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奥斯麦特熔炼炉余热锅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39663发布日期:2020-10-28 11:33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奥斯麦特熔炼炉余热锅炉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火法冶炼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奥斯麦特熔炼炉余热锅炉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冶炼厂中的奥斯麦特炉余热锅炉采用直通式强制循环锅炉,余热锅炉型号有qcf124/1230—110—4.6,其主要由熔炼炉炉盖、上升烟道、下降烟道和水平布置的对流区四部分组成,在余热锅炉的水冷屏与熔炼炉炉盖接口、下降烟道与对流区接口、余热锅炉出口部位设置柔性膨胀节,余热锅炉在上升、下降烟道和对流管束上共设置了160组弹簧振打锤装置,清除受热面及对流管束的积灰。余热锅炉对流区灰斗下部设置刮板机,刮板机将锅炉灰斗的烟灰运至烟灰房,烟灰房的烟灰定期由人工清理。下降烟道下部设置灰斗,灰斗上设置格栅,以免大块焦块直接进入放灰管卡死,大块焦块由人工从冷灰斗格栅人孔门清出。

如附图所示,实际生产运行中,下降烟道高度落差38.5米,因顶部结焦严重,造成不时的有大焦块落下,砸垮冷灰斗,堵塞密封翻板阀及放灰管,同时因焦块砸垮冷灰斗引起整个冶化系统提前大修的情形也发生过,影响奥炉开风时率,严重的制约了冶化生产的安全、经济运行,造成了不必要的停炉和大量的检修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奥斯麦特熔炼炉余热锅炉系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因余热锅炉顶部垮焦砸坏冷灰斗和辐射室水冷壁的问题,消除了因冷灰斗格筛被焦块堵塞,被迫停炉、减料,需要不断组织大量人力、物力清焦的现状,提高了熔炼炉的系统开风时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一种奥斯麦特熔炼炉余热锅炉系统,包括有熔炼炉炉盖、上升烟道、下降烟道和水平布置的对流区四部分组成,下降烟道的下部为辐射室,辐射室的前后左右四面墙壁以及对流区的前侧墙壁均为水冷壁,辐射室后侧墙面的水冷壁与对流区的前侧墙壁的水冷壁背靠背布置,辐射室的下端出口通过灰管连接到灰房,灰管与辐射室的下端出口通过膨胀节相连接,对流区中依次布置有凝渣管屏a、凝渣管屏b以及若干道对流管束,对流区的末端设有烟气出口,对流区中位于凝渣管屏a、凝渣管屏b以及所有对流管束的正下方设有刮板机,刮板机的出口端与灰房连通,上升烟道、下降烟道和对流管束上设置有若干组振打弹簧锤,辐射室的前后左右四面的水冷壁均设置成自上而下的垂直形式,所述灰管为自上而下的直通式并且与辐射室的截面形状相匹配,辐射室后侧墙面的水冷壁的上端头和对流区的前侧墙壁的水冷壁上端头均紧贴设置有倾斜布置的顶部护板。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灰管上位于辐射室后侧墙面的水冷壁的正下方部位设置成倾斜溜壁,该倾斜溜壁的倾斜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9.5︒。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灰房的大门采用烟灰密封门,烟灰密封门采用不锈钢门板且四周为耐高温橡胶密封条密封,所述烟灰密封门升降机驱动升降以实现开关操作。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刮板机为拖链式埋刮板机。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对流区的底部为长条锥斗结构形式,以便于与刮板机形成对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造完成后,熔炼炉满负荷运行时间大大增长,水冷壁、刮板机运行正常,冷灰斗和烟灰密封门密封良好,彻底解决了冷灰斗因余热锅炉顶部垮焦砸坏冷灰斗和辐射室水冷壁的现象,极大的消除了因原冷灰斗格筛被焦块堵塞,被迫停炉、减料,需要不时组织大量人力、物力清焦的现象,提高了熔炼炉的系统开风时率,为企业的平稳、安全、高效率运行生产,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余热锅炉烟气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k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灰斗,2—现有的余热锅炉辐射室后侧墙面的水冷壁,3—熔炼炉,4—熔炼炉炉盖,5—上升烟道,6—下降烟道,7—振打弹簧锤,8—凝渣管屏a,9—凝渣管屏b,10—对流管束,11—烟气出口,12—对流区,13—刮板机,14—灰房,15—烟灰密封门,16—灰管,17—倾斜溜壁,18—本实用新型中辐射室后侧墙面的水冷壁,19—顶部护板,20—膨胀节,21—对流区的前侧墙壁的水冷壁。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图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奥斯麦特熔炼炉余热锅炉系统,包括有熔炼炉炉盖4、上升烟道5、下降烟道6和水平布置的对流区12四部分组成,下降烟道的下部为辐射室,辐射室的前后左右四面墙壁以及对流区的前侧墙壁均为水冷壁,辐射室后侧墙面的水冷壁18与对流区的前侧墙壁的水冷壁21背靠背布置,辐射室的下端出口通过灰管16连接到灰房14,灰管与辐射室的下端出口通过膨胀节20相连接,对流区中依次布置有凝渣管屏a8、凝渣管屏b9以及若干道对流管束10,对流区的末端设有烟气出口11,对流区中位于凝渣管屏a、凝渣管屏b以及所有对流管束的正下方设有刮板机13,刮板机的出口端与灰房连通,上升烟道、下降烟道和对流管束上设置有若干组振打弹簧锤7,辐射室的前后左右四面的水冷壁均设置成自上而下的垂直形式,所述灰管为自上而下的直通式并且与辐射室的截面形状相匹配,辐射室后侧墙面的水冷壁的上端头和对流区的前侧墙壁的水冷壁上端头均紧贴设置有倾斜布置的顶部护板19,用于保护辐射室后侧墙面的水冷壁,使其尽量少被砸坏。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灰管上位于辐射室后侧墙面的水冷壁的正下方部位设置成倾斜溜壁17,该倾斜溜壁的倾斜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9.5︒。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灰房的大门采用烟灰密封门15,烟灰密封门采用不锈钢门板且四周为耐高温橡胶密封条密封,所述烟灰密封门升降机驱动升降以实现开关操作。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刮板机为拖链式埋刮板机。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对流区的底部为长条锥斗结构形式,以便于与刮板机形成对接。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实际实施的时候是这样的:辐射室后墙的水冷壁改直并缩至1500mm,同时原辐射室其余三面水冷壁与之对等,水冷壁下部安装密封膨胀节;辐射室后墙水冷壁与对流区前墙水冷壁连接处,在实际施工时仍需留一个前倾斜8°角,坡度垂直高度300mm,避开刮板机头端箱体,同时预留水冷壁焊接空间;原有的冷灰斗取消,原灰管600*600mm直接改为4400*4000mm的灰管通至灰房;取消原有的密封翻板阀;余热锅炉刮板机缩短1080mm,1#箱体缩短350mm,头轮箱体缩短750mm,将减速机和电机从头轮箱体顶部移至1#箱体侧方安装,在1#箱体上焊接减速机支架(处于安装空间的限制进行的实际调整);

