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连续蒸发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9145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板式连续蒸发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板式高效连续蒸发塔。
背景技术
在蒸发设备家族中,有许多不同形式的各种蒸发设备已经被用于各种介质的蒸发,例如循环式蒸发器、釜式搅拌蒸发器、水平管式卧式蒸发器、升(降)膜式蒸发器等。循环管式蒸发器,虽然具有结构紧凑,制造方便,操作可靠等优点,但是物料循环速度慢、热效率不高、清洗和检修不方便、浓缩比低、单位传热面积的金属消耗量大等缺点;釜式搅拌蒸发器和水平管式卧式蒸发器虽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浓缩比大,但是存在蒸发效率低、能量损耗大、不能连续蒸发的缺点;升(降)膜式蒸发器(管式)虽然溶液停留时间短、温度差损失小、表面传热系数大,但是结构复杂、单位传热面积的金属消耗量大、设计操作不当将不易成膜同时会使热效率明显下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板式高效连续蒸发塔,从而实现蒸发过程的高效、连续操作,并且该设备可自由组合、操作简单、检修清理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板式连续蒸发塔,包括筒体,板式传热器组,气体、液体进出口,温度指示器,板式传热器组固定在筒体内壁上,并接通筒体外壁上的热媒进出口,筒体顶部有水蒸气出口,筒体顶部两侧对称安装有稀溶液入口,被浓缩的液体出口位于筒体底部,温度指示器位于筒体上部。
上述的板式换热器组,每组由10-20片薄板式换热器组成。每一块的薄板规格相同,加工安装十分方便。
上述的薄板式换热器是由两片尺寸相同的不锈钢薄板焊接而成。每一片薄板的宽度为1000毫米、长度为1000-2000毫米。不锈钢薄板厚度在1.5~2毫来,采用先进加工工艺,经过缝焊、鼓压、点焊而成,可耐压至2.5Mpa。
上述的筒体为等径钢制压力容器。
上述的板式传热器组在筒体内相邻上下两组是互相垂直设置的。
上述的板式传热器组上部装有液体分布盘,液体分布盘上有液体分布口和升汽口。
上述的板式传热器组上部的液体分布盘是固定在塔壁的挂耳上的。
上述的板式传热器组下面装有受液盘,受液盘上有降液管。
上述受液盘是固定在塔壁的挂耳上的,降液管焊接在受液盘上。
上述水蒸气出口下方有除沫器。
设备内和物料接触的设备材质均要根据被蒸发的物料性质选取设备材质。
板式换热器组安装在塔内壁的支撑梁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各部分的功能如下热媒(蒸汽或者导热油)在薄板腔体内部流动,被加热的流体经过液体分布器分布后,沿着薄板的外表面自上而下流动,形成液膜而被蒸发,蒸发的水蒸气自两块板式传热器之间自下而上送出。筒体为一般压力容器,筒体内由若干组板式传热器组组成,每组传热器由10-20片薄板式换热器组成,为被蒸发的物料提供热源。稀溶液由筒体顶部的稀溶液入口连续进到塔内,通过下料管放料到液体分布盘内,液体被重新分布以后流到每一片薄板换热器上面,自上而下流动形成薄膜而被蒸发浓缩,被浓缩的液体通过板式传热器组下部的受液盘受液而流到下一组板式传热器组的液体分布盘上。蒸发出来的水蒸汽通过升汽口排至板式传热器组上部,蒸发出来的水蒸气经过除沫器以后从筒体顶部的水蒸气出口排出蒸发塔。合格的浓缩液从蒸发塔底部的出口排出塔外。热媒从热媒进出口进入、排出蒸发塔内的传热器组。温度指示器用于检测设备内部工作温度。人孔用于板式传热器组的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优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采用板式换热器的传热原理、薄膜式蒸发,总传热系数在2000kcal/m2h.℃以上。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使每一块塔板都成为一个独立的薄膜蒸发单元,极大的提高了蒸发效率、提高了设备的蒸发强度,使蒸发时间大大缩短。该设备蒸发操作弹性很大,采用模块式搭建,可以满足不同蒸发负荷的操作,同时实现蒸发过程的连续化,降低生产成本,优化整个生产系统的工艺流程。采用该设备,能极大缩短蒸发时间,使原来在釜式蒸发器中蒸发一釜稀溶液的消耗时间由4个小时缩短为不足1小时,吨产品能耗降低150元左右。采用该蒸发塔,能实现连续生产,使许多间歇式蒸发过程变得连续,极大的节约了人工消耗。
本实用新型板式蒸发塔不易结垢,沉积在薄板上的污垢,会由于受液体的冲刷以及蒸汽热涨的震动,自动脱落。由于不易结构,所以热效率提高,比常规管式降膜蒸发器高20-40%。实际操作时可以通过开、关热媒阀门使薄片换热器产生震动而使污垢脱落。
本实用新型板式蒸发塔的板式传热器组长度在1000-2000毫米不等,而且每一板式传热器组上部都有液体分布器,不会出现不易成膜和液膜不均而降低传热效率的现象。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根据蒸发量大小进行模块式搭建,并且占地面积小,检修清理很方便。
