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点火装置的压电陶瓷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2323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点火装置的压电陶瓷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火装置的零件,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子点火装置的压电 陶瓷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点火装置(如电子打火机、点火枪)的压电陶瓷总成,其通常由壳 体、复位弹簧、冲击弹簧、击锤、锤头、推杆、铜针、铜垫片、铜砧、导线 及压电陶瓷晶体组成,由于压电陶瓷晶体产生的高压电荷必须通过铜针、铜 垫片、导线等来传导电压以形成两个电极,从而产生火花,点燃点火装置中 的易燃气体,其结构比较复杂,使用零件多、组装烦琐、工艺流程多,在零 件组装完毕后,需通过注胶、干燥等工艺步骤来固定零件之间的位置及使相 关零部件之间相互绝缘,增大了其制造成本。此外,壳体由导电塑料制成, 其制造成本较高。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 一种无需导线和无需用导电塑料制壳体的压电陶瓷总成,以简化结构,縮短 组装流程,降低制造成本。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电子点火装置的压电陶瓷总成, 包括绝缘材料制成的壳体和壳体内腔,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腔从上往下依次装 有击锤、复位弹簧、锤头、压电晶体和铜砧,所述的复位弹簧一端抵触在壳 体内壁形成的台阶上,另一端套在击锤的下部,击锤的上部套有一冲击弹簧, 该冲击弹簧外套有一下部位于壳体内腔中的推杆,位于锤头上部处的壳体侧 壁上开有一通孔,该通孔处装有一导电件,导电件的内端与复位弹簧接触, 外端凸出于壳体外壁;铜砧底部的一侧形成一凸出的放电端。放电端作为一 个电极,导电件的外端作为另一个电极(通过复位弹簧将锤头处的电压传导给导电件),导电件与打火机的撬板配合使用,击锤击打锤头时,两个电极之 间产生火花,撬板打开出气阀,从而将易燃气体点燃。这样无需导线来传导 电压,组装时不需要经过注胶、干燥等工艺步骤;也无需采用导电塑料制壳 体,用绝缘塑料做壳体可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按打行程在^ 3.8-4.2mm;当操作力为1.5-1.8kgf时,电压》12000V,使用寿命^2000次。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所述推杆的下端压在复位弹簧的上端,击锤上装有一用于其在常态下定 位在壳体上的定位销,该定位销穿过推杆与壳体上的定位槽配合,推杆的下 部开有用于定位销转向的导向槽;所述的锤头、压电晶体和铜砧固定在壳体 上,防止它们移位。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无需安装导线,组装时不需要经过注胶、 干燥等工艺步骤,组装方便,工艺流程短;通过导电件和铜砧底部的放电端 两个电极之间形成电压,使壳体的材料不需要导电,采用绝缘塑料制成即可, 无需用导电塑料制作,降低了制造成本。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电子点火装置的压电陶瓷总成,壳体1由绝缘材料制成,壳 体内腔2内从上往下依次装有击锤3、复位弹簧4、锤头5、压电晶体6和铜 砧7,锤头5、压电晶体6和铜砧7固定在壳体1上,所述的复位弹簧4一端 抵触在壳体内壁形成的台阶上,另一端套在击锤3的下部,击锤3的上部套 有冲击弹簧8,该冲击弹簧8外套有一下部位于壳体内腔中的推杆9,位于锤 头上部处的壳体侧壁上开有一通孔,该通孔处装有一导电件10,导电件10的内端与复位弹簧接触(通过复位弹簧将锤头处的电压传导给导电件),外端凸 出于壳体外壁与打火机的撬板配合,作为一个电极;铜砧7底部的一侧形成 一凸出的放电端作为另一个电极。所述推杆的下端压在复位弹簧的上端,击 锤上安装有一用于其在常态下定位在壳体上的定位销,该定位销穿过推杆与 壳体上的定位槽11配合,定位槽呈"卜"形。推杆的下部开有用于定位销转 向的导向槽。定位销和导向槽在图中未作表示,定位槽、定位销和导向槽的 结构跟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向下按压推杆,冲击弹簧被压縮,与此同 时,定位销从定位槽中的横部滑向竖部,弹簧力使击锤作向下运动,击锤击 打在锤头上,产生高压电荷,在两个电极之间产生火花,从而将易燃气体点 燃。击锤利用复位弹簧复位,推杆利用复位弹簧和冲击弹簧复位,在推杆复 位的同时,推杆上的导向槽将定位销从定位槽中的竖部滑向横部,恢复至常 态。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 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 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电子点火装置的压电陶瓷总成,包括绝缘材料制成的壳体(1)和壳体内腔(2),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腔(2)从上往下依次装有击锤(3)、复位弹簧(4)、锤头(5)、压电晶体(6)和铜砧(7),所述的复位弹簧(4)一端抵触在壳体内壁形成的台阶上,另一端套在击锤(3)的下部,击锤(3)的上部套有一冲击弹簧(8),该冲击弹簧(8)外套有一下部位于壳体内腔中的推杆(9),位于锤头(5)上部处的壳体侧壁上开有一通孔,该通孔处装有一导电件(10),导电件(10)的内端与复位弹簧(4)接触,外端凸出于壳体外壁;铜砧(7)底部的一侧形成一凸出的放电端。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点火装置的压电陶瓷总成,其特征在于所 述推杆(9)的下端压在复位弹簧(4)的上端,击锤(3)上装有一定位销,该定位销 穿过推杆与壳体上的定位槽(11)配合,推杆(9)的下部开有用于定位销转向的导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点火装置的压电陶瓷总成,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锤头(5)、压电晶体(6)和铜砧C7)固定在壳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点火装置的压电陶瓷总成。现有压电陶瓷总成的结构比较复杂,使用零件多、组装繁琐、工艺流程多,增大了其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壳体内腔从上往下依次装有击锤、复位弹簧、锤头、压电晶体和铜砧,所述的复位弹簧一端抵触在壳体内壁形成的台阶上,另一端套在击锤的下部,击锤的上部套有一冲击弹簧,该冲击弹簧外套有一下部位于壳体内腔中的推杆,位于锤头上部处的壳体侧壁上开有一通孔,该通孔处装有一导电件,导电件的内端与复位弹簧接触,外端凸出于壳体外壁;铜砧底部的一侧形成一凸出的放电端。上述技术方案无需用导线导电和无需用导电塑料制壳体,简化了结构,组装流程短,制造成本低。
文档编号F23Q3/00GK201096359SQ200720114929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9日
发明者黄新华 申请人:宁波新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