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燃气体放散点火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828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燃气体放散点火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燃气体放散点火装置,包括电热杆,电热杆的一端通过设置在金属放散管道上的内套有铜套的第一通孔固定,其另一端通过设置在金属放散管道上的内套有陶瓷管套的第二通孔固定,并与点火控制器的输出正极通过耐高温电缆电连接,金属放散管道与点火控制器的输出负极通过耐高温电缆电连接。点火控制器包括对电热杆加热的点火回路、控制点火回路通断的点火控制回路、对向点火回路和点火控制回路提供24VDC的蓄电池组充电的充电回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现场高温工作环境;能提供安全电压供电,不存在人员触电危险;将蓄电池组作为点火电源和市电后备电源,在没有市电的情况下仍能使用后备电源正常点火;还能避免人为误操作点火。
【专利说明】一种可燃气体放散点火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的点火燃烧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应用于恶劣环境且安全、可靠的可燃气体放散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焦炉炼焦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荒煤气,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国内的炼焦企业都在焦炉放散管顶部安装了荒煤气放散点火装置或其它可燃气体的放散点火装置。该装置普遍采用由高压发生器进行高压放电,首先点燃纯煤气,再由纯煤气的火苗去点燃荒煤气。由于焦炉放散管顶部临近高温,焦粉,烟尘,环境非常恶劣,所用电缆耐高温系数不够,而且在没有市电或在厂区大面积停电事故的情况下,不能正常点火,并且在人员操作时高压放电会对人体产生触电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应用于恶劣环境且安全、可靠的可燃气体放散点火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可燃气体放散点火装置,包括电热杆,所述电热杆的一端通过设置在金属放散管道上的内套有铜套的第一通孔固定,其另一端通过设置在金属放散管道上的内套有陶瓷管套的第二通孔固定,并与点火控制器的输出正极通过耐高温电缆电连接,所述金属放散管道与点火控制器的输出负极通过耐高温电缆电连接;所述点火控制器包括对电热杆加热的点火回路、控制点火回路通断的点火控制回路、对向点火回路和点火控制回路提供24VDC点火电源的蓄电池组充电的充电回路。
[0006]所述陶瓷管套采用耐高温陶瓷材料,中空结构,内径为6mm。
[0007]所述铜套采用金属铜质材料,中空结构,内径为6mm。
[0008]所述电热杆采用镍铬合金材料,细长杆结构,直径为6mm。
[0009]所述点火控制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市电指示灯、充电指示灯、备妥指示灯、点火指示灯以及点火按钮。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由于点火回路选用耐高温电缆来实现点火控制器与发热杆连接,适用于现场高温工作环境;2、由于充电回路将220VAC市电转换为直流24V进行安全电压供电,不存在人员触电危险;3、将蓄电池组作为点火电源的同时也具有后备电源,在没有市电的情况下仍能持续正常工作。4、在点火控制回路中使用时间继电器,能有效避免人为不小心按下点火按钮导致误操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点火控制器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点火控制器的充电回路原理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点火控制器的点火控制电路和点火回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燃气体放散点火装置,包括电热杆5,所述电热杆5的一端通过设置在金属放散管道I上的内套有铜套2的第一通孔固定,其另一端通过设置在金属放散管道I上的内套有陶瓷管套3的第二通孔固定,并与点火控制器的输出正极通过耐高温电缆41电连接,所述金属放散管道I与点火控制器的输出负极通过耐高温电缆42电连接。由于点火回路选用耐高温电缆来实现点火控制器与发热杆5连接,适用于现场高温环境。
[0017]陶瓷管套3采用耐高温陶瓷材料,中空结构,内径为6mm。铜套2采用金属铜质材料,中空结构,内径为6mm。电热杆5采用镍铬合金材料,细长杆结构,直径为6mm。铜套2外径、陶瓷管套3外径与金属放散管道I上的小孔可靠固定,铜套2内径、陶瓷管套3内径与电热杆可靠固定。
[0018]参见图1和图2,点火控制器包括外壳6,外壳6上设置有与充电回路连接的市电指示灯7和充电指示灯8,以及串联在点火控制回路和充电回路之间的备妥指示灯9、与点火控制回路连接的点火指示灯10和点火按钮11。
