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制冷机效率的方法

文档序号:4529508阅读:3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提高制冷机效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中央空调制冷机制冷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和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需求也再不断提高,以中央空调来说,我国中央空调全面发展时期在1980年前后到2000年,那时不管学校、宾馆、医院、单位办公楼、各类公司,只要有经济条件都设施了中央空调或是空调器。这个时期是空气调节粗放型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们的需求是,要达到冬季不冷,夏季不热就可以满足了。随着科技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出了质量要求。如医院各类病人对空气质量提出不同的要求;病人需求空气质量提高,单位运行成本就得提高,因此摆在科技人员面前的重大任务是,以技术创新,向质量型转变,向节能型转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可提高制冷机耗能比,能延长制冷机使用寿命,并可降低冷却水中军团菌滋生率的提高制冷机效率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提高制冷机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中央空调的制冷机冷却水进水温度降低4℃,同时改变中央空调的制冷机的运行工况,增加10-15%的制冷剂,使制冷机效率提高50-60%。
本发明方法确定降低冷却水4℃,使制冷机耗能比由1∶5提高到1∶8.5以上。以1250万Kcal中央空调制冷系统为例,每年夏季节约运行费用200万元左右,对制冷机安全运行,延长制冷机使用寿命,特别是对全封闭和半封闭制冷机的电机有着重要安全保护作用。同时降低冷却水中钙、镁离子聚集成垢机遇,降低冷却水中军团菌滋生率。冷却水降低4度,对中央空调的制冷机安全运行大有好处,它降低了电机运行电流,对制冷机电机有着安全保护作用,特别是对半封闭和全封闭制冷机电机安全保护更大。同时,它能延长制冷机运行寿命3-5年,降低运行故障率,降低维修费用,对于1250万千卡中央空调制冷系统每年维修费(包括冷冻油、制冷剂、配件及人工费)用不足10万元。冷却水降低4度,对军团菌繁殖有所克制,冷却水中钙、镁离子与水分离成垢速度减慢作用。综合它们的个性和共性提出解决方法,冷却水温度下降4度,对军团菌繁殖率降低,对冷却水中钙、镁离子与水分离成垢速度减慢作用;确保制冷机冷却水流与流速,流速在2m/s左右时(制冷机厂规定冷却水进机流速在1.5-2.5M),冷却水钙、镁离子难于聚集成垢。同时冷却水流速在2m/s时,军团菌滋生机遇减少,如俗话所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为解决冷却水中溶质不断升高,和军团菌滋生的数量,采取定期排污放水,一般两天(50小时)排污放水一次。冷却水降低4度,制冷机效率提高已成为事实;设有湿蒸发器的制冷机效率提高70%左右,设有干蒸发形式的制冷机效率提高40%左右。如1250万千卡的中央空调制冷系统,采用本发明方法后,经济效益显著,每年夏季节约运行费用200万元左右。同时对中央空调的发展、节约能源、节约运行成本开柘了一条新路。


图1是本发明的冷却水温度高低与制冷机制冷效率影响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提高制冷机效率的方法是,将中央空调的制冷机冷却水进水温度由32℃降低4℃改为28℃,同时改变中央空调的制冷机的运行工况,增加10-15%的制冷剂,使制冷机效率提高50-60%。
