所述回收水箱6下部与回收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回收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回水管3连接,所述回收水箱6与杂用疏水管路5连接。所述回水管3与回收水泵之间的管道与化学制水系统7连接。所述化学制水系统7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所述供水管2与回收水箱6之间的管道安装有滤网4。所述回收水箱6内设有浮球阀12,所述浮球阀12一端与供水管2和回收水箱6之间的管道连接,所述浮球阀12的另一端与回收水箱6和炉定排扩容器9之间的管道连接。所述回收水泵的出水口处安装有逆止阀。所述炉定排扩容器9内部的管道分为两路,一路与第一喷头10连接,另一路与第二喷头11连接。所述第一喷头10上设有两只喷嘴,所述第二喷头11上设有四只喷嘴。所述炉定排扩容器9设有多组。所述杂用疏水管路5连接的管路包括炉电除尘灰斗伴热疏水管路、湿电加热疏水管路、高温架取样水管路、锅炉侧暖气疏水管路、暖风器疏水管路。

该锅炉余热回收系统主要适用于高被压改造后的供热机组,在市区供暖回水至凝结器的管道上引一路水作为定排扩容器的冷却水,冷却水通过两级喷嘴喷入定排扩容器(一路安装在排气管内部,另一路安装在扩容器顶部),通过喷水降温使原排至大气中的蒸汽热量可以有效的回收,实现定排热量零排放。经过定排蒸汽加热后的冷却水(冷却水温度50度,经过加热后温度升高至90度)靠重力作用流至回收水箱。再通过回水水泵输送至热网供水系统参与市区供暖。为使节能效果最大化,锅炉正常运行中电除尘灰斗加热疏水管、湿电加热疏水管、高温架取样水管、锅炉侧暖气疏水管、暖风器疏水管经过汇集后直接插入定排回收水箱内部,实现热源及优质水源零排放。

供回水管3路敷设

余热回收供水管2和回水管3选用无缝管,在供水管2和回水管3上安装两只DN125阀门(阀门预制安装工作已经完成)余热回收冷却水采用温度为50℃左右的热网回水,定排冷却凝结水汇集至回收水箱6后通过回收水泵输送至暖网供水系统。

供水管2道在炉定排扩容器9一侧安装冷却水滤网4及浮球阀12后分成两路管路,作为炉定排扩容器9喷水降温母管。(说明:浮球阀12用于控制回收水箱6液位,当回收水箱6液位超过溢流管后浮球阀12关闭,定排喷水降温系统停止运行)

回收水箱6与炉定排扩容器9连接的管道末端分为三路管路,两路在定排预留孔位置进入,分别接两只喷嘴(喷嘴设计流量20吨/小时),另一只接至定排排汽管位置分为4路管道并安装4只喷嘴(喷嘴设计流量1吨/小时)为保证雾化效果,提高蒸汽的凝结率,需要将定排排汽管扩容2米高度,排汽管直径由扩容至4只喷嘴安装在扩容后的排汽管内部。

在炉定排扩容器9下部水封疏水管弯头顶部开口后通过一根管道将定排冷却凝结水引致预制好的回收水箱6。

所有管路焊接敷设要求氩弧焊打底,焊接符合安装规范,钢管对焊接不得错口,焊缝质量检验合格无气孔夹渣现象,焊缝平滑,管道无泄漏。

回收水箱6制作安装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炉定排扩容器9管道的高度,炉定排扩容器9一侧制作一个3.5×3.5×1.5m的定排凝结水回收水箱6,回收水箱6底部采用10mm钢板,四周及顶部采用8mm钢板焊接制作,水箱焊接前首先进行除锈两面涂刷耐高温防腐油漆。水箱制作前首先将水箱底部的花砖清除,采用水泥进行地面硬化处理(硬化地面采用C20混凝土,厚度20cm),同时为防止水箱底部外侧渗水,需要在水箱四周制作高度为20cm的水泥台。

为保证焊接强度,钢板焊接时预留3.2mm焊接间隙,保证焊缝具有良好的融合性,水箱焊接垂直度、水平度要求符合箱体制作规范,为保证水箱强度,在水箱中间高度位置采用#12槽钢制作井字形支撑,要求每个方向各三道拉筋。

为保证水箱整体强度,需要在水箱外侧高度方向上加装两道固定筋,外侧加固筋采用#12槽钢制作,水箱制作完成后再进行一次整体刷漆防腐。

水箱四周、顶部及所有接入水箱后的管路进行保温处理,保温层厚度要求8cm,保温完成验收后敷设瓦楞板处理,瓦楞板采用厚度1mm。

杂用疏水管路5安装

准备接入回收水箱6的杂用疏水管路5包括炉电除尘灰斗伴热疏水、湿电加热疏水、高温架取样水、锅炉侧暖气疏水、暖风器疏水。

炉电除尘伴热及湿电疏水管道汇集至一根管道后沿炉电除尘一侧管架敷设跨路敷设至回收水箱6顶部,沿途管道防腐刷漆后敷设保温铁皮。

锅炉房暖气疏水管在一侧位置断开后向另一侧敷设至回收水箱6顶部与电除尘伴热疏水母管后进入回收水箱6。

为防止杂用疏水管路5进入水箱后汽液振动较大,杂用疏水管路5沿回收水箱6一侧底部进入水箱后接至一根管道,并在管道上部钻孔处理,管道长度设计1.5m,在管道上方钻4排直径为6mm圆孔,圆孔间距5cm。

由于夏季定排回收水箱6无冷却水进入,凝结水要通过回收水泵输送至化学制水系统7,为防止水温过高需要将炉引风机变频器冷却水回水管3道在回收水箱6底部通过用于冷却水箱内部凝结水处理。回收水泵安装

回收水泵计划利旧使用原制冷站拆除后的循环泵(扬程44m,流量94m3,功率22kW),变频器采用机组工业水泵房工业水泵变频器;微差压水位测装置采用炉底已废弃的装置。

回收水泵计划安装在炉锅炉房旁边,为保证定排回收水泵有足够的汽蚀余量,回收水泵基础需要低于定排回收水箱60.5米,需要将锅炉房零米2米范围挖掘0.6米深度,然后制作水泵基础,安装回收水泵。

在回收水箱6底部开口安装回收水泵入口管道,通过入口门接至回收水泵入口,为控制泵入口温度,需要在入口管道上部开口安装一只插入式温度计。回收水泵出口安装一只DN125逆止阀,防止热网水回流至泵入口。

回收水泵出口管道分为两路,一路输送至供热循环水回水管3,另一路输送至化学制水系统7。冬季供暖期间冷凝水输送至热网循环水回水管3,暖网系统停运后,定排凝结水经过冷却后输送至化学制水系统7。

回收水泵出力采用变频器控制,通过调整水泵转速,维持回收水箱6水位平衡,为更好的监视水泵工作状态,需要在回收水泵出口安装一支压力表。

为防止回收水箱6水位超出设计水位,需要在水箱顶部设计安装溢流管一根,溢流管直接接至附近地沟。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