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汽水混合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1038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陈氏汽水混合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的将蒸汽等直接注入水等液体中,进行快速混合和瞬时加热的装置,也是最大限度消除汽水混合噪音、振动和水锤,使汽水混合过程成为超静运行过程的装置。
汽水混合加热的方式,通常是采用汽管直接将蒸汽送入水箱或三通式加热器进行加热的。后一种方式更可取。但这一工艺过程仍存在这样的问题往往在开停闸阀、泵及突然停电时产生严重的水锤现象;混合时产生的噪音仍然很大;汽体对混合器蕊的横向冲击力使混合器蕊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受到影响和限制;容易造成混合器蕊的断裂,特别是水锤产生后,能导致加热器壳体的震裂、管路系统及建筑物的损坏。这样常常影响加热过程的进行,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人生安全常常受到影响,在很多场合下,使本可大量节约能源,进行高效换热的直接混合方式被间接换热取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的做法是降低阀门开启速度使之同步,才有可能控制水锤的产生,目前,国内生产的三通式汽水混合加热器对此均有说明。但是,对一般的管路系统来说,很难实现这一操作。因为徐徐开启阀门,使之同步,一方面要求机械结构可行,且操作人员务必技术熟练;另一方面,由于管路加热器系统常常在不同的压力、不同的流量、不同的流速下运行,要人工实现其同步控制,技术再熟练,也会有很大的困难,尤其是水压高于汽压达一定值时,更不可能进行汽水混合换热。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无噪音,无振动,无横向冲击力,无水锤现象的汽水混合加热装置,它不但能象容积式加热器那样,适应于汽压较低的场合,又能迅速地将液体加热到规定的温度区域,而且能有效地防止和消除汽水混合过程中必然产生的噪音、振动、水锤现象,且无横向冲击力,使汽水混合这一高效节能的直接换热过程变成超静运行过程。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一个园管形壳体(5)和一个钻有很多小孔的园锥管形的混合器蕊(6),及三级分流混合器(18);在壳体(5)的一端连接一个园形双向导流器(26),该导流器集双向导流,旋流混合于一身;在壳体(5)的另一端装有缓冲阀体(14),该缓冲阀集混合、缓冲、二级水喷射、消声、抗声于一体;在壳体(5)上装有控制阀(9),下部装有入水分支管路,由水入三通(23)水量调节阀(22)和入水口(17)组成分流的水水喷射管路;由水入三通(23)和压力调节阀(25)和导流器(26)的一级混合室(3)组成压力调节的汽水混合入水管路。
