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化炉的燃烧灰烬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5281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焚化炉的燃烧灰烬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用以焚烧事业废弃物或一般废弃物等的焚化炉,特别是关于一种安装在焚化炉中的燃烧灰烬处理装置。
习知的焚化炉,系使投入燃烧室的焚化物燃烧,并使气体生成物从废气排气口排出,同时使固体的燃烧残留物,亦即燃烧灰烬(slag)堆积在燃烧室的下部。然后,在燃烧结束后从设在燃烧室的外壁下部的燃烧灰烬排出口,将堆积在燃烧室下部的固体残留物取出。
然而,因为燃烧当中燃烧灰烬不断地堆积在燃烧室下部,会使燃烧室内的空间变狭窄,并会妨碍空气在燃烧室内平顺地流动等理由,所以有无法持续地维持良好的燃烧状态的问题。
此外,大量的燃烧灰烬的处理也是一个问题,以往,在将燃烧灰烬暂时移到焚化炉外使之冷却后,系使用电气感应炉或熔融炉(melting furnace)再对它加热使之熔融,然后使之再固化,以进行体积的减量化。这样的处理一样需要额外的能量。
再者,将燃烧灰烬排到焚化炉外的作业,一般系采用油压缸将燃烧灰烬推出的方式。此种方式,具有油压缸及与之相关的机构需定时保养及容易发生故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有效率地将焚化炉的燃烧灰烬排出,以使燃烧室内维持良好的燃烧状态的同时,还能解决处理燃烧灰烬时需额外能量、相关的机构容易发生故障等问题的焚化炉的燃烧灰烬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系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将燃烧灰烬处理装置安装在焚化炉中。该燃烧灰烬处理装置具有以下的构成。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燃烧灰烬处理装置,具备有在该焚化炉进行燃烧期间,在燃烧室内产生的燃烧灰烬仍在持续燃烧的状态下,将燃烧灰烬排到焚化炉外部的装置。此一装置,系为了使堆积在燃烧室的底床上的燃烧灰烬熔融流动化而对燃烧灰烬吹送高浓度氧气的氧气吹送装置,以及使熔融流动化的燃烧灰烬排到焚化炉外部的燃烧灰尽取出口。高浓度氧气系指仅由氧气组成的气体、含有比平常更高浓度的氧气的空气或比一般空气更高浓度的氧气与其他气体的混合气体。
其中,该氧气吹送装置系设在前述燃烧室的底床附近,复包括氧气导入口,用以在燃烧时将高浓度氧气导入氧气吹送部;以及氧气吹送部,接收来自氧气导入部所导入的氧气,并吹送至燃烧室下部,使燃烧灰烬熔融而流动化。又,该燃烧灰烬取出口上设置有燃烧灰烬流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征在于该燃烧室的底床系设成向该燃烧灰烬流出口方向倾斜,流动化的燃烧灰烬到达流出口后排到焚化炉外。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特征在于该燃烧室的底床向燃烧灰烬流出口的方向可为V字形的倾斜。
如上所述,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焚化炉的燃烧灰烬处理装置,系在燃烧当中对产生于燃烧室内的燃烧灰烬吹送高浓度氧气,使燃烧灰烬熔融流动化,并有效率地将的排到焚化炉外。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功效。
依照本发明,由于可避免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燃烧灰烬不断地堆积在燃烧室内,所以不会因燃烧灰烬而妨碍燃烧效率。因而,可持续维持良好的燃烧状态。
此外,实施本实用新型时,无需使用到除了焚化物本身的燃烧热以外的热源,例如燃烧器或燃料等的辅助。此系依照本实用新型可维持良好的燃烧状态之故。
本实用新型可在燃烧当中同时进行以往燃烧结束后才进行的燃烧灰烬后处理。因而,无需如以往还要使用电气感应炉或熔融炉等再对已经冷却的燃烧灰烬加热,因此从省能源的观点来看功效相当大。