进行上述施工改造后,辐射室膜式水冷壁减少15.21平方米,而原辐射室直接受热空间增加1.5平方米左右,查看该余热锅炉热力计算和锅炉的热效率计算,辐射室设计烟气温度750℃,但因该余热锅炉辐射室主要作用是对灰管的冷灰斗进行清焦,余热锅炉烟气从冷灰斗上部直接进入对流区,设计中的热力计算,并未考虑此处面积,故此次改造,对余热锅炉的蒸发量未造成影响,但此处的高温烟气的热辐射对下灰管的影响必须考虑到设计中,所以,在具体施工中,下灰管分三段制作,与辐射室连接处的第一段灰管尺寸4750*2856.5*20,材质20g制作,第二段:前墙4750*5296*20,后墙4750*5296*20,左右侧墙4790*3092*20,材质q235—a,第三段:前墙4750*3092*20,后墙4750*3092*20,左右侧墙4790*3092*20,材质q235—a;现场组装时法兰部位采用10mm厚的石棉带密封,螺栓采用8.8级高强螺栓。每段均采用钢梁固定。

改建灰房,并安装烟灰密封门。烟灰密封门规格:4000*3500mm,主材:316l不锈钢,密封条采用耐温超过300℃的耐温橡胶密封,门的四周均有橡胶密封条。大门为单扇钢结构密闭门,开启方向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通过升降铰页和闭锁装置可实现门扇升降平移,保证大门密闭,大门开启轻便,开启需要250n即可打开,升降锁紧则需要400n。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