蒸汽进入导流器(26)的双螺旋进汽道(1),少量蒸汽被一级喷嘴(2)的喇叭形入口收压,流向板牙形汽道(29),推动带顶活塞(28),并被分流绕过活塞(28),从不锈钢孔板(27)上的数个小孔中喷射进入一级混合室(3),与导流进入该室的水迅速混合,完面初级混合加热过程;与此同时,蒸汽的热量也以传热的方式,通过叶片(4)对暗藏于其内的一级混合室(3)中液体进行加温。上述二者使由导流器(26)的水入调压阀(25)降压进入的低温水提高一定的温度与压力,以降低二级混合时的汽水温差,有利于二级混合的平稳进行。由于一级喷嘴(2)喷射蒸汽的孔,在制作中人为的全部对准射流嘴(24),使一级混合与二级混合的过渡区域形成具备类似蒸汽喷射泵的加压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射流嘴(24)的射流强度和一级混合室(3)的压力。若出现一级混合室(3)压力大于蒸汽进入压力的情况,在压差作用下,混合室(3)的水,由不锈钢孔板(27)上数个孔返流,推动带顶活塞(28),使板牙形汽道(29)关闭,锁住了水流继续往前的去路,因为带顶活塞一端带小园柱顶,一端带密封锥,活塞来回活动的结果,便形成一端被园柱支承顶起,存在蒸汽通道,一端带密封锥可密封回流水通道的状况,这一设置使初级混合实现了压差自动控制的目的。
蒸汽进入导流器(26)的双螺旋汽道(1),大部分被予旋叶片(4)上的二维尖劈分为两半,形成两股汽流。类似喷气式飞机头部气道的导流器(26)集轴向导流,径向导流、予旋、初级混合于一身。两股汽流顺着予旋叶片(4)的多维弧面和两个螺旋尾冀的引导,形成两股蒸汽向心螺旋流,在旋流汽室(21)中向心螺旋前进。使混合器蕊(6)受力均匀,其上全方位小孔汽压均匀地进入了蒸汽。经初级混合加热后的水从射流嘴(24)中高速射流,进入二级混合室(20);在射流吸力,蒸汽向心旋流的向心力,后部水水喷射抽吸力,蒸汽压力的作用下,蒸汽连续地从混合器蕊(6)上的全方位立体分部的小孔中强力对射,喷入二级混合室(20),注入水中,高速流动,瞬时混合换热,完成了汽水混合加热的主过程。混合器蕊(6)的全方位小斜孔,采用严细分流,对射干绕和减小汽流入水角度的方法,使大部分换热噪音在这里消除。这一过程如同用整块石头投入水中和用同等重量的细小砂粒投入水中,二者产生的声响,差异会很大一样。更何况跳水运动员的入水角度也能影响他的成绩与溅起的浪花呢?本发明在蒸汽轴向进入后,是经予旋叶片(4)予旋的两股向心旋流,它们在旋流汽室(21)中双双螺旋前进。一是轴向进汽,压力损失小,整个汽室压力均匀;双螺旋前进,互补消除了蒸汽供给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波动状况。二是蒸汽轴向进入,不论其压力如何变化,压差产生的力,对混合器蕊而言,主要为轴向力,不会产生横向冲击力而导致混合器蕊的损坏与断裂。三是两股旋流,螺旋前进,互为补充,并不断以均匀的力量高速射入二级混合室(20)进行混合加热,与此同时,对换热噪音而言,变换着的高弹性蒸汽旋流,一方面吸收它、消除它、另一方面又整体包围了一、二、三级混合室,源源不断的蒸汽旋流不断地改变着换热噪音向外传递的方向,进一步进行干扰消音。这一过程的效果,就如我们在同一地点听广播时,晴天收听效果很好,遇到刮风下雨完全听不清楚的自然现象是一个道理。四是旋流汽室为外园内锥形,存在增压作用,汽流经混合器蕊(6)上全方位小孔分流射走后,不会影响整个汽室压力。由于是旋流蒸汽逐步分流进入主混合室(20),全方位压力一致后,消除了三通式加热器的近区,远区,强区,弱区,阳面,阴面的差别。由于后部水水喷射吸力及缓冲阀的单向缓冲作用,更避免了三通式汽水加热器的死区现象的产生。五是蒸汽旋流,能给旋流汽室(21)中开机前的原有余水一次性压入二级混合室(20),不会因余水要蒸汽加热后产生相变才可除去,以致于影响汽室的压力不均,甚至因此引起水锤的现象。为加热器的超静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级分流混合器(18)和四级分流混合器(12)主要是进行分流混合,四级分流混合器(12)的定子叶片还具备将混合水进一步进行旋流的作用。