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腔式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9142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分腔式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尤其是设计一种分腔式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容积式热水器,其中的热交换器内的高温烟气在烟管内易形成抽力,流速较快,致使热交换率降低,现有的紊流式热交换器,虽然可以使高温烟气紊流,增长了换热时间,提高了换热效率,但其紊流腔为外凸形,相对其部分水腔就为内凹形,这样在实际使用中,紊流腔承受水压能力不够,易产生变形,影响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烟气紊流、耐力能力高、安全可靠、热交换效率显著的分腔式热交换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分腔式热交换器,是由简体、燃烧室、粗烟道、细烟道、紊流腔、外围水腔、进水口和出水口组成,其特点是紊流腔的上、下面为内凹形,在紊流腔的下端面设有水管,水管向上连通紊流腔下的水腔和外围水腔。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细烟道是由至少两根细烟管组成。
为了更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是粗烟道、细烟道分别设置在上、下两个不同的水腔上且交错排列。
为了更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是所述的连通水腔和外围水腔的水管至少两根。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紊流腔的上、下面为内凹形,这样相对的水腔就为外凸形,增大了受压能力,提高了安全性,在紊流腔的下端面设有水管,水管穿过紊流腔内凹面及紊流腔外壁,贯通紊流腔,连通水腔和外围水腔,避免了进水和加热过程中,在水腔外凸部位空气和水蒸气的聚积,提高了换热效率。
四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细烟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1,一种分腔式热交换器,参照
图1,是在筒体1的下部设有燃烧室2,燃烧室2上方为外凸形水腔5,外凸形水腔5上为封闭的内凹形紊流腔4,外凸形水腔5上设有穿过水腔5的细烟道9连通燃烧室2和紊流腔4,紊流腔4上方设有另一个外凸形水腔5,该外凸形水腔5的中心设有穿过水腔5的粗烟道3,粗烟道3连通下、上两个紊流腔4,每个外凸形水腔5的上端面设有至少两根水管8,水管8穿过紊流腔4内凹面及紊流腔4外壁,贯通紊流腔4,连通水腔5和外围水腔10,本实施例采用两根水管8,紊流腔4下的水腔5和外围水腔10是一体相通的,筒体1上设有进水口6和出水口7连通水腔5,这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
实施例2,一种分腔式热交换器,参照图2、图3,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筒体1内由下而上设有5个外凸形水腔5,每两个外凸形水腔5间设有一个内凹形紊流腔4,5个外凸形水腔5上由下而上依次间隔设有细烟道9、粗烟道3,每根细烟道9内至少设有两个烟管,本实施例采用15根细烟管,连通水腔5和外围水腔10的水管8为四根,其他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由进水口6向水腔5和外围水腔10内送水,在燃烧室2内燃烧燃料,高温烟气通过烟道3、9进入紊流腔4内,烟气与紊流腔4壁撞击,形成紊流,延长了烟气滞留时间,提高了热交换率,由于中间水腔5为外凸形,外凸形的凸顶部为容易聚积气体,影响使用,通过水管8可以将外凸形的顶部的气体排出。
权利要求1.一种分腔式热交换器,是由筒体(1)、燃烧室(2)、粗烟道(3)、细烟道(9)、紊流腔(4)、外围水腔(10)、进水口(6)和出水口(7)组成,其特征是紊流腔(4)的上、下面为内凹形,在紊流腔(4)的下端面设有水管(8),水管(8)向上连通紊流腔(4)下的水腔(5)和外围水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腔式热交换器,其特征是所述细烟道(9)是由至少两根细烟管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腔式热交换器,其特征是粗烟道(3)、细烟道(9)分别设置在上、下两个不同的水腔(5)上且交错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腔式热交换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连通水腔(5)和外围水腔(10)的水管(8)至少为两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腔式热交换器,是由筒体、燃烧室、粗烟道、细烟道、紊流腔、外围水腔、进水口和出水口组成,是紊流腔的上、下面为内凹形,在紊流腔的下端面设有水管,水管向上连通紊流腔下的水腔和外围水腔,本实用新型具有烟气紊流、耐压能力高、安全可靠、热交换效率显著的特点。
文档编号F28F13/00GK2651690SQ0327146
公开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6日
发明者宋焕臣 申请人:宋焕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