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反应气体的安全整体式热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614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反应气体的安全整体式热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热交换装置,是专为可反应气体之间的热交换而设计的具有足够安全性的整体式热管换热器。
当参与换热的两种气体之间可发生化学反应时,由于可能出现的燃烧、爆炸、腐蚀、泄漏、污染等问题,使得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变得困难,而气体温度较高,又使得上述问题尤为突出。常规的非热管式换热器,在露点腐蚀、有效地阻止两种可反应气体及大气三者间的串漏等问题上,均难以彻底解决;热管式的分体换热器虽然部分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其体积较大,现场组装、施工十分困难,设备成本高,热量损失大,换热效果下降等不足却难以避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在两种可反应气体间进行热交换的、具有足够的安全性的整体式热管换热器,解决了两种可反应气体及大气三者间的相互串漏问题,有效地隔断了两种可反应气体及其与大气的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可反应气体的安全整体式热管换热器,其特征是热管2与两层孔板4、6焊接,两层孔板4、6及侧板9、11与框架10焊接,板间充填固体干粉5来隔断冷、热气流及大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有效隔断两种可反应气体与大气三者间的串漏,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解决了可反气体的热交换这一难题;2、热管外壁可焊有高频焊翅片,以扩展传热面,强化了传热;3、单根热管损坏,对设备性能影响很小,可不作处理,延长了设备的维修周期;4、可调节换热元件壁温,防止了露点腐蚀;5、设备结构紧凑,重量较轻;6、热损失小,提高了热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反应气体的安全整体式热管换热器的外形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
图1所示热管2分别与焊接块3、7焊接,焊接块3、7再分别与孔板4、6焊接,孔板4、6的四周分别与框架10焊接,侧板9、11的四周分别与设备框架10焊接,然后在孔板4、6之间及侧板9、11之间充填干燥的固体干粉5,固体干粉5可根据气流性质选用。两种气流分别由冷气流通道1及热汽流通道8进入换热器,热气流通过传热元件热管2将热量带至冷气流通道1,将热量传给冷气流。设备各部件连接均采用焊接,各焊缝须经过煤油渗漏检查合格,以保证严格密封。冷、热气流在同一设备中进行换热。
权利要求1.一种可反应气体的安全整体式热管换热器,其特征是热管(2)与两层孔板(4)、(6)焊接,两层孔板(4)、(6)及侧板(9)、(11)与框架(10)焊接,板间充填固体干粉(5)来隔断冷、热气流及大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反应气体的安全整体式热管换热器,其特征是热管(2)与两层孔板(4)、(6)通过焊接块(3)、(7)焊接,两层孔板(4)、(6)的四周及侧板(9)、(11)的四周与框架(10)焊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在两种可反应气体间进行热交换的、具有足够的安全性的整体式热管换热器,解决了两种可反应气体及大气三者间的相互串漏问题,有效地隔断了两种可反应气体及其与大气的接触,其特征是热管2与两层孔板4、6焊接,两层孔板4、6及侧板9、11与框架10焊接,板间充填固体干粉5来隔断冷、热气流及大气。
文档编号F28D15/02GK2479468SQ0123749
公开日2002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24日
发明者叶迎海, 李菊香, 陆金南 申请人:南京化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