实践证明,经二级混合后的混合水,因为是在高速流动中进行瞬时混合换热的,所形成的汽,液两相流体仍不十分理想。往往还可能出现汽泡流、集中流、柱塞流等现象。尤其是在加热温差较大时,表现得更为突出。仍可以看作二元流在此高速流动。三级、四级这两级混合是以分流,均流、旋流、改变部分流体的方向与流程的方法,机械地使汽泡表面张力被克服,汽泡被打碎而加速汽体的相变与混合过程,提高汽水混合的质量和程度的。这好比我们做面食时和面一样,必须进行反复搓揉拌和,才能使面团均匀一致。
第五级混合是水水喷射,也是保险级。本发明在壳体(5)下部装有分支管路,由水入三通(23)压力调节阀(25),初级混合室(3)调压分流后进入多级汽水混合的理想水流,经蒸汽直接混合为热水,成为引射介质,即被经水入三通(23),流量调节阀(22),入水口(1)水水喷嘴(16)、(13)的低温水喷射混合,进一步提高了汽水混合程度与质量。是超静运行的有效手段。
本发明在壳体(5)上装有控制阀(9)、管路(7)、(8)、(11)、(10)及排放阀。所述壳体(5)上设有两通孔。一孔与排放阀连通,能手动排放污水,接管后,可使这一过程不致影响工作环境的卫生与舒适程度。另一孔通过管路(7)、(8),接于控制阀(9)的弹簧腔一端,使控制阀(9)的带套活塞(31)得到了旋流室(21)的蒸汽压力和推力,使三通式控制阀(9)的溢流泄压通道处于常闭状态。控制阀(9)的另一端通过管路(10)、(11)连通至水幕式单向阀前,并使该管路与干管中轴线呈30°夹角,使控制阀(9)的带套活塞(31)的端面得到了干管水系的压力,保持常闭状态。凡水锤产生,干管水压势必超过蒸汽压力。当系统压力高于旋流汽室(21)蒸汽压力达一定值时,干管产生回流。在压力差作用下,回流经管路(10)、(11),推动活塞(31),控制阀(9)的溢流通道打开泄压,使水锤消除在即将形成之中。水锤消除后,(带套)缓冲活塞(31)在蒸汽压力和复位压力弹簧(30)的推动下迅速复位;当缓冲活塞(31)行进至图3位置时,其活塞缓冲头(31)与控制阀(9)、三通式壳体组成环形缓冲液压腔(33),使滞留在该腔内的余水只能由限流孔(32)排出,导致腔内压力升高,形成对活塞(31)的复位阻力,减缓了活塞(31)的复位动作速度,达到了缓冲的目的,消除了金属相对位移中的撞击声,充当了超静运行的卫士。
本发明壳体(5)的另一端连有缓冲阀体(14)。内装有混合缓冲板(15)与四级混合器(12),缓冲板(15)为双锥面碟形结构,四级混合器(12)的挡流板为双球面结构,在

图1中同向装置,类似园形抗声器,具备一定的抗声作用。由于上述二者同向装置,使正向水流流动阻力小;返流时阻力大。当水锤即将形成时势必产生高压,必然超过混合水出水压力。在压差作用下,干管产生高压回流,冲击缓冲板(15)的内锥面和四级混合(12)的内球面。内锥面与球面同时给出反作用力,迫使其改变方向,并使之形成园盘形水幕,射向缓冲阀(14)的内腔弧面,而返流强化水幕的阻尼作用。这种水幕式单向阀如同洪水期间,长江的洪峰阻挡着洞庭湖的洪水出口一样;它又类似公园中喷泉的二级园盘水幕;使缓冲阀成为水幕式单向阀。这就是高速行驶中的汽车压过路面的水坑溅起一轮强力水幕,弄脏我衣服后的启示。在水幕阻住了返流的同时,控制阀(9)趁机排水泄压,水锤消除。压差自动控制与压差缓冲的良好结合又一次成功地为超静运行服务。