[0019]点火控制器还包括对电热杆5加热的点火回路、控制点火回路通断的点火控制回路、对向点火回路和点火控制回路提供24VDC点火电源的蓄电池组16充电的充电回路。
[0020]参见图3,充电回路包括第一小型断路器12、市电指示灯7、时控开关13、充电指示灯8、变压器14、第一整流二极管、第二整流二极管、蓄电池组16 ;充电时间由时控开关13控制,当第一小型断路器12闭合时,市电指示灯7亮,在充电时间到后,时控开关13的触点闭合,充电回路闭合,充电指示灯8亮,变压器14将220VAC市电转变成24VAC,再经第一整流二极管和第二整流管整流,对蓄电池组16充电。充电时间结束后,时控开关13的触点断开,充电回路断开,对蓄电池组16充电结束,蓄电池组16连接负载(即点火电路和点火控制电路)放电时提供24VDC点火电源。
[0021]由于将220VAC市电转换为直流24V进行安全电压供电,不存在人员触电危险,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此外,该蓄电池组16作为点火电源的同时也具有后备电源的功能,在没有市电的情况下或在厂区大面积停电事故的情况下用蓄电池组供电能保证正常点火,点火成功率100%。
[0022]参见图4。点火控制回路包括备妥指示灯9、点火按钮11、第二小型断路器17、第一时间继电器18、第二时间继电器19、接触器20、点火指示灯10;点火回路包括电流继电器21和与其串联的电热杆5。
[0023]当合上第二小型断路器17时,备妥指示灯9亮,按住点火按钮11进行点火,第一时间继电器18线圈、第二时间继电器19线圈均得电;第二时间继电器19设定动作时间为3S,3S之后时第二时间继电器19延时闭合,电路自锁且接通接触器20,接触器20线圈得电后,其主触头20闭合,点火回路闭合,电热杆5得电后开始发热。电流继电器21检测点火回路电流达到60A时,其辅助闭点闭合,点火指示灯10发出声光警报,此时可松开点火按钮11。在时间继电器18设定时间之内,电热杆5的热量累积到650度左右时,即可引燃金属放散管I内荒煤气。点火设定时间结束时,时间继电器18触点断开,切断点火控制回路,第一时间继电器18、第二时间继电器19、接触器20、点火指示灯10全部失电复位,发热杆5失电停止发热,点火完毕。点火控制回路中时间继电器的使用,能有效避免人为不小心按下点火按钮导致的误操作。
[0024]时控开关13控制对蓄电池组16的充电,每天充电2小时即可满足该装置长期使用。
[0025]对点火控制器操作具体说明如下:
[0026]当第一小型断路器12合上闸时市电指示灯7亮,用于指示有市电。
[0027]当第一小型断路器12合上闸且时控开关13触点闭合时充电指示灯亮8,用于指示正在给蓄电池组16供电。
[0028]当第二小型断路器17合上闸时备妥指示灯亮9,用于指示可以按下点火按钮11进行点火操作,
[0029]点火指示灯10为一带蜂鸣器的指示灯,其在正常点火时亮且蜂鸣器响。
[0030]本实用新型运行稳定可靠,维修成本大大降低,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在焦炉突发事件后可以防止集气管冒煤气,防止污染空气,有很大的环保价值。此外还能杜绝因为煤气混合到空气中造成的爆炸、中毒事件,大大减少了安全隐患。
【权利要求】
1.一种可燃气体放散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热杆(5),所述电热杆(5)的一端通过设置在金属放散管道(I)上的内套有铜套(2)的第一通孔固定,其另一端通过设置在金属放散管道(I)上的内套有陶瓷管套(3)的第二通孔固定,并与点火控制器的输出正极通过耐高温电缆(41)电连接,所述金属放散管道(I)与点火控制器的输出负极通过耐高温电缆(42)电连接;所述点火控制器包括对电热杆(5)加热的点火回路、控制点火回路通断的点火控制回路、对向点火回路和点火控制回路提供24VDC点火电源的蓄电池组(16 )充电的充电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放散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管套(3)采用耐高温陶瓷材料,中空结构,内径为6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放散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套(2)采用金属铜质材料,中空结构,内径为6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放散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杆采用镍铬合金材料,细长杆结构,直径为6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放散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控制器还包括外壳(6),所述外壳上(6)设置有市电指示灯(7)、充电指示灯(8)、备妥指示灯(9)、点火指示灯(10)以及点火按钮(11)。
【文档编号】F23G7-06GK204268489SQ201420699991
【发明者】郭杰 [申请人]河南利源煤焦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