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压立式气暖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0657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压立式气暖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热锅炉,具体地说是一种无压立式气暖锅炉。
目前,立式锅炉有有压和无压两类,都设有炉体外壳、炉胆、炉膛,外壳与炉胆之间是水腔,外壳设有进、出水口和排汽口。专利90212550.8公布了一种无压高温立式锅炉,由炉体、炉桥、底座和烟囱构成,炉体内焊接多根火管,烟囱为夹层,水自烟囱的顶部流入,蒸汽压力高于大气压。现有的锅炉大都是在有压情况下,水循环或蒸汽循环供暖,需消耗大量的水,供暖时安装复杂,需安装管道、暖气片及加压设备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热效率高,以水和空气为传热体,既可供给生活热水,同时又可提供气暖的无压立式气暖锅炉。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无压立式气暖锅炉,炉体下部设有下炉体外壳、炉胆、水冷壁、燃烧室、水腔,水腔设在炉胆与下炉体外壳之间,下炉体外壳外侧设有进出水口和一敞口,敞口与大气相通,其特征在于炉体分上、下两体,上炉体是一空气导热室,其设有烟道、气室、受热管架,气室设在烟道与上炉体外壳之间,受热管架设在烟道中,每根管的两端与气室相通,烟道下部与下炉体的燃烧室相通,上部与烟囱相通,上炉体外壳外侧设有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
本实用新型上、下炉体组合,下炉体为无压锅炉,以水为传热体,可供生活用水,用以洗澡、做饭,其设置敞口与大气相通,不会产生压力、安全可靠;上炉体以空气为传热体,利用烟道中烟火的热量,通过外加强制吸风或吹风,进行供暖,可以采用直传式或循环式供暖,节省了大量的水资源,安装方便,节省了暖气片;整个锅炉结构紧凑,热效率高,还具有明显的消烟除尘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也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中可以看出,一种无压立式气暖锅炉分为上、下两体。下炉体设有下炉体外壳1,内设有炉胆2、燃烧室3、水冷壁5,下炉体外壳1和炉胆2之间形成水腔4。燃烧室设在炉体中间,上部设有混凝土水冷壁5,水冷壁5中间夹有水管6。燃烧室3采用双层炉排结构,二次返烧。上炉排由水管6做成,其将燃烧室3分成上、下两部分,下炉排20为铸铁炉排,由铸铁加工。每根水管6的两端都与水腔4连通。燃烧室3共设有三个炉门,上炉门为投煤门,中炉门为观察调整门,下炉门为消渣门,其也可用于调整二次进风量。下炉体外壳1上还设有进水口19,出水口18,为了清洗除垢,在下炉体外壳底部还设有排污口21,下炉体外壳1上还设有温度计7,水位计17等安全附件,以便随时观察水位、水温,保证安全。在下炉体外壳上部还设有敞口16,其与大气相通,使炉体内不产生压力,安全可靠。另外,在下炉体上部还设有一蒸汽口8,其可通过开关与上炉体的排汽口13相并通,以调整并控制暖气的湿度,以保证供暖湿度适中。本无压立式气暖锅炉下炉体采用自然通风燃烧,经过二次返烧,上燃烧室产生大量的半煤气进入下燃烧室燃烧,高温烟气从四周向上进入上炉体,最后经烟囱14排向大气。
本无压立式气暖锅炉上炉体设有上炉体外壳9、内设烟道10、气室11及受热管架12,上炉体外壳外侧设有排气口13、进气口15。气室11设在烟道10和上炉外壳9之间,受热管架12采用铸铁管加工而成,其一排排纵横交错架设在烟道10中,每根管的两端与气室11相通。烟道10下与下炉体的燃烧室3相通,上接有烟囱14。本无压立式气暖锅炉上炉体以空气为传热体,空气从进气口进入,在受热管架和气室中吸收烟道中烟气热量,受热面积大,升温快,从排气口13排出,可用于供暖,供暖方式可采用直传式或回传式,安装方便,节省了大量暖气片和水资源。同时,下炉体烟气经上炉体烟道10,最后经烟囱14排出,可明显地减少烟气中的灰尘,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本无压立式气暖锅炉整机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热效率高、安全可靠,既可提供生活热水,同时又可供暖,适于工厂、学校、家庭使用。特别适于水资源贫乏的山区。
权利要求1.一种无压立式气暖锅炉,炉体下部设有下炉体外壳、炉胆、水冷壁、燃烧室、水腔,水腔设在炉胆与下炉体外壳之间,下炉体外壳外侧设有进出水口和敞口,敞口与大气相通,其特征在于炉体分上、下两体,上炉体是一空气导热室,其设有烟道、气室、受热管架,气室设在烟道与上炉体外壳之间,受热管架设在烟道中,每根管的两端与气室相通,烟道下部与下炉体的燃烧室相通,上部与烟囱相通,上炉体外壳外侧设有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压立式气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受热管架由铸铁管加工,其一排排纵横交错地安装在烟道中,每根管的两端与气室相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压立式气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下炉体外壳上部还设有一蒸汽出口,其通过一开关与排气口连通,调整供暖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压立式气暖锅炉,炉体分为上下两体,下炉体设有炉胆、水冷壁、燃烧室、水腔等,其以水为传热体,可提供生活热水;上炉体设有烟道、气室、受热管架,其以空气为传热体,吸收烟道余热,提供气暖,并可调整干湿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热效率高、安全可靠,一炉多用,适于工厂、学校、家庭使用,特别适于水资源贫乏的地方使用。
文档编号F22B5/00GK2140017SQ9223732
公开日1993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26日
发明者马振才, 李文泽, 邵亮, 王军, 宋吉论 申请人:山东省文登市汽车制动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