所述壳体(5)下部装有水入三通(23),将进入加热器的水分为两股,一股由水入压力调节阀(25)进行压力调节,确保其压力值低于进入加热器的蒸汽压力,装机时一次调定,就可保证加热器的汽水混合的正常运行。这就使多级混合加热器能象容积式加热器那样适应各种汽压场合。另一股水流则通过流量调节阀(22)进行调节,由水入口(17)水水喷嘴(13)喷出,与汽水混合后的热水进行混流换热。当流经调节阀(22)的水流压力较低时,进入入水口(17)后,热水喷嘴(16)能喷射增压与换热,当这股水流压力高时,能抽吸热水喷嘴(16)的热水换热与增压。这里,压力的变化只存在引射介质与工作介质的转换,不会影响水水喷射混合的过程。升温流入水水喷嘴(13)喷射的水,与流来的汽水混合后的热水混流换热,增压,水水喷嘴的设置一是使加热器具备对汽水混合部分的抽吸力,二是能提高多级混合加热器的额定流量。使多级混合加热器既保持了汽水混合高效节能的优势,又具备了容积式加热器能在低汽压下超静运行的特长。
由于前几级经汽水混合加热的水,在这里仅作为引射介质使用,它自身的压力变化只存在于引射介质与工作介质的转换,不会影响水水喷射的进行,管路分流对多级加热器的出口压力与流量不会有影响。汽水混合的压力大小对加热器出口压力与流量的影响也不起主导作用。这就使汽水混合加热过程的入水压力可以人为地根据蒸汽压力的大小进行有效调节和自动控制。这里,一是通过水水喷射对引射介质的抽吸作用及前述其它措施,保持了汽水混合过程的稳压区;二是通过喷射的工作介质的螺旋流动进一步强化水水在混合段的良好混合;三是水水喷射的流量经调节可保证加热器出口的压力与流量,这一结构特征使多级混合加热器既保持了直接混合高效节能的优势,又具备了容积式加热器等间接换热设备既可用于高汽压又可用于低汽压、汽水压差大的特长,而且能通过多级旋流,多级消音等措施达到超静运行效果,使多级混合加热器克服了直接混合加热器噪音大,水锤大,压力无法调节等毛病;也克服了同接换热器流量小,热效率低,造价高等毛病,成为走向未来的理想换热设备。
本发明的设计思想,源于生活,源于自然,源于实验,源于理论,它采用增加混合级数,多功能设计,优化组合,提高混合质量,强迫汽液两相变换程度的方法,有效地防止和消除了集中流、汽泡流、柱塞流向水锤的转换;它采用分流、均流、旋流、限流、抗声、消声喷射的多种方式,明显地降低和消除了汽水混合过程中的噪音;它采用缓冲、返流、限流、取压、增压、泄压的手段,成功地利用了汽水混合过程中压力的自然变化规律。本发明的着眼点,在于消除噪音,横向冲击力与水锤现象,扩大汽水混合加热器汽压的适应范围,达到超静运行的目的。它是以结构形式的改变,让其自身实现同步控制的;对系统情况及操作人员的技术程度与操作方式没有特殊要求,所以是能够实理其目的的。经数年小范围试运行,已达到了此目的。
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一、汽水多级混合兼顾了国内外各种汽水加热器的优良性能与特点,开创了混合加热由简易级到多级的先河,提高了汽、水混合的混合质量,换热效率高,节约能源,初级混合具备类似喷射泵的加压作用。水水喷射,能对加热器的流量与压力进行有效控制,大大提高了汽水直接混合的应用范围,使多级混合加热器既保持了高效节能的优势,又具备了能适应各种水压与汽压的特长和超静运行的效果。
二、压差自动缓冲利用了汽水混合过程中压力的变化规律和状态,进行多级压差自动缓冲和压力自控,使整个换热过程,压力处于平稳状态。
三、旋流轴向进汽改变进汽方向,减少了汽流压力损失,消除了横向冲击力,予旋后的向心旋流蒸汽,压力平稳,具备消声作用,混合器蕊各部受力均匀。进汽压力一致,开机时能一次性扫除余水。实验中连续运行两年以上,机内也无结垢现象产生。