本发明根据制冷四大循环原理及相互之间的特点与特性,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确定降低冷却水4℃,使制冷机耗能比由1∶5提高到1∶8.5以上。
从事制冷专业者都知道这样一个原理,制冷机制冷时,冷凝温度越低,制冷机制冷量越大。冷凝温度降低,制冷机排气压力就下降,使制冷机的压缩比减小,电机运行电流就下降,电机功率消耗就下降。
以玻璃钢冷却塔为例,生产的冷却塔出水温度为32度,进水为37度,是根却塔通常标准冷却工况(即干球温度32度,湿球温度28度)而设计的。对于冷却塔来说选32-37度温度与温差是比较节能的,如果制冷机选用28-33℃进出水,与32-37℃出水,制冷机制冷效率是怎么样?两者关系怎样,那种方式更节能。图1即为冷却水温度高低与制冷机制冷效率的影响关系示意图,通过图1分析就可以得出,当冷却水为32℃进入制冷机时,制冷机效率为100%(A点),当冷却水为28℃进入制冷机时,制冷机效率为140%(B点)。根据图1,冷却水在额定流量时,进口温度与制冷机效率的关系,制冷效率随着冷却水的进口温度降低而直线上升,为提高制冷机效率,似应尽量使冷却水的温度降低。温度不能低于厂家规定的要求(一般要求不低于19℃)。
实施例1选用美合资马利SC---150L冷却塔塔型,每4台组装成一台,型号为TSC---500ML冷却塔(一共组装6台TSC---500ML冷却塔),同时加以改进,冷却塔内填料增高约10%,风机由5.5KW改为7.5KW,排风量由330000M3/h增大到392000M3/h,约增大17.5%风量。TSC---500ML型冷却塔在不同天气下运行良好,参数见表1TSC--500ML型冷却塔在不同天气下运行参数表1 在已定塔型冷却工况下,空气中湿度与温差决定冷却塔出水温度。空气中湿度越大,湿球温度就越高,冷却塔冷凝效率就越差,冷却塔出水温度就高。如表1中,7月4日15时,小雨,气温24-27℃,冷却塔出水27.9℃,冷却塔进水32℃,由于天气阴有小雨,空气中湿度大,温差小,冷却塔出水温度就高。而7月15日15时,睛天,气温29-38.5℃,冷却塔出水温度为26.8℃,进冷却塔水温为29.8℃。这说明当日天气温差大(9.5℃),空气中湿度小,冷却塔出水温度就低。
冷却塔出水降低4℃,对制冷机的制冷效率有什么影响?下面通过YT离心机在各个介段运行参数进行分析,详情见表2YT离心机运行参数对照表表2YT离心机运行参数对照表表2 注国内常用热量单位为千卡(Kcal),国外常用热量单位为冷吨(TR),便于用户了解,常用KW作对照,以KWKW了解制冷效率提高。
从表2中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制冷机冷凝水温度降低,制冷机的制冷量就提高,电动机运行电流就下降,这己定事实无何非议。在制冷机满载运行时,运行参数1耗能比达到1∶9.72,而运行参数5中耗能比达到1∶7.48,运行参数5冷却水温度比运行参数1冷却水温度低1.8度,但是能量调节、电动机运行电流相等,而耗能比值差23%。分析运行参数1,可看出,A、制冷机刚投入运行时,冷冻水温度高,制冷剂蒸发温度与冷冻水温差大,热量传递速度快,制冷机效率就高。B、由于蒸发器内蒸发温度提高,蒸发压力也就提高,气态制冷剂密度就高,制冷剂循环量就大,使制冷机效率提就高。C、刚投入运行,冷冻水温度高,热量传递速度快,使制冷剂蒸发压力提高,造成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压差小,所以压缩比就小,运行电流就低。分析参数5,可看出,A、冷冻水出口温度低(7.2度),蒸发压力和蒸发温度就低,蒸发压力与冷凝压力之间压差就大,制冷机电机消耗功率增大。B、由于蒸发压力低,气态制冷剂密度就低,制冷剂循环量小,制冷机效率就下降。
从表2中运行参数2-4看出这样一个问题,蒸发器出口冷冻水温度都是6℃,比运行参数5蒸发器出口冷冻水温度低1.2℃,反而耗能比运行参数5高出1.2--1.6KW,这就要从制冷机热量转换系统中来分析。当记录运行参数5时,观看蒸发器液面镜时,液态制冷剂占镜面1/6,当记录运行参数2-4时,观看蒸发器液面镜时,液态制冷剂占镜面4/6。这说明蒸发器内液态制冷剂多少,是影响热量传递速度的,因为采用高效满液式蒸发形式蒸发器,所以液态制冷剂占镜面面积大,占蒸发器内传热管面积就大,热量传递效率高,制冷机效率就高。只是传热系数(液态制冷剂与冷冻水传热系数,气态制冷剂与冷冻水传热系数)不同,决定制冷机效率也不同。
