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锅炉的过热器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469080阅读:来源:国知局
用于位移量较小的情况。
[0086]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根据图15,所述穿墙孔10包括若干个窗孔1001,所述窗孔1001位于所述鳍片101上;每个窗孔1001内穿过I根所述过热器管子3,所述窗孔1001与所述过热器管子3之间为所述膨胀移动空隙11。所述过热器管子3在所述窗孔1001中向过热器管子3的位移路径的反方向偏移,如图15中,过热器管子3的位移路径为向右,则过热器管子3在冷态情况下向窗孔1001的左侧偏移,所述过热器管子3的位移距离在所述膨胀移动空隙11范围内。
[0087]根据图16,所述耐火部件12包括若干个耐火单元1202,相邻的2个所述耐火单元1202的两侧边缘前后交错排列,防止耐火部件12与集箱7之间的膨胀差累积,从而避免耐火部件12阻碍过热器管子3的移动。该结构的耐火部件12 —般采用耐高温金属板制成,厚度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0088]本实施的优点是:仅利用炉壁管子102之间的空间作为过热器管子3的位移空间,同时通过预偏移过热器管子3,使过热器管子3的移动空间比实施例一提高一倍,结构简单,适用范围更广。
[0089]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根据图17、图18、图19,所述穿墙孔10包括若干个位于2根炉壁管子102之间的窗孔1001,在窗孔1001两侧的2根炉壁管子102可以为不相邻的炉壁管子,当窗孔1001两侧的2根炉壁管子102之间设有另外的I根或2根炉壁管子、即中间炉壁管子103时,中间炉壁管子103经过所述穿墙孔10的窗孔1001时,经过部分向避免与过热器管子3位移路径空间碰撞的方向弯曲形成弯曲段1031,以预留所述穿墙孔10的窗孔1001,使所述过热器管子3穿过所述穿墙孔10时在过热器管子3的位移路径上无障碍。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窗孔1001内横向穿过2排所述过热器管子3 ;所述过热器管子3的轴线为直线或曲线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过热器管子3的轴线形状由过热器管子3的膨胀位移路径决定,为了使得过热器管子3在所述穿墙孔10内实现自由位移不受约束,在冷态时如图18,所述过热器管子3在所述窗孔1001中向过热器管子3的膨胀位移路径的反方向偏移,图18中箭头a方向为过热器管子3的位移方向,偏移通过预弯曲过热器管子3的轴线形状来实现,过热器管子3的轴线可以为直线、斜线、“Z”字形曲线、“S”形曲线中的任意一种,目的是将所述过热器管子3的位移路径转移到所述膨胀移动空隙11范围内。本实施例可适用于炉壁管子102与过热器管子3 —一对应,炉壁I的鳍片101的横向宽度较小,2根所述炉壁管子102之间的一个鳍片101无法横向容纳I根或I根以上膨胀后的过热器管子3的情况下,通过弯曲一根炉壁管103,偏移一根过热器管子3的办法,使两根相邻的过热器管子3都获得预留空间。
[0090]通常过热器管子3作为一个整体,按一定规律排列,当过热器管子3在穿出炉壁I时为了预留过热器管子3的位移移动空间,往位移路径相反的方向、通过弯曲或冷拉的方法使过热器管子3偏移一定距离,偏移后所述过热器管子3的轴线呈曲线,使过热器管子3在热态移动后仍然不会碰撞炉壁管子102或鳍片101边缘,同时其它部位的过热器管子3可仍然保持原来的整体规律。
[0091]根据图20,所述耐火部件12包括若干个平行排列的长模块1205,每两个相邻的长模块1205之间设有若干个短模块1206,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短模块1206之间设有用于穿过所述过热器管子3的第一通道1207,所述过热器管子3穿过所述第一通道1207,所述过热器管子3在第一通道1207内、与耐火部件12之间形成所述膨胀间隙。所述过热器管子3位移时,所述短模块1206可跟随所述过热器管子3 —起移动。所述第一通道1207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方形或长方形中的任意一种。
[0092]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0093]本实施的优点是:适用于过热器管子3位移量较大,超过相邻两根炉壁管子102之间的空间的情况。
[0094]实施例四:
