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化炉余热蒸汽供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39662发布日期:2020-10-28 11:3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化炉余热蒸汽供汽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蒸汽供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烟化炉余热蒸汽供汽系统。



背景技术:

有色冶金固体废弃物处置工艺中烟化炉为周期性操作,烟化炉作业周期为:160min/炉,其中进料20min,吹炼90-100min,放渣15min,待料25min。进入烟化炉余热锅炉的烟气呈周期性变化,导致余热锅炉所产蒸汽也随烟化炉操作周期变化,每天有7-8次周期波动,吹炼时段产汽量最大,进料时段产汽量减少,放渣后期时段余热锅炉产汽最少,几乎为0。所产蒸汽为非连续性蒸汽,因此造成蒸汽利用率较低,产汽高峰时蒸汽量有富余,需要放空或冷凝,产汽低谷时,满足不了热负荷需求,需设置工业锅炉等外部热源措施解决,增加了设备投资和能源消耗。

目前,一般烟化炉余热蒸汽供汽工艺中都设置有蒸汽蓄热器,但高温高压蒸汽直接进入蒸汽蓄热器,间接要求使用的增加了蒸汽蓄热器的性能,同时高温高压蒸汽有损蒸汽蓄热器的寿命,导致蒸汽蓄热器更换周期缩短,加大设备投资。

因此,如何降低烟化炉余热蒸汽供汽工艺中的设备投资,降低设备成本是烟化炉余热蒸汽供汽工艺中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化炉余热蒸汽供汽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蒸汽蓄热器性能要求高、更换周期短和设备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烟化炉余热蒸汽供汽系统,包括烟化炉余热锅炉、高压分汽缸、蒸汽蓄热器、低压分汽缸和用于连接各设备的管道,烟化炉余热锅炉、高压分汽缸、蒸汽蓄热器和低压分汽缸依次串联连接,还包括减温减压器,所述减温减压器设置在高压分汽缸和蒸汽蓄热器之间。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自动调节阀、第一单向止回阀、第二单向止回阀和第二自动调节阀,所述第一自动调节阀一端通过管道与减温减压器出气口相连,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单向止回阀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单向止回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蒸汽蓄热器进气口相连,所述第二单向止回阀的一端通过管道与蒸汽蓄热器出气口相连,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二自动调节阀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自动调节阀的另一端与低压分汽缸进气口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蒸汽流量计,所述蒸汽流量计一端通过管道与低压分汽缸出气口相连,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用户管网进气口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补给水泵和除氧器,所述补给水泵通过管道与除氧器进水口相连,所述除氧器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烟化炉余热锅炉相连。

优选的,所述高压分汽缸、蒸汽蓄热器和低压分汽缸在侧壁上都设置有至少两个备用管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烟化炉余热蒸汽供汽系统在高温分汽缸和蒸汽蓄热器之间增加减温减压器,烟化炉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先经减温减压器进行减压,再进入蒸汽蓄热器蓄热,降低蒸汽蓄热器的性能要求,延长蒸汽蓄热器的更换周期,降低设备成本,同时这种供汽方式可以提高烟化炉余热锅炉蒸汽的初始参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烟化炉余热蒸汽供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补给水泵;2、除氧器;3、烟化炉余热锅炉;4、高压分汽缸;5、减温减压器;6、第一自动调节阀;7、第一单向止回阀;8、蒸汽蓄热器;9、第二单向止回阀;10、第二自动调节阀;11、低压分汽缸;12、蒸汽流量计;13、用户管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附图1,一种烟化炉余热蒸汽供汽系统,包括烟化炉余热锅炉3、高压分汽缸4、蒸汽蓄热器8、低压分汽缸11和用于连接各设备的管道,烟化炉余热锅炉3、高压分汽缸4、蒸汽蓄热器8和低压分汽缸11依次串联连接,还包括减温减压器5,减温减压器5设置在高压分汽缸4和蒸汽蓄热器8之间。

其中,第一自动调节阀6一端通过管道与减温减压器5出气口相连,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单向止回阀7的一端相连,第一单向止回阀7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蒸汽蓄热器8进气口相连,第二单向止回阀9的一端通过管道与蒸汽蓄热器8出气口相连,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二自动调节阀10的一端相连,第二自动调节阀10的另一端与低压分汽缸11进气口相连。

其中,蒸汽流量计12一端通过管道与低压分汽缸11出气口相连,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用户管网13进气口相连。

其中,补给水泵1通过管道与除氧器2进水口相连,除氧器2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烟化炉余热锅炉3相连。

其中,高压分汽缸4、蒸汽蓄热器8和低压分汽缸11在侧壁上都设置有至少两个备用管口,以便后期进行设备升级改造。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烟化炉余热锅炉3产生蒸汽,通过管道进入高压分汽缸4,然后进入减温减压器5,蒸汽经减温减压后进入蒸汽蓄热器8。当烟化炉余热锅炉3产气量大于用户管网13需求量时,第一自动调节阀6和第一单向止回阀7工作,多余蒸汽进入蒸汽蓄热器8充热;当烟化炉余热锅炉3产气量小于用户管网13需求量时,第二单向止回阀9和第二自动调节阀10工作,蒸汽蓄热器8放热。从而产生稳定负荷的蒸汽,进入低压分汽缸5,连续向用户管网13供汽,蒸汽流量计12用于计量蒸汽流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烟化炉余热蒸汽供汽系统,包括烟化炉余热锅炉、高压分汽缸、蒸汽蓄热器、低压分汽缸和用于连接各设备的管道,烟化炉余热锅炉、高压分汽缸、蒸汽蓄热器和低压分汽缸依次串联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温减压器,所述减温减压器设置在高压分汽缸和蒸汽蓄热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化炉余热蒸汽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自动调节阀、第一单向止回阀、第二单向止回阀和第二自动调节阀,所述第一自动调节阀一端通过管道与减温减压器出气口相连,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单向止回阀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单向止回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蒸汽蓄热器进气口相连,所述第二单向止回阀的一端通过管道与蒸汽蓄热器出气口相连,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二自动调节阀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自动调节阀的另一端与低压分汽缸进气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化炉余热蒸汽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汽流量计,所述蒸汽流量计一端通过管道与低压分汽缸出气口相连,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用户管网进气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化炉余热蒸汽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给水泵和除氧器,所述补给水泵通过管道与除氧器进水口相连,所述除氧器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烟化炉余热锅炉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化炉余热蒸汽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分汽缸、蒸汽蓄热器和低压分汽缸在侧壁上都设置有至少两个备用管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化炉余热蒸汽供汽系统,包括烟化炉余热锅炉、高压分汽缸、蒸汽蓄热器、低压分汽缸和用于连接各设备的管道,还包括减温减压器,减温减压器设置在高压分汽缸和蒸汽蓄热器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烟化炉余热蒸汽供汽系统在高温分汽缸和蒸汽蓄热器之间增加减温减压器,烟化炉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先经减温减压器进行减压,再进入蒸汽蓄热器蓄热,降低蒸汽蓄热器的性能要求,延长蒸汽蓄热器的更换周期,降低设备成本,同时这种供汽方式可以提高烟化炉余热锅炉蒸汽的初始参数。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晨;奚军;刘志杰;梁超琪;马继辉;岳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万方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4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