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封冲激式锅炉脱硫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9140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封冲激式锅炉脱硫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脱硫除尘装置,尤其是一种水封冲激式锅炉脱硫除尘装置,属于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小型工业锅炉烟气脱硫器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除尘与脱硫装置分开的分体式除尘脱硫器;另一类是除尘与脱硫合并的一体式除尘脱硫器;分体式脱硫除尘器有两种方式,即多管除尘器加水浴沉降室脱硫法和多管除尘器加喷淋式脱硫器,前者的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水位难以控制;水位高时阻力太大造成锅炉正压运行,水位低时脱硫失效;引风机停止后,烟气无法排出,造成锅炉倒烟;后者的不足是,烟气带水严重,腐蚀引风机和烟囱;引风机叶轮经常会被坚硬的附着物粘结,失去平衡,影响引风机的正常运行;一体式脱硫除尘器存在的不足是,脱硫水的PH值难以调节,不能稳定地达到脱硫效果;烟气流通阻力大;排烟带水,腐蚀风机和烟囱。
三、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脱硫除尘效果好、无腐蚀、无二次污染、造价低、寿命长的水封冲激式锅炉脱硫除尘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封冲激式锅炉脱硫除尘装置,包括其上设有进风口1、烟气出口7的墙体19,墙体19内装有弱碱性水溶液20,水溶液20的上方为喷淋沉降室21,其特殊之处在于,进风口1的出口处的一部分位于水溶液20的液面下;墙体19内底面上间隔设有不同高度的立柱13、16、17、18,立柱18的顶端设有伸出水面之上的弧形折墙2,在立柱17的顶端与墙体19的内顶面之间设有挡烟墙4,挡烟墙4的底部与水面之间有一烟道23,立柱16上方设有挡烟墙5,挡烟墙5的上方留有烟道23,立柱13的上部设有横向的直角梁14,直角梁14的上方与墙体19内顶面之间设有格子墙6,其侧上方设有横梁15,横梁15的下方设有与烟气出口7相通的烟道23;在喷淋沉降室21的上方设有喷淋管3,侧上方设有盖板8,喷淋管3的轴向上设有两排喷水孔22;墙体19的侧面上部设有溢流池10,插入其中的溢流管9穿过墙体19与喷淋沉降室21相连接。
上述的弧形折墙(2)的曲率半径为300~800mm;挡烟墙(4)、(5)为1~3组;格子墙(6)的内夹角为80~100°;两排喷水孔(22)之间的夹角为45~50°。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的优点有(1)、脱硫除尘效果好,使锅炉烟气的排放浓度、烟气黑度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浓度,完全达到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各空气质量功能区的要求;(2)、烟气不带水,不影响引风机、烟囱等辅机的使用性能;(3)、采用闭式循环,无二次污染;(4)、地面施工,安装简便,制造成本低;(5)、使用寿命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喷淋管的剖视放大图。
图4为图3中的B-B向剖视图。
图5为图1中的C-C剖视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予以详细描述。
