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金属复合翅片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2564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层金属复合翅片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和变压器用强迫油循环水冷式冷油器的元件,是一 种双层金属复合翅片管,也适用于其它领域对两种介质有严格防渗漏要求的冷 却器。
技术背景
目前,水冷却器所用的一种双层管是翅片外管1的内壁开有几根纵向沟槽8, 由内管2与经过开槽的翅片外管1复合而成,其不足之处是由于外管l的内 壁开的是几根纵向浅沟槽8,当内管2与外管1复合后,浅沟槽8均被内管2挤 压填实,加之双层管的内管2和外管1还分别与冷却器对应的油侧管板4孔和 水侧管板5孔胀接在一起,所以现有的水冷双层管内外管会被进一步胀接挤压 为一体, 一旦冷却内管2或外管1发生渗漏,这种双层管无法起到通过冷却管 沟槽8将渗漏介质排至冷却器油室外的作用,这样一来安装在冷却器隔离室6 侧的泄漏检测器7也就起不到报警作用,甚至由于冷却管破裂得不到及时报警, 水混合到油里将会引起变压器重大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避免上述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性能 更加可靠,即能起到双层保护,又能提高管材强度,防止两种渗漏介质混合, 增大散热面积,传热效率高的双层金属复合翅片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达到在外管l内壁用专用机具 拉制梯形或矩形或三角形或半圆形螺旋通槽3和用专用机械设备轧制外管1螺 旋翅片(低翅或高翅),由内管2插入成型外管1并用专用装置拉制或用专用
压力设备复合双层金属翅片管。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 由于双层管的外管1内壁环形设计为梯形或矩形或三角形或半圆形螺旋
通槽3,本实施例以梯形螺旋通槽3布设在外管1内壁上进行说明,当内管2与 外管1复合及与冷却器管板胀接后,管与管之间的螺旋形通槽3不会堵塞,假 设冷却内管2或外管1发生渗漏就会通过梯形通槽3将渗漏介质排至冷却器隔 离室6内,由泄漏检测器7及时报警,这样就不会发生变压器事故。
2、 由于双层管的内管2或外管1材质为铜管、或铜合金管、或镍铜合金管、 或不锈钢管,或钢管(内管2)与钢管(外管l)、或铜管(内管2)与铝合金 管(外管l)、或钢管(内管2)与铝合金管(外管l)、即上述金属内管2与 外管l进行紧密复合构成,因此在特殊水质和较高水压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具 有耐腐蚀、防泄漏混合、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和传热效率高等优点,因此这种 双层金属复合翅片管在水冷却器和空气冷却器等设备上将有广泛的使用前景。

-附图图示说明如下
图1是水冷却器管板与本实用新型双层管胀接结构示意图2是水冷却器现有冷却外管纵截面示意图3是水冷却器现有冷却外管横截面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冷却外管纵截面示意图5是本实用新型冷却外管横截面示意图6是本实用新型纵截面结构示意图7是本实用新型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参照图l、图4、图5、图6、图7,本实施例的金属内管2和外管1均采用 铜管,并在外管1内壁用专用工具拉制梯形螺旋通槽3,外管1的外圈用专用轧 管设备轧制螺旋翅片,将外管1与冷却器油侧管板4孔进行胀接,再将内管2 插入外管1用专用机具拉制或用专用压力设备复合双层金属翅片管,内管2与 水侧管板5孔进行胀接,双层管的材质、管径大小和壁厚的选择,根据冷却器 设计介质压力、温度、水质等技术要求而定。
权利要求1、双层金属复合翅片管,其特征在于在外管(1)内壁环布梯形或矩形或三角形或半圆形螺旋通槽(3)和在管外圈轧制螺旋形翅片,翅片可为低翅或高翅,由内管(2)与经过开槽和轧制的螺旋翅片外管1复合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金属复合翅片管,其特征在于双层管是由 铜内管(2)和铜翅片外管(1)复合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金属复合翅片管,其特征在于双层管是由 铜合金内管(2)和铜合金翅片外管(1)复合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金属复合翅片管,其特征在于双层管是由 铜合金内管(2)和铜翅片外管l复合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金属复合翅片管,其特征在于双层管是由 不锈钢内管(2)和铜翅片外管(1)复合构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金属复合翅片管,其特征在于双层管是由 镍铜合金内管(2)和铜翅片外管(1)复合构成。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层金属复合翅片管,其特征在于双层管是由不锈钢内管(2)和不锈钢翅片外管(1)复合构成。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金属复合翅片管,其特征在于金属内管(2)和外管(1)可以选用钢管与钢管或铜管与铝合金管或钢管与铝合金管复合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层金属复合翅片管(简称双层管),双层管的外管1内壁环形设计梯形或矩形或三角形或半圆形螺旋通槽3,由内管2与经过开槽和轧制的螺旋翅片外管1复合构成。它具有双层保护,提高管材强度,耐腐蚀,防止泄漏混合,增大散热面积,冷却效率高等优点,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力设备和变压器用强迫油循环水冷却器及其它领域有严格防止两种介质混合的热交换器。
文档编号F28F1/26GK201233194SQ200820052119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8日
发明者刘建安 申请人:刘建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