四、高效超静节能换热效率高,节约能源。由于多级压差自动缓冲与压力自动控制,多级消声的设置达到了超静运行的效果。体积小,占地少,投资少,环境效益好,适用于热水采暖,中央空调,集中供热及工业生产的各部门。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及实施给出,附图中图1、加热器整体结构图 图2、一级喷嘴结构3、控制阀结构图 图4、导流器(26)零件简中1)、双螺旋进汽道2)、一级喷嘴 3)、一级混合室4)、予旋叶片5)、壳体 6)、混合器蕊7)、汽压管路8)、截止阀 9)、控制阀10)、闸阀 11)、返流管路12)、四级混合器13)、二级水水喷嘴 14)、缓冲阀体15)、混合缓冲板16)、混合热水喷嘴 17)、水入口 18)、三级混合器19)、三级混合室 20)、二级(主)混合室21)、蒸汽旋流室 22)、流量调节阀 23)、水入三通24)、射流嘴 25)、压力调节阀 26)、导流器27)、不锈钢孔板 28)、带顶活塞29)、板牙形汽道30)、压力弹簧 31)、(带套)缓冲活塞32)、限流孔 33)、环形液压腔 34)、活塞缓冲头图1中壳体(5)的一端连有双向导流予旋器(26),上述予旋器内装有一级喷嘴(2);另一端连有缓冲阀体(14)及旋流混合板(12),上述缓冲阀体水入口(17)将热水喷嘴(16),混合缓冲板(15)、与缓冲阀联为一个整体;并装有水水喷嘴(13)。壳体(5)内装有混合器蕊(6),三级混合器(18);壳体(5)上装有阀门(9)和管路(7)、(8)、(10)、(11)及压力表,下部装有排放阀及水入三通(23),压力调节阀(25)和流量调节阀(22)组成的管路。图中的加热器处于工作状态。
图2中一级喷嘴(2)内装有带顶活塞(28)和不锈钢孔板(27),图中的喷嘴处于喷射蒸汽的工作状态。
图3中控制阀(9)内装有弹簧(30),带套活塞(31),图中的控制阀处于缓冲工作状态。若活塞(31)压缩弹簧(30)石移到位后,控制阀则处于泄压排放状态。
将加热器安装于管路系统中,启动运行,实施情况如下先打开冷水阀门或启动水泵,低温水便从导流器(26)的水入三通(23)进入分流,一股进入流量调节阀(22)后进行水水喷射;另一股经调压后进入暗藏于叶片(4)中的三通状初级混合室(3)并经射流嘴(24)进入二级(主)混合室(20);随即打开蒸汽阀门,蒸汽也从导流器(26)的双螺旋汽道(1),分别进入一级喷嘴(2)和旋流汽室(21);进入一级喷嘴(2)的蒸汽,经喇叭状入口收压后推动带顶活塞(28),经板牙形汽道(29)绕过活塞(28),由不锈钢孔板(27)上的数个小孔喷出,提高初级混合室(3)的水温与压力;同时,予旋叶片外的蒸汽也间接传热加温混合室(3)的水温,缩小进入主混合室的汽水温差,提高射流嘴(24)的喷射强度。另一方面进入旋流汽室(21)的蒸汽旋流一次性扫干汽室内的余水,并进入汽压管道传压给控制阀(9)的缓冲活塞(31),使之处于关闭状态。旋流蒸汽在扫清余水的同时,立即将蒸汽压入混合汽蕊(6)上的全方位小斜孔内,在向心旋流作用下的向心力,蒸汽压力,和混合室内射流水的射流吸力即水水喷射抽吸力四力作用下,蒸汽便不断高压高速注入到二级(主)混合室(20)的水流中,完成混合加热的主过程,正常的混合加热便连续的进行。经混合后的热水夹带着大小不一的汽泡高速流向三级混合器(18),该混合器不同方位的大小均匀的小孔对高速流体进行均匀分流并细化夹来的汽泡,不同流向与行程的流体在三级混合室(19)中相互混流拌和,流向四级混合器(12)再次分流混合,在定子叶片作用下,旋流后大部流经混合缓冲板(15),小部分由热水喷嘴收压喷射予热水入口(17)的低温水,这股水流在泵压作用下,从水水喷嘴(13)高速喷射,与汽水混合的热水喷射混合,进一步消除汽泡和防止汽化现象,并对汽水混合部分产生抽吸力,这样热水便以均匀流体状态形成了热水旋流,进入系统管路中。
