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风式气体、液体燃料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9207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鼓风式气体、液体燃料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特别是用气体或液体燃料燃烧器。
现有的气体或液体燃料燃烧器种类很多,但还有不完善之处,其燃烧效率有待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气体或液体燃料燃烧器,这种燃烧器结构简单,寿命长,燃料燃烧充分,热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途径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由炉体和内胆两部分组成,内胆置于炉体内,内胆与炉体之间留有侧间隙和底间隙,内胆上端附近外环设一块平板将内胆与炉体之间的环形侧间隙封堵,炉体的底部或靠底部侧边开有鼓风口,内胆设有喷嘴口并安装喷嘴,内胆的侧壁开有若干通气孔,这些通气孔可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指向内胆轴心的直孔,一种是与内胆半径偏离一定角度的斜孔。
使用时,将喷嘴连接到燃料供应源,在鼓风口安装有鼓风机,这时当打开燃料供应源并开动鼓风机时,气体或气化燃料喷入内胆混合室,从鼓风口鼓入的空气首先进入内胆与炉体之间的侧间隙和底间隙,然后从内胆侧壁上的通孔进入内胆混合室,燃料气体和空气在混合室内旋涡式混合,最后在内胆上口处点火燃烧。
与现有的燃烧器对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内胆壁上设有的斜孔和直孔,使得进入内胆的混合气体产生旋涡,混合气体进一步均化,燃烧时内胆温度低,其效果是燃烧效率高、内胆和炉体的使用寿命能够延长。
下面用附图的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横讲风式结构侧视图;图2为横讲风式结构俯视图;图3为内胆侧视图;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直孔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B剖视图(斜孔结构示意图);图6为底进风式结构剖视图;图7为底进风式结构俯视图。

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炉体1和内胆2两部分组成,炉体1和内胆2都是圆桶状结构,内胆2与炉体1之间留有侧间隙和底间隙,内胆2上口外环有一块外径与炉体1相当的圆板21将内胆2与炉体1之间的侧间隙封堵,横进风结构(如
图1和图2所示)的炉体1靠底部横向开有鼓风口11,内胆2设有喷嘴口,喷嘴3穿过炉体1安装在内胆喷嘴口上,内胆2的侧壁开有多排通气孔23和24,通气孔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指向轴心的直向通气孔23(如图4所示),另一种是指向与半径偏离一定角度的斜向通气孔24(如图5所示)。通气孔(23,24)一般应有至少4排,其中直向通孔的排数为0~3排;作为实例,通气孔设计的有7排,从下往上数,其中第3排为直向通气孔(23),第7排可以是直向通气孔(23),也可以是斜向通气孔(24),其余各排为同方向的斜向通气孔(24)。
底进风的结构如图6和图7所示,鼓风口11设于炉体1的底部。
为点火方便,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留火种装置5,留火种装置5安装在内胆2与炉体1之间的间隙内,其点火端露出圆板21,其下端连接火种气管4,通过火种气管4与气源连接。
使用时,将喷嘴3和火种气管4连接到燃料供应源,在鼓风口11处安装有鼓风机,当打开燃料供应源并开动鼓风机时,气体或气化燃料从喷嘴3喷入内胆混合室,从鼓风口11进入的空气从内胆侧壁上的直向通气孔23和斜向通气孔24进入内胆混合室。燃料气体和空气在混合室内旋涡式混合,最后在内胆2上口处点火燃烧。
权利要求1.鼓风式气体、液体燃料燃烧器,由炉体(1)和内胆(2)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内胆(2)置于炉体(1)内,内胆(2)与炉体(1)之间留有间隙,内胆(2)的上口外环有一块平板(21)将内胆(2)与炉体(1)之间的间隙封堵,内胆(2)设有喷嘴口,喷嘴(3)穿过炉体(1)安装在喷嘴口上,炉体(1)的底部或靠底部侧边开有鼓风口(11),内胆(2)的侧壁开有若干通气孔(23,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风式气体、液体燃料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气孔(23,24)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指向内胆(2)轴心的直向通气孔(23),一种是指向与内胆(2)半径偏离一定角度的斜向通气孔(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鼓风式气体、液体燃料燃烧器,其特征在于通气孔(23,24)应有至少4排,其中直向通孔(23)的排数为0~3排。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鼓风式气体、液体燃料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留火种装置(5)。
专利摘要鼓风式气体、液体燃料燃烧器,由炉体和内胆两部分组成,炉体和内胆都是圆桶状结构,内胆置于炉体内,内胆与炉体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内胆上口外环有一块平板将内胆与炉体之间的间隙封堵,内胆设有喷嘴口,喷嘴穿过炉体安装在喷嘴口上,内胆的侧壁开有若干通气孔,这些通气孔可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指向内胆轴心的直孔,一种是与内胆半径偏离一定角度的斜孔。与现有的燃烧器对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因在内胆壁上设有斜孔,使得进入内胆的混合气体产生旋涡,混合气体进一步均化,燃烧时内胆温度低,其效果是燃烧效率高、内胆和炉体的使用寿命延长。
文档编号F23C1/08GK2504499SQ0125615
公开日2002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12日
发明者汤杰伟 申请人:汤杰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