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热式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4293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增热式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装置,尤其是一种增热式烯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餐饮业所使用的燃烧器有大气式多圈燃烧器、大气式立管燃烧器及扩散式燃烧器,均是将燃烧后的高温烟气直接排出,火力不集中,热量分散,热负荷较低,不适合旺火爆炒。有的采用了鼓风旋流燃烧器,这种燃烧器可有较高的热负荷,火力也较集中,但缺点是热效率低,燃气耗量大,排出的高温烟气没有充分利用,反使高温烟气烘烤灶面,影响炊事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分利用高温烟气、使进入燃烧器内的助燃风和燃气得以预热、提高混合气温度、节省燃料、热效率高、具有良好的炊事环境的增热式燃烧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增热式燃烧器,它包括燃气管7、与燃气管7相接的燃烧头、向燃烧头处供风的进风腔12及烟气排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排管3和进风腔12构成热交换器。
所述的热交换器结构为烟气排管3置于进风腔12内且末端接排烟口9。
所述的燃气管7与烟气排管3构成热交换器。
所述的热交换器结构为燃气管7位于与排烟口9连通的烟气排放腔4内。
所述的燃烧头上部设有旋流罩1,旋流罩1的内侧壁上设有螺旋凸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充分利用燃烧后的高温烟气、与燃气、空气进行热交换后使进入燃烧器内的助燃风和燃气得以预热、提高混合气温度、节省燃料、热效率高、具有良好的炊事环境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装置中进风腔12和烟气排管3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燃气管7的端头接燃气喷嘴6,燃气喷嘴6座落在出风盖2上,燃气喷嘴6上罩有火孔帽5,上述为现有技术部分,在此不必祥述。
火孔帽5刚好位于旋流罩1内腔下方。旋流罩1的内侧壁上设有螺旋凸筋。旋流罩1为耐火材料制作。
所述的旋流罩1、出风盖2座落在进风腔12的上方,进风腔12可由钢板焊接成型,在进风腔12内部设有烟气排管3,烟气排管3的数量为16个(参看图2),在进风腔12下方焊接有座壳13,座壳13与进风腔12之间形成一个烟气排放腔4,烟气排管3的末端接进风腔12。进风腔12接进风口8,烟气排放腔4接排烟口9。
安装时可将本装置置于灶膛10内(参看图1)。
工作过程如下燃气自燃气管7进入燃烧头处即喷嘴6、火孔帽5处,自进风口8鼓入进风腔12内的风自出风盖2上的孔喷出并与燃气混合,在旋流罩1内部燃烧,沿旋流罩1内壁的凸肋上升,将座落在灶壳10上的锅11加热。燃烧后在旋流罩1周围所产生的高温烟气,只能通过烟气排管3进入烟气排放腔4内,再经排烟口9排出。当高温烟气经过烟气排管3时,可将烟气排管3外侧的鼓入进风腔12内的冷风加热,由于燃气管7位于烟气排放腔4内,高温烟气也可加热燃气,如燃烧混合气在燃烧前温度达(200-350)℃,则可节省燃气20%--38%。从而降低了排出烟气的温度,既提高了热效率,节省燃料,又改善了炊事环境。
权利要求1.一种增热式燃烧器,它包括燃气管(7)、与燃气管(7)相接的燃烧头、向燃烧头处供风的进风腔(12)及烟气排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排管(3)和进风腔(12)构成热交换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热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器结构为烟气排管(3)置于进风腔(12)内且末端接排烟口(9)。
3.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热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气管(7)与烟气排管(3)构成热交换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热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器结构为燃气管(7)位于与排烟口(9)连通的烟气排放腔(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热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头上部设有旋流罩(1),旋流罩(1)的内侧壁上设有螺旋凸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烧装置,尤其是一种增热式燃烧器。它包括燃气管7、与燃气管7相接的燃烧头、向燃烧头处供风的进风腔12及烟气排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排管3置于进风腔12内且末端接排烟口9。具有充分利用燃烧后的高温烟气、使进入燃烧器内的助燃风和燃气得以预热、使混合气温度提高初始温度、节省燃料、提高热效率、并改善炊事环境的优点。
文档编号F23D14/46GK2537897SQ0221107
公开日2003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4日
发明者应光文 申请人:应光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