在汽水混合的同时,混合噪音也不断产生,多缓混合加热器一是将蒸汽喷射孔开得很小,尽量降低与水的撞击声,二是使小孔在各级混合时全方位对射,干扰消声,三是将喷射孔的入水角度尽量开小,减小入射噪音,四是旋流室的倒锥保持旋流汽压,让旋流蒸汽包围混合室,不让噪音外传;五是设置抗声装置,尽量降低噪音,使之达到超静运行的目的。
由于系统情况是千变万化的,水压与蒸汽的压力也不可能十分稳定,因此,整个混合加热过程的压力也会相应产生变化,水锤仍有可能产生。一旦有水锤产生,管内压力必然事先波动,因此,本加热器设置了多级缓冲装置。当水锤开始时,于管内形成的压力波动传至加热器出口,在液体压差作用下,混合缓冲板(15)的内锥面受到压力冲击,锥面即改变冲击力的方向,使水流形成更大的锥面碟形水幕,阻止水流前进,同理,四级分流混合器(12)的内球面挡水板也可形成半球面形水幕,进行阻流,在两级阻流水幕的作用下,水流只好停止前进;与此同时,安装在水幕式单向阀前的管路(11)亦将压力传给了压差控制阀(9),即将形成水锤的高压推动缓冲活塞(31),使溢流通道打开,干管内的水被压差控制阀(9)的三通出口排水泄压,水锤也被消除在形成之前。利用压力波动,压差变化规律设置的控制阀(9)为多级混合加热器的超静运行充当了坚强卫士。水锤消除后,缓冲活塞(9)在蒸汽压力的作用,快速关闭控制阀(9)。当关闭至图3状态时,便由活塞缓冲头(34)与控制阀(9)壳体组成了环形缓冲液压腔(33),滞留在腔内的水只有从限流孔(32)才能慢慢流出,腔内液压的阻止,使活塞(31)降低了复位速度,消除了活塞复位时的金属撞击声,控制阀(9)再次为本加热器的超静运行充当了坚强卫士。水锤被消除的同时,混合后的液体在自身压力和水水喷射抽力作用下,顺利地通过缓冲阀体(14),该阀内的水幕也因压差的形成而形成,消失而消失,加热器又随之投入正常运行状态。
这些结构虽然简单,但都是一个设置多种功能、互为补充的,它们是靠混合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自行约束的,因而是行之有效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连续地将蒸汽直接注入到水等液体中,进行直接混合加热的装置。它包括一个园管形壳体(5)和一个有很多小斜孔的园锥形混合器蕊(6)及一个园桶形三级分流混合器(18),其特征在于壳体(5)的一端连有导流器(26);另一端连有缓冲阀体(14)及水水喷嘴(13);在壳体(5)上部装有控制阀(9)及管路(7)、(11),下部装有水入三通(23)及其分支管路和压力调节阀(25),流量调节阀(22)由于这些设置使其具备了“汽水多级混合,压差自动缓冲,旋流轴向进汽,超静高效节能”的特色与压力调节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加热器,其导流器(26)的特征在于a,为双向导流器,轴向导流蒸汽,径向导流水,二者为一个交叉整体;水通过径向导流后,进入轴向导流器中央位置,其导流转向角为118-138度;形状为三通式或弯头式两种。b、导流器交叉为整体,将入水三通暗藏于蒸汽的予旋叶片(4)内。 c、予旋叶片(4),由二维尖劈和多维弧面组成,尾部为两组螺旋形尾冀,并分割汽道为两半,形成双螺旋汽道(1)。d、一级啧咀(2)安装在叶片(4)的二维尖劈中部凸弧上,与暗藏于叶片(4)内的入水三通(或弯头)形状的一级混合室(3)组成初级混合器,使初级混合在叶片(4)内完成。