根据图21,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三的拓展例,在窗孔1001内横向排列的2根过热器管子3中的其中一根所述过热器管子3的轴线为“Z”字形,该“Z”字形过热器管子3在安装前预先成型,使得安装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三。
[0095]实施例五: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根据图22、图24,所述集箱7靠近炉壁I的一侧被密封在所述密封盒14内,所述集箱7的四周及密封盒14内分别设有保温层15。
[0096]根据图23,所述耐火部件12由横向和纵向交错的若干个耐火单元1202交错排列组成,所述过热器管子3在横向和纵向交错的若干个耐火单元1202之间穿过。
[0097]根据图24,本实施例中,所述集箱7沿集箱7的轴线方向发生膨胀位移。所述固定导向装置17包括刚性支吊架1701,所述刚性支吊架1701在集箱7重力方向上对集箱7进行支撑;所述密封盒14在对炉壁I进行密封的同时,在垂直于炉壁I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对集箱7进行限位、使集箱7与炉壁I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所述密封盒14在集箱7的轴线方向进行限位,使得集箱7沿集箱7的轴线方向有序膨胀位移。
[0098]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0099]本实施的优点是:所述密封盒14的耗钢量较小,密封盒14占用空间小,节约成本。
[0100]实施例六:
根据图25,本实施例是将上述实施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的过热器管子3与炉壁I的连接结构结合使用的例子。
[0101]本实施的优点是:因为过热器管子3位移量是随集箱7长度递增的,多种预留空间的方法综合使用,减少弯曲炉壁管子102的工作量,减少弯曲或预偏移过热器管子3的工作量。
[0102]实施例七:
根据图26、27、28,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炉壁I包括从炉腔2内向炉壁I外依次相连的耐火壁面104、保温壁面105、钢板106 ;所述穿墙孔10包括相互连通的耐火壁面入口1041、保温壁面入口 1051、钢板入口 1061 ;所述钢板入口 1061的作用相当于实施例一至六中的窗孔1001。所述钢板入口 1061为开设在所述钢板106上的单孔或网孔或条状通孔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成,本实施例中为单孔如图28。所述穿墙孔10中穿过若干根过热器管子3,本实施例中为12根。所述保温壁面入口 1051为设置在所述保温壁面105上的过热器管子3的穿入通道;所述耐火部件12位于所述耐火壁面入口 1041内;所述密封盒14固定在所述钢板106上,所述密封盒14内设有保温层15。
[0103]由于本实例中的穿墙孔10直接开设在所述炉壁I上,不涉及绕开炉壁管子的问题,因此,穿墙孔10的位置、大小可以根据所述过热器管子3的位移距离直接留出所述膨胀移动空隙11,而不需要对过热器管子3进行偏移。
[0104]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0105]本实施的优点是:适用于炉壁I由耐火壁面104、保温壁面105、钢板106组成的情况,加工方便、便于安装。
[0106]实施例八:
根据图29,与实施例七不同的是,所述钢板入口 1061为开设在所述钢板106上的条状孔,每个条状孔中穿过4根所述过热器管子3。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七。
[0107]实施例九:
根据图30,与实施例七不同的是,所述钢板入口 1061为开设在所述钢板106上的网状孔,每个网状孔中穿过I根所述过热器管子3。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七。
[0108]实施例十:
根据图31,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炉壁I处于水平方向,所述过热器管子3竖向穿过所述炉壁1,所述集箱7在轴线方向上自膨胀中心发生膨胀位移。所述固定导向装置17包括位于集箱7的膨胀中心点上的刚性轴向限位支架1702、位于集箱7两侧的刚性导向支架1703、位于所述集箱7重力方向上的刚性支吊架1701。本实施例中,所述刚性轴向限位支架1702用于固定集箱7的膨胀中心点,使得所述集箱7以膨胀中心点为起点向膨胀中心点的两边膨胀位移;所述刚性导向支架1703用于限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