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燃气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7948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合燃气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炉,特别是涉及利用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之 后进行燃烧的混合燃气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当中的燃气炉基本结构都是由两个进气管道连接在炉子的内 外燃烧盘上,将可燃气体通入内外燃烧盘后,可燃气体从开设在内外燃烧 盘上的出气孔中出来之后进行点火燃烧,在出口时,可燃气体在燃烧的过 程中与空气一起,由于这个过程很短暂,导致可燃气体的燃烧利用率很难 提高,也就是说将有很大一部分可燃气体是没有经过充分燃烧之后就随空 气流失掉,现有技术当中还没有一种是在燃烧之前将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 之后再进行燃烧的燃气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更为简单,能很好的利用可燃气体 与空气混合之后再进行燃烧,提高燃气的利用率进而节省成本的混合燃气 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混合燃气炉,包括进 气管道、与进气管道连通的空心环状体的小盘、位于小盘周边的直径大于 小盘的空心环状体的大盘、在小盘和大盘的上端面开设的多个出气孔,小 盘和大盘之间通过多个连接管互相连通。
大盘的内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由外向内斜上方向的空气进孔。
小盘的内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由外向内斜上方向的空气进孔。
每个空气进孔上都覆盖有滤网。
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不需要装设两个进气 管道,只需要一个进气管道即可,在小盘与大盘之间通过多个连接管连通 之后,能很好的保证在进气之后,大盘和小盘里面的气体均匀,其制造成 本也相应减少;另一方面,在大盘的内外侧壁上开设空气进孔,当可燃气
体在进入大盘内并在出气口进行燃烧,膨胀的气体的排出燃烧之后,大盘 内的气体相应减少,这时经空气进孔的空气和从进气管道通入的可燃气体 将不断的补充到大盘内,这样整个过程可以认为是由进气、混合、雾化膨 胀、燃烧和排放几个步骤组成,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可燃气体在与空气混合之后进行燃烧,燃烧更为充分,其利用率得到大大的提高;在实际应用当 中可以发现,大量的红火的原因是由于空气当中的杂质引起的,为了提高 进入空气的质量,有必要在空气进孔上覆盖一层滤网以达到更好的燃烧效 果。
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更 为简单,能很好的利用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之后再进行燃烧,提高燃气的 利用率进而节省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进孔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l是进气管道2是小盘3是大盘 4是出气孔 5是连接管 6是空气进孔 7是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优选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混合燃气炉,包括进气管道1、与进气管道1连通 的空心环状体的小盘2、位于小盘2周边的直径大于小盘2的空心环状体的 大盘3、在小盘2和大盘3的上端面开设的多个出气孔4,其特征在于小盘 2和大盘3之间通过多个连接管5互相连通。
大盘3的内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由外向内斜上方向的空气进孔6。
小盘2的内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由外向内斜上方向的空气进孔6。
每个空气进孔6上都覆盖有滤网7。
权利要求1、混合燃气炉,包括进气管道(1)、与进气管道(1)连通的空心环状体的小盘(2)、位于小盘(2)周边的直径大于小盘(2)的空心环状体的大盘(3)、在小盘(2)和大盘(3)的上端面开设的多个出气孔(4),其特征在于小盘(2)和大盘3之间通过多个连接管(5)互相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燃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盘(3)的内外 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由外向内斜上方向的空气进孔(6)。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燃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盘(2)的 内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由外向内斜上方向的空气进孔(6)。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燃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空气进孔(6) 上都覆盖有滤网(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混合燃气炉,涉及一种利用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之后进行燃烧的燃气炉。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更为简单,能很好的利用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之后再进行燃烧,提高燃气的利用率进而节省成本的混合燃气炉。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混合燃气炉,包括进气管道、与进气管道连通的空心环状体的小盘、位于小盘周边的直径大于小盘的空心环状体的大盘、在小盘和大盘的上端面开设的多个出气孔,小盘和大盘之间通过多个连接管互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家庭用燃气炉。
文档编号F23C5/24GK201401782SQ20092007924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6日
发明者高润平 申请人:高润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