另外,无需以往的固体燃烧灰烬的取出作业,可大幅提高作业性,且无需将燃烧灰烬推出的油压缸及与之相关的机构,因此无维护及故障的问题。另由于本实用新型中流动化的燃烧灰烬可无需经由人手自动流入回收场所,因此可在冷却固化后才对其作适当的废弃处理。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详细叁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图式,惟应知所附图式系仅供叁考说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系装有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燃烧灰烬处理装置的焚化炉的概略纵断面图;图2系
图1的焚化炉的概略俯视图;图3系
图1的焚化炉的概略右侧视图;图4系显示图3中的焚化炉的A-A断面的概略图;图5系显示
图1中的焚化炉的B-B断面的概略图。
10焚化炉 12焚化物投入口
14燃烧灰烬取出口15燃烧灰烬流出口16废气排出口17燃烧室18燃烧室下部20空气喷嘴21空气诱导部22空气导入口23氧气导入口24氧气吹送部25氧气风箱 28燃烧室室壁27送气管29燃烧灰烬回收部30底床 32耐火物33空气流通孔以下叁照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型态。
图1系装有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燃烧灰烬处理装置的焚化炉的概略纵断面图。
焚化物系从焚化物投入口12投入燃烧室17(箭头41)。焚化物投入口12设有例如开关门。燃烧当中,空气从空气喷嘴20吹入燃烧室17。多个空气喷嘴20系以环绕大致呈圆筒形的燃烧室17的外周,空气喷嘴20前端向着圆筒中心的方式配置。空气喷嘴20的后端开口固定在安装于焚化炉外周的环状空气诱导部21上。空气诱导部21具备空气导入口(图2的符号22),以导入压缩空气。另一方面,空气喷嘴20的前端开口,向沿着燃烧室17的室壁28外周设在铅直方向的送气管27内开口。亦即,燃烧室17的室壁28外周安装有在铅直方向并排的多个送气管27。而且,各送气管27在安装至室壁28的一侧具有与燃烧室17相连通的空气流通孔33。如此,燃烧所需的空气即可从空气喷嘴20通过送气管27沿着铅直方向分配,然后通过空气流通孔33而以从燃烧室17的整个周围到处送入的方式,供给进入燃烧室17。
燃烧室17的上方设有废气排出口16,燃烧室17内因燃烧而产生的废气通过该废气排气口16而排出(箭头43)。
因燃烧而产生的固体残留物,亦即燃烧灰烬(所谓的slag),堆积在燃烧室17下部的底床30上。焚化炉10的外周下部,设有用以将堆积的燃烧灰烬排出的燃烧灰烬取出口14,以在燃烧结束后从该燃烧灰烬取出口14将燃烧灰烬取出。
就以上所述的构成来说,焚化炉10为习知的焚化炉的一个形态,在这样的焚化炉中喷射空气以进行高负荷燃烧时,经验上已知会有燃烧灰烬会成为半熔融状态,以及燃烧后将燃烧灰烬取出,冷却后会固化为熔渣(clinker)状。如前所述,习知的焚化炉通常会进行利用电气感应炉等再对燃烧后从焚化炉取出的燃烧灰烬加热,使之熔融固化而减量的后处理,可是焚化炉的燃烧室中燃烧灰烬成为半熔融状态,意味着燃烧灰烬的后处理在燃烧炉内的中间阶段即已在进行。由此,本创作人于是着眼于在燃烧室内实现极高效率的燃烧时,可使燃烧室内的燃烧灰烬熔融而流动化,而完成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焚化炉10,系将高浓度氧气导入燃烧室17,使之燃烧,而提高燃烧温度,使燃烧灰烬完全熔融化(亦即流动化)。此处,所谓的高浓度氧气系指纯氧、氧气组成比例高的空气或混合气体。
图1所示的实施形态的一个例子,系在设于燃烧室下部18的燃烧灰烬取出口14的下部设置氧气导入口23,而由此氧气导入口23将高浓度氧气导入燃烧室下部18。在氧气导入口23与燃烧室下部18之间,设置具有多数使高浓度氧气流通的小孔的氧气吹送部24,以对整个燃烧室下部18的每一处吹送氧气。
藉由上述的氧气吹送装置,在燃烧当中对燃烧室下部18的燃烧灰烬吹送高浓度氧气,即可使燃烧灰烬熔融而流动化。本实用新型中,使燃烧室下部18的底床30从侧向燃烧灰烬取出口14的方向倾斜,可使熔融流动化的燃烧灰烬自然向燃烧灰烬取出口14的方向流动。再者,本实用新型在流出的燃烧灰烬到达底床30的最低位置设置燃烧灰烬流出口15,可使仍在燃烧的流动化燃烧灰烬排至焚化炉10外部。由于流动化燃烧灰烬大致呈液状,因此燃烧灰烬流出口15的开口大小可远小于一般的燃烧灰烬取出口14的开口大小。因而,燃烧当中即使经常打开,也几乎不会影响燃烧过程。
排出的流动化燃烧灰烬,蓄积在设于焚化炉10外部的适当的燃烧灰烬回收部29。本实用新型的燃烧灰烬回收部29的容积可远小于以往回收固体燃烧灰烬时所用者。