蒸发器内液态面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冷却水温度低,使冷凝器压力就低,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流向蒸发器速度减慢,造成蒸发器内液态制冷剂量不足,使液位面下降,制冷机的制冷效率就低。当制冷机运行时,能量调节在70%左右时,蒸发器内的制冷剂(在满液式蒸发内沸腾与蒸发同时进行)沸腾蒸发速度减慢,蒸发器液面就不断升高,热量传递速度就不断提高。制冷机效率由运行参数5的1∶7.48,上升到运行参数2-4的1∶8.5以上。
要解决在28度冷却水工况下使制冷机效率提高的问题,制冷机空调运行工况参数就得改变,见表3。要使制冷机满载运行的制冷效率提高,就要充加一定量的制冷剂。
28度冷却水工况下,制冷机空调运行工况参数确定表3

实施例2给五台YTH3C1E25CMJ离心制冷机充加制冷剂,把进入制冷机冷却水温度控制在28度,能量调节在100%充加制冷剂,同时观察蒸发器液镜面中液态制冷剂升高,等到液态制冷剂上升到镜面5/6时,停止充加制冷剂,观察制冷机运行各阶段的参数如下,见表4。
制冷机补充10-15%制冷剂后运行参数表4 从表2同表4中的参数比较后,确定对第一次创新中存在问题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正确的。如表2中运行参数5,其冷却水进机温度为22.8℃,耗能比为1∶7.48,而表4运行参数6中,冷却水温进机温度为28℃,耗能比为1∶8.25,冷却水温度相差5.2℃,制冷机效率提高(8.25-7.48)/7.48=10.3%。同时表4运行参数2中,冷却水进机温度为32℃时耗能比为1∶7.56,比厂方规定的冷却水进机为32℃时耗能比为1∶5.37提高了(7.56-5.37)/5.37=40.8%。这说明制冷剂在蒸发器内液面升高,传热管在液态制冷剂中的面积增大,使媒水传递热量速度加快,制冷机效率也就提高了。通过以上参数分析,说明第二次创新取得了成功。
通过对表4的运行参数分析,冷却水温度降低4℃,制冷效率就提高(8.25-5.37)/5.37=53.6%,通过几年运行记录数据分析,夏季冷却水进入制冷机平均为27℃,耗能比为1∶9.08,整个夏季制冷机效率提高(9.08-5.37)/5.37=69%。运行费用照28℃进水计算,其创新前后制冷系统运行消耗见对照表5。
创新前后制冷系统运行对照表5 注电价每度为0.776元,水价每M3为2元计算的。
从表5可看出,制冷机冷却水温度降低4℃,制冷机效率提高,运行费用下降。
权利要求
1.一种提高制冷机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中央空调的制冷机冷却水进水温度降低4℃,同时改变中央空调的制冷机的运行工况,增加10-15%的制冷剂,使制冷机效率提高50-6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中央空调制冷机制冷效率的方法,它将中央空调的制冷机冷却水进水温度降低4℃,同时改变中央空调的制冷机的运行工况,增加10-15%的制冷剂,使制冷机效率提高50-60%。本发明方法确定降低冷却水4℃,使制冷机耗能比由1∶5提高到1∶8.5以上,对制冷机安全运行,延长制冷机使用寿命,特别是对全封闭和半封闭制冷机的电机有着重要安全保护作用。同时降低冷却水中钙、镁离子聚集成垢机遇,降低冷却水中军团菌滋生率。
文档编号F28C1/00GK1412514SQ02148468
公开日2003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0日
发明者蔡春余 申请人:蔡春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