e、予旋叶片(4)具备7-15度向心角,能使旋流产生一定的向心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加热器,其缓冲阀体(14)的特征在于内部装有分流混合器(12)及混合缓冲板(15)水水喷嘴(13),(16),后者由水入口(17)与缓冲阀体(14)连为一体;四级分流混合器(12)的双球面其外球面顺流阻力小,内球面返流阻力大;且四级分流混合器(12)的三支承点为三块倾斜于轴线27°的板式定子叶片,对水流具备予旋功能,混合缓冲板(15)为双锥面碟形结构,外锥面流动阻力小,内锥面返流阻力大,上述锥面与球面均可起单向缓冲作用,在压差作用下,产生的园盘水幕是一种水幕式单向阀。上述锥面球面二者组装后,具备园形抗声器的抗声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加热器,其控制阀(9)的特征在于a、内部装有复位压力弹簧(30)带套缓冲活塞(31);控制阀(9)的外壳由一三通形壳体与螺帽组成。在管系中,控制阀一端由管路(7)接入汽室(21),另一端接入出水干管单向阀前,形成加热器的自控式旁通泄压管路。又称双压压差溢流管路。b、带套活塞(31)带有不锈钢外套,其套可折下维修,又不容易锈蚀。活塞(31)上带有缓冲头(34)和限流孔(32),孔径∮0.8-1.5;缓冲头(34)与壳体之间可形成环形缓冲液压腔(33),受压液体为滞留在腔内液体,因限流而升压;阻尼而缓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加热器,其导流器(26)内按权利要求2之d款,有一级啧咀(2),其特征在于它有一板牙形(内腔)汽道(29);并有一带顶活塞(28);有一钻有数个小孔的不锈钢孔板(27);蒸汽能正向推动活塞,又能绕过活塞进入不锈钢孔板的数个小孔喷出。反向推动活塞时,活塞能被板牙型汽道导向,由带顶活塞的外园及锥面封死通道,使液体无法回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同时具备“汽水多级混合,压差自动缓冲,旋流轴向进汽,超静高效节能”的特色与压力调节功能,其超静保护,由多级消声、抗声、压差缓冲、压力自动控制共同组成。其水入三通(23)所联阀门(25),能有效调节加热器进行汽水混合的水压,保证加热器的汽水混合部分的正常运行;所联阀门(22)至水入口(17)的管路,能有效分流和调节进入三通(23)的水量,并供水水喷嘴(13)进行水水喷射,保证了出入加热器的总水量及其可调性。使多级加热器既保持了汽水混合高效节能的优势,又具备容积式加热器能适应各种汽水压力的特长,并具备超静运行效果。
全文摘要
多级混合加热器是蒸汽直接注入水中进行强力混合加热的超小型装置,它由导流器、壳体、多级混合器、消音缓冲器、喷射器与控制管路等组成。是热水采暖,中央空调,集中供热的理想设施,又可用于工业生产各部门。它按二元流理论设计,成功地利用了汽水混合时的压力变化规律,集导流、旋流、分流、均流、限流、射流、混流、溢流,返流于一身,融混合、传热、喷射、防垢、缓冲、消声、气动、液压、高效、节能于一体,首开简易混合为多级混合的先河;独具旋流轴向进汽,多级压差自动缓冲,多级混合换热,多级喷射,多级消声的特色;能对流量和压力进行有效调节,既有直接混合高效节能的优势,又具间接换热适应低汽压的特长和超静运行的效果。是走向未来的理想换热器。
文档编号F22D1/00GK1140818SQ9511086
公开日1997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19日
发明者陈刚乾 申请人:陈刚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