参照图1-图5,以4吨锅炉为例,用混凝土砌筑一5200×2400mm的墙体19,在距墙体19一侧700mm处砌筑立柱18,在立柱18上方砌筑一个曲率半径为400mm的弧形折墙2,在距立柱1880mm处砌筑立柱17,在立柱17上方构筑一道2000×800mm的挡烟墙4,在挡烟墙4的前方即烟气进口的方向200mm处设置一个喷淋管3,在喷淋管3的轴线方向上开有夹角为30°的两排喷水孔22,在挡烟墙4与喷淋沉降室20的水面之间的空间形成烟道23,在距立柱17的750mm处构筑立柱16,在立柱16的上方构筑2000×1100mm的挡烟墙5,挡烟墙5上方设置一横向的直角梁14,在直角梁14的上方用砖砌筑一个内夹角为80°的格子墙6,格子墙6的孔道间隙为200mm;在格子墙6的另一侧设有一个2000×300mm的横梁15,在横梁15的下方形成与烟气出口7相通的烟道23;在墙体19轴线方向的侧面、喷淋沉降室20的上方设有盖板8,盖板8的内端搁在纵梁11上,为增强纵梁11的承载能力,在纵梁11的下方设有两个立柱12,在盖板8的下方有一直径为50mm的溢流管9,溢流管9开口向下通入溢流池10中;墙体19内注入适量的弱碱性水溶液21,至此,本使用新型所述的水封冲激式锅炉脱硫除尘装置即制作完毕。
其工作原理是,锅炉烟气从进风口进入该装置后,平掠水面,沿弧形折墙高速转向,将弱碱性水溶液激起大量泡沫和水花,大量液滴与烟气中的微尘、二氧化硫气体发生亲合反应,固、液体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坠入池中,实现了烟尘、SO2、NOx的初分离,烟气从弧形折墙的上部进入喷淋沉降室,喷淋孔喷出两道水流,一道垂直向下形成水幕,一道冲向挡烟墙形成水膜,烟气与水膜、水幕的接触亲合,实现了烟尘、SO2、NOx的二次分离和中和,两道挡烟墙之间形成二次冲激水面和空间,烟气在不同位置的烟道中高速流动,形成一股旋转气流,进一步使烟气与水膜有足够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进而实现烟尘、SO、NOx的再次亲合分离,烟气经冲激、水浴、喷淋、水膜处理后的剩余部分及水份,经格子墙进一步脱水沉降后,经烟气出口排出,从而达到了锅炉烟气脱硫除尘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水封冲激式锅炉脱硫除尘装置,包括其上设有进风口(1)、烟气出口(7)的墙体(19),墙体(19)内装有弱碱性水溶液(20),水溶液(20)的上方为喷淋沉降室(21),其特征在于进风口(1)的出口处的一部分位于水溶液(20)的液面下;墙体(19)内底面上间隔设有不同高度的立柱(13)、(16)、(17)、(18),立柱(18)的顶端设有伸出水面之上的弧形折墙(2),在立柱(17)的顶端与墙体(19)的内顶面之间设有挡烟墙(4),挡烟墙(4)的底部与水面之间有一烟道(23),立柱(16)上方设有挡烟墙(5),挡烟墙(5)的上方留有烟道(23),立柱(13)的上部设有横向的直角梁(14),直角梁(14)的上方与墙体(19)内顶面之间设有格子墙(6),其侧上方设有横梁(15),横梁(15)的下方设有与烟气出口(7)相通的烟道(23);在喷淋沉降室(21)的上方设有喷淋管(3),侧上方设有盖板(8),喷淋管(3)的轴向上设有两排喷水孔(22);墙体(19)的侧面上部设有溢流池(10),插入其中的溢流管(9)穿过墙体(19)与喷淋沉降室(2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封冲激式锅炉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折墙(2)的曲率半径为300~800mm;挡烟墙(4)、(5)为1~3组;格子墙(6)的内夹角为80~100°;两排喷水孔(22)之间的夹角为45~5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硫除尘装置,尤其是一种水封冲激式锅炉脱硫除尘装置;它包括其上设有进风口和烟气出口的墙体,墙体内装有弱碱性水溶液,水溶液的上方为喷淋沉降室,特点是,进风口出口处的一部分位于水溶液的液面下;墙体内底面上设有不同高度的四个立柱,靠近进风口的立柱的顶端设有弧形折墙,与之相邻的立柱的顶端设有挡烟墙,挡烟墙的底部与水面之间有一烟道,相邻的另一立柱的上方也设有挡烟墙,其上方留有烟道,余下一个立柱的上部设有横向的直角梁,直角梁的上方设有格子墙,其侧上方设有横梁,横梁的下方设有与烟气出口相通的烟道;在喷淋沉降室的上方设有喷淋管,侧上方设有盖板,墙体的侧面上部设有溢流池,插入其中的溢流管穿过墙体与喷淋沉降室相连接;其脱硫除尘效果好,成本低,寿命长。
文档编号F23J15/00GK2651607SQ0327142
公开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5日
发明者王永升, 杜培进, 盛韪, 钟佩敬, 李 杰, 王希山 申请人:烟台火焰山锅炉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