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7928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器,特别是一种燃气燃烧器。
背景技术
在2000年3月29日公开的中国专利公告CN2371479Y中公开了申请号为992359074的专利申请,该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红外线燃烧炉头”,其特征是大火燃烧器的炉腔上有多个相对独立的小火燃烧面,与大火燃烧器相对独立的小火燃烧器的炉腔上,有一个独立燃烧面。其中现有的这种红外线燃气燃烧器由空气引射管、控制阀和红外线辐射板组成,特点是热效率高、废气少,但其缺点是辐射板的热负荷低,从而造成火力不足,不能适应大火力烹饪的要求。而普通的燃烧器虽然火力大,但小火状态下排出的废气多,存在环境污染大的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一般办法是在红外线燃烧炉头中央或外围加设普通炉头,但因为普通炉头个子较大,所以,一般办法并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红外线燃烧器中存在的火力不足、不能适应大火力烹饪要求而普通燃烧器又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对环境污染少、可以适应不同烹饪要求的燃烧器。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燃烧器,包括大火燃烧炉头、红外线燃烧炉头,其特征在于红外线燃烧炉头中央开有通孔,大火燃烧炉头经该通孔伸出;大火燃烧炉头包括分火器、二级引射管和一级引射管,其中二级引射管的直径大于一级引射管的直径。
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引射管的管壁上开有若干空气孔,二级引射管的管壁和底部分别开有若干空气孔。
所述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引射管与二级引射管间设有节流孔。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普通烹饪时可以选择红外线燃烧器,减少了环境污染,而对需要大火烹饪的菜式则可以选择大火燃烧器,能满足各种烹饪的需要;因为大火燃烧炉头采用了两级引射管,而且在引射管内加设了节流孔,使个子较小且位于红外线燃烧炉头中央的大火燃烧炉头其火力足够大。解决了现有红外线燃烧器中存在的火力不足、不能适应大火力烹饪要求而普通燃烧器存在环境污染大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燃烧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2是
图1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
图1实施例中大火燃烧炉头的内部结构放大图。
图4是图3中二级引射管的俯视图。
图中1、大火气管,101、螺母,2、一级引射管,201、202、空气孔,203、节流孔,3、二级引射管,301、302、空气孔,4、分火器,401、副火孔,402主火孔,400、混气室,5、红外线燃烧炉头,50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燃烧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视图。结合图2、图3和图4可见,所述燃烧器,包括大火燃烧炉头、红外线燃烧炉头5,其中红外线燃烧炉头5与大火燃烧炉头共用一个控制阀,而红外线燃烧炉头5单独使用一个普通引射管;大火燃烧炉头包括分火器4、二级引射管3和一级引射管2;二级引射管3的直径(或内腔)大于一级引射管2的直径(或内腔),二级引射管的管壁和底部分别开有若干空气孔301和302,而一级引射管2的管壁上开有若干空气孔201和202,一级引射管2上部设有节流孔203;红外线燃烧炉头5中央开有通孔501,大火燃烧炉头经通孔501伸出,分火器4的内部还设有混气室400,上侧是位于中央的主火孔402和位于旁边的副火孔401;与控制阀连接的大火气管1另一端设有螺母101,螺母101、一级引射管2、二级引射管3、分火器4之间顺序螺纹连接;当大火气管1向一级引射管2供气时,一级引射管经空气孔201、202吸入空气并与燃气混合,混合气体经节流孔203节流后高速喷入二级引射管3内并与经空气孔301和302进入的空气再次混合,二次混合气体进入分火器内的混气室400后再经主火孔402和副火孔401喷出并燃烧;因为在一级引射管上部设有节流孔,如果分火器上方没有外物阻挡,则火苗可高达20厘米,如果分火器上方放置锅体,则大火火苗沿锅体底部扩散,使个头较小且位于红外线燃烧炉头中央的分火器可对锅体进行充分加热。
权利要求1.一种燃烧器,包括大火燃烧炉头、红外线燃烧炉头,其特征在于红外线燃烧炉头中央开有通孔,大火燃烧炉头经该通孔伸出;大火燃烧炉头包括分火器、二级引射管和一级引射管,其中二级引射管的直径大于一级引射管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引射管的管壁上开有若干空气孔,二级引射管的管壁和底部分别开有若干空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引射管与二级引射管间设有节流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环境污染少、可以适应不同烹饪要求的燃烧器,包括大火燃烧炉头、红外线燃烧炉头,其特征在于红外线燃烧炉头中央开有通孔,大火燃烧炉头经该通孔伸出;大火燃烧炉头包括分火器、二级引射管和一级引射管,其中二级引射管的直径大于一级引射管的直径;一级引射管的管壁上开有若干空气孔,二级引射管的管壁上和底部分别开有若干空气孔;一级引射管与二级引射管间设有节流孔。
文档编号F23D14/12GK2655048SQ03263278
公开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6日
发明者陈正良 申请人:陈正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