图2系
图1的焚化炉10的概略俯视图。圆形的废气排出口16在中央开口。如利用
图1所述,多个空气喷嘴20(仅图示一部份),以环绕燃烧室17的外周,喷嘴前端向着圆筒中心的方式配置。空气喷嘴20的后端开口在安装于焚化炉外周的环状空气诱导部21内开口。从空气导入口22将压缩空气送入空气诱导部21。此外,氧气导入口23系以两个并列的方式设置。
图3为
图1的焚化炉10的概略右侧视图。燃烧灰烬取出口14的最下部中央设有燃烧灰烬流出口15。燃烧灰烬流出口15最好以适当的耐火物形成隧道状。如此做的原因,系为了防止高温的燃烧灰烬流动体冷却固化,而将燃烧灰烬一直引导到燃烧灰烬回收部29。
图4系显示图3中的焚化炉10的A-A断面的概略图。此一断面包含两个氧气导入口23中的一个的断面。送入氧气导入口23的氧气(箭头45)充入氧气风箱25后,通过设在氧气吹送部24的多数小孔而向燃烧室下部18内喷出。如
图1所示,燃烧室下部18的底床30向燃烧灰烬流出口15倾斜。此外,由于燃烧室下部18的周壁及底床30的下部均暴露在高温之下,因此以耐火物32加以保护。
图5系显示
图1中的焚化炉10的B-B断面的概略图。其系显示从燃烧灰烬流出口15侧所见的燃烧室下部18的底床30的断面形状。如前所述,底床30系向燃烧灰烬流出口15倾斜,但如图5所示,底床30最好同时具有从两侧向底床30的中央部30a的方向的V字形倾斜。如此的断面呈V字形的倾斜可形成用以使熔融的燃烧灰烬流到流出口的所谓的沟。因为具有上述的倾斜,因此流动化的燃烧灰烬可以有效率地到达流出口。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焚化炉的燃烧灰烬处理装置最好为与焚化炉一体组成。亦即,其系将包含用以对堆积在燃烧室的燃烧灰烬吹送高浓度氧气的装置,以及用以使流动化的燃烧灰烬排出的装置的机构组装在焚化炉中的燃烧灰烬处理装置。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作为近年来经常被提出的废弃物处理及能源资源的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具有相当大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焚化炉的燃烧灰烬处理装置,其系为了在焚化炉进行燃烧当中将燃烧室内的燃烧灰烬排到该焚化炉外部而装设的燃烧灰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对燃烧灰烬吹送高浓度氧气的氧气吹送装置,该氧气吹送装置系设在前述燃烧室的底床附近,复包括氧气导入口,用以在燃烧时将高浓度氧气导入氧气吹送部;以及氧气吹送部,接收来自氧气导入部所导入的氧气,并吹送至燃烧室下部,使燃烧灰烬熔融而流动化;一使熔融流动化的前述燃烧灰烬排到前述焚化炉外部的燃烧灰烬取出口,该燃烧灰烬取出口上设置有燃烧灰烬流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化炉的燃烧灰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燃烧灰烬流出口设在燃烧灰烬取出口的最下部中央,该燃烧室的底床系设成向该燃烧灰烬流出口方向倾斜,流动化的燃烧灰烬到达流出口后排到焚化炉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焚化炉的燃烧灰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燃烧室的底床向燃烧灰烬流出口的方向呈V字形的倾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有效率地将焚化炉的燃烧灰烬排出,使燃烧室内维持良好的燃烧状态的同时,还能解决燃烧灰烬的处理问题的焚化炉的燃烧灰烬处理装置,其系一种为了在焚化炉进行燃烧当中将燃烧室内的燃烧灰烬排到焚化炉外部装设的燃烧灰烬处理装置,其中具有:为了使堆积在燃烧室的底床上的燃烧灰烬熔融流动化而对燃烧灰烬吹送高浓度氧气的氧气吹送装置,以及使熔融流动化的燃烧灰烬排到焚化炉外部的燃烧灰烬取出口。
文档编号F23J1/02GK2514234SQ0122880
公开日2002年10月2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28日
发明者佐仓毅 申请人:黄哲元, 佐仓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