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射流燃气火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40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射流燃气火嘴的制作方法
一种主要用于锅炉旋射流燃气火咀。
目前燃气锅炉,多采用空心式环形体火咀,在其环形体上有很多孔眼,燃气从孔眼内喷出与空气中氧气混合燃烧,此种燃烧方式有如下缺点(1)火焰柱中心处得不到充足的氧气,部份燃气未燃尽而随烟气跑到大气里;(2)给风不合理,空气过剩系数过高,排除空气量多,降低炉膛内温度;(3)火咀置于炉内,寿命低;本设计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置于炉门外侧的旋射流燃气火咀,进风合理,燃、氧混合均匀,燃烧充分,火咀寿命高。
本设计的实质,本火咀安装在炉门外侧呈悬臂状,由变径的调节阀心轴调节燃气量,出口燃气具有高速喷射力,一、二次调风板调节风量适宜,以使燃气、空气在引射混合壳体内径螺旋伞、旋风器作用下得到充分混合,呈螺旋状从喷火帽口射向炉膛,燃气、风量比例适宜,燃烧充分,炉膛温度高,火咀寿命长。
图1是本火咀组装图。
图2是调节阀心轴[12]结构图。
图3是燃气喷咀[9]和其内支架[24]结构图。
图4是传动压盖[14]结构图。
图5是炉门二次调风器[1]结构图。
图6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7是二次调风板[10]结构图。
图8是引射混合壳体[6]结构图图9是旋风器[7]结构图图10是螺旋伞[8]结构图图11是喷火帽[5]结构图图12是螺旋射流混合图图13、14是混合气流进入喉管图图15是混合气流进入扩散管扩大倒回流图图16是混合气流在旋风器[7]作用下混合图图17是混合气流从喷火帽[5]口喷射图图18是混合气流与从二次调风器射入二次调风交叉混合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火咀作进一步说明本火咀由燃气控制、调风系统和引射混合器组成。
燃气控制系统由调节阀心轴[12]和与其配合的有燃气喷咀[9]、三通[13]、传动压盖[14]、盘根[15]、压盖[17]、压帽[16]和手轮[18]等件组成。三通[13]分别与燃气管路、燃气喷咀[9]和传动压盖[14]联接;燃气喷咀[9]内有中心支架[24],传动压盖[14]孔上有梯形螺纹[25],调节阀心轴[12]一端为变径轴在其端固定有螺旋伞[8];燃气控制系统如图[1]组装后,心轴[12]要水平居中。
在手轮[18]转动下,调节阀心轴[12]在与传动压盖上梯形螺[25]配合作用下产生轴向位移,调节与燃气喷咀[9]口间隙,燃气量得到调节;进气管径、调节阀心轴[12]与燃气喷咀口的设计要相互配合,在满足燃气下,使燃气出燃气喷咀[9]口形成一定的喷射力。燃气控制系统固定在引射混合壳体[6]上一端支座[3]上,使其居中心位置。
调风系统由铸铁件炉门二次调风器[1]、二次调风板[2]和一次调风板[10]组成。其中一、二次调风板[10,2]置引射混合壳体[6]两端可绕其转动,以便调节进风量;炉门二次调风器[1]固定在炉门口上,与铸铁件喷火帽[5]固定联接,炉门二次调风器[1]伸入炉膛内的为锥体,在锥体孔上有三个以上均布斜槽孔[20],六个为宜,为进入炉膛内斜向通风孔,与从引射混合器径喷火帽[5]喷射出的螺旋状的混合气体,旋射气流形成交叉混合,以便使燃气,空气更好地混合、更好地燃烧;炉门二调风器[1]上的锥体与喷火帽[5]锥体配合;与炉门二次调风器[1]调风配合的二次调风板[2]为环形板,孔上也有相应通风槽孔[21],其上有手柄[22],二次调风板[2]置于炉门二次调风器[1]、喷火帽[5]之间;一次调风板[10]为环形板,在外圆周向有凹槽[11]其内置有密封圈,环形板孔上有螺纹与燃气喷咀[9]联接,与支座[3]配合形成喇叭口调节进入引射混合器内的风量,使燃气、风量达到比例混合。
引射混合器由中部为同径喉管、两端为锥体扩散管、在其一端有支座[3]的引射混合壳体[6]和内有旋风器[7],螺旋伞[8]及喷火帽[5]组成。壳体[6]为钢板组合焊件,与喷火帽[5]、燃气喷咀[9]为固定联接;旋风器[7]是在轴[4]上有三个以上同样均布的叶片[19],六个为宜,叶片绕轴旋转焊接呈螺旋状,其旋转角度是沿轴向至235毫米左右到未端,角度变化由0——75——至110度左右,旋风器[7]的形体与喷火帽[5]壳体[6]内配合;旋转伞[8]是在圆锥体侧面上有三个以上同样均布三角形叶卡,三个为宜,叶片绕轴线旋转焊接呈旋转伞状,固定在调节阀心轴[12]端部,与燃气喷咀口间有适当间距;壳体[6]两端分别与喷火帽[5]、燃气喷咀[9]固定联接;喷火帽[5]的锥体与烧门二次调风器[1]上锥体配合并固定其上。引射混合器的长度要保证良好的混合过程,总长度近一米左右,喉管长度为总长度的二分之一左右,两端锥体长度之比约二比1左右;整个火咀组装后由炉门二次调风器[1]固定在锅炉炉门口外侧呈悬臂状。