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物料较清洁、流动性好、不易结垢的物料的蒸发,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轻工等行业的蒸发工段。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筒体,2、板式传热器组,3、液体分布盘,4、受液盘,5、稀溶液入口,6、水蒸气出口,7、人孔、8、温度指示表,9、浓缩液体出口,10、热媒体进口,11、热媒体出口,12、除沫器,13、降液管。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受液盘的断面剖视图,14、液体分布口,15、升汽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构如图1所示,筒体1为等径钢制压力容器,设备内径1600毫米,高6500毫米左右。其内部固定有互相垂直的3个板式传热器组2,每组由12片薄板换热器组成,宽1000毫米,高1000毫米,每一片板式传热器组的传热面积为25平方米左右,整个蒸发塔的传热面积为75平方米。板式传热器组2是固定在连接筒体的横梁上。在板式传热器组上部的塔壁挂耳上固定一液体分布盘3,液体分布盘3上开有液体分布口14和升气口15。板式传热器组下部的塔壁挂耳上安装有液体分布口,受液盘4上面有降液管13,板式传热器接通筒体1外壁上的热媒进出口10和11,水蒸气出口6位于筒体顶部中心,水蒸气出口下面筒体内有固定在塔体的除沫器12,筒体顶部两侧对称有稀溶液入口5,浓缩液体出口9位于筒体底部,温度指示器8位于筒体上部一侧。在液体分布盘上方筒体壁上开有人孔7用于日常检修。设备内和物料接触的设备材质均根据物料性质选择不同材质。设备设计温度大于操作温度并按照有关设备设计规范设定,设计压力要大于操作压力并按照有关设备设计规范设定。
权利要求1.板式连续蒸发塔,包括筒体,板式传热器组,气体、液体进出口,温度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板式传热器组固定在筒体内壁上,并接通筒体外壁上的热媒进出口,筒体顶部有水蒸气出口,筒体顶部两侧对称安装有稀溶液入口,被浓缩的液体出口位于筒体底部,温度指示器位于筒体上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连续蒸发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式换热器组,每组由10-20片薄板式换热器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式连续蒸发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板式换热器是由两片尺寸相同的不锈钢薄板焊接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连续蒸发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为等径钢制压力容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连续蒸发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式传热器组在筒体内相邻上下两组是互相垂直设置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连续蒸发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式传热器组上部装有液体分布盘,液体分布盘上有液体分布口和升汽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式连续蒸发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分布盘是固定在塔壁的挂耳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连续蒸发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述板式传热器组下面装有受液盘,受液盘上有降液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连续蒸发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蒸气出口下方有除沫器。
专利摘要板式连续蒸发塔,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筒体,板式传热器组,气体、液体进出口,温度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板式传热器组固定在筒体内壁上,并接通筒体外壁上的热媒进出口,筒体顶部有水蒸气出口,筒体顶部两侧对称安装有稀溶液入口,被浓缩的液体出口位于筒体底部,温度指示器位于筒体上部。本实用新型板式提高了蒸发效率、缩短了蒸发时间、不易结垢,可用于物料较清洁、流动性好、不易结垢的物料的蒸发,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轻工等行业的蒸发工段。
文档编号F28D3/00GK2665644SQ0327162
公开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8日
发明者付炳忠, 韩宁 申请人:付炳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