燃气混合过程燃气在未进入炉膛前与空气进行如下混合燃气在进气管径、调节阀心轴[12]控制、调节作用下经燃气喷咀[9]口形成喷射流进入引射混合器内,燃气得到周向扩散,在螺旋伞[8]的作用下,燃气也得到锥体扩散,即非轴向射入;空气从一次调风板[10]与支承座[3]形成的喇叭口空间进入引射混合器内与燃气混合,进入方向非轴线,如图12示,混合气体以旋转涡流射入同径喉管里,如图13示,图14示;混合气流进入锥体扩散管,一方面得到扩散,一方产生倒流混合,如图15示,在旋风器[7]的作用下,混合气流如绞龙一般,如图17示;混合气流径喷火帽[5]锥体缩口形成交叉射流,如图18示,此时从二次调风板[2]、炉门二次调风器[1]进入的空气射流与原混合气流以交叉射入炉膛。
经上述燃、气混合,使用本火咀有如下优点燃气、空气得到控制,比例适宜,充分混合,燃烧完全,有利于环保,热效率提高20%左右,节约能源,相比之下,每日节约500立方米燃气;本火咀适用范围广,适于100-200万大卡燃气锅炉;燃气气压高低都可调节使用;干、混燃气都可使用;同时本火咀是在炉体外悬臂,可长期使用,勿需维修。
采用本火咀要对锅炉炉膛作相应改进,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锅炉旋射流燃气火咀,由燃气控制系统、调风系统和引射混合器组成,其特征是1)燃气控制系统由调节阀心轴[12]、和与其配合的有燃气喷咀[9]、三通[13]、传动压盖[14]、密封装置[15、16、17]和手轮[18]等件组成;2)调风系统由铸铁件炉门二次调风器[1]、二次调风板[2]和一次调风板[10]组成;一、二次调风板[10、2]置于引射混合壳体[6]两端可绕其转动;3)引射混合器由中部为同径喉管、两端带锥体扩散管、在其一端有支座[3]、另一端固定有喷火帽[5]的引射混合壳体[6]和其内有旋风器[7]、螺旋伞[8]组成,螺旋伞[8]固定在调节阀心轴[12]小径端,喷火帽[5]与炉门二次调风器[1]联接;整个火咀组装后固定定在锅炉炉门外侧呈悬臂状。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燃气火咀,其特征是调节阀心轴[12]一端为变径轴,其上有梯形螺纹[25]与传动压盖[14]上梯形螺纹[25]配合;
3.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燃气火咀,其特征是在炉门二次调风器[1]锥体孔上有三个以上均布斜槽孔[20],六个为宜;
4.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燃气火咀,其特征是二次调风板[2]为环形板,孔上有三个以上通风槽孔[21],六个为宜;
5.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燃气火咀,其特征是一次调风板[10]为环形板,在外圆周向有凹槽[11];
6.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燃气火咀,其特征是旋风器[7]是在轴[4]上有三个以上同样均布的叶片[19],六个为宜,叶片绕轴旋转呈螺旋状;
7.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燃气火咀,其特征是叶片[19]绕轴线旋转角度是沿轴向至235毫米处再到末端,其角度变化由0——75——110度;
8.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燃气火咀,其特征是旋转伞[8]是在圆锥体侧面上有三个以上同样均布三角形叶片,三个为宜,叶片绕轴线旋转呈螺旋伞状;
9.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燃气火咀,其特征是旋转伞[8]固定在调节阀心轴[12]端部,与燃气喷咀[9]口间留有间距;
专利摘要
本燃气火嘴由燃气进量控制系统由调节阀心轴(12)和与其配合的有燃气喷嘴(9)、三通(13)、传动压盖(14)、盘根(15)、压盖(17)、压帽(16)和手轮(18);调风系统炉门二次调风器(1)、二次调风板(2)和一次调风板(10);引射混合器中部为同径喉管、两端为锥体扩散管、在其一端有支座(3)的引射混合壳体(6)和内有旋风器(7),螺旋伞(8)及喷火帽(5)组成。未燃前使燃气、空气在引射混合器内旋转混合,混合充分,比例适宜,混合气流似绞龙般射向炉膛,燃烧完全,炉膛温度高,热效率提高20%以上,适于燃气锅炉之用,锅炉炉膛要做相应改造,才能达到其效果。
文档编号F23D14/02GK87209021SQ87209021
公开日1988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1987年6月9日
发明者张洪池 申请人:大庆石油管理局第四采油厂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