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8258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的燃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申请人:于2010年9月观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名称为“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装置”(公开号CN201811220U,
公开日2011. 04. 27),它包括炉膛和炉膛内的炉排、 分风器以及向炉膛内给料的送料装置;炉膛由底板上依次设置的外风壳、内风壳、隔热层和耐火层构成,外风壳与内风壳之间形成一个环形风室,在炉膛的炉壁上设有通风管,通风管的一端连通炉膛内部,另一端连通环形风室;炉排上具有若干个通风孔,炉排由多块扇形板组合构成圆环状,圆环状的炉排从外到内为平板环段、向上凸起的锥形环段和向下凹进的凹槽环段,这三个环段形成斗笠结构;分风器通过风管连接风机;送料装置为螺旋给料器, 主要由电机、减速器、螺旋和螺旋管构成,螺旋管斜向伸至炉排中心的凹槽环段处。它能够有效的将炉排上的燃料扩散开,容积热负荷大,燃烧效率高,锅炉热效率> 82%。上述燃烧装置由于其结构的限制,冷风只能通过风管进入分风器,无法在环形风室内大量聚集,也就无法在环形风室内形成预热风,不利于生物质燃料充分燃烧,锅炉热效率较低;此外,送料装置的螺旋管斜向安装在炉膛上,具有安装不便、螺旋管直径偏小的缺陷,螺旋管在炉膛上的直接安装也不利于螺旋管和螺旋维修、更换,影响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效率高、维修方便的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装置,包括炉膛、送料装置和风机,所述炉膛由底板上依次设置的外风壳、内风壳、隔热层和耐火层构成,外风壳与内风壳之间形成一个环形风室,在炉膛的炉壁上设有通风管,通风管的一端连通炉膛内部,另一端连通环形风室,炉膛内部设有炉排和分风器,所述风机上设有一次风管接头和二次风管接头,一次风管接头连接的一次风管连接在分风器上,二次风管接头连接的二次风管与环形风室接通。所述通风管为多个,这些通风管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分布在炉壁上,每个通风管斜向设置;所述斜向设置是指通风管与炉膛的径向线形成横向和/或竖向夹角。所述送料装置为螺旋给料器,螺旋给料器的螺旋管水平伸至炉排处,在螺旋管上设有套管。所述炉排由多块扇形板组合构成圆环状,圆环状的炉排从外到内为平板环段、向上凸起的锥形环段和向下凹进的凹槽环段,这三个环段形成斗笠结构;所述炉排上的凹槽环段深度与平板环段齐平,凹槽环段以锥形结构凹进。所述分风器设在炉排底部,在分风器外围的耐火层形成下窄上宽的锥形口。 所述炉排下方设有收集燃料燃烧后形成灰粉的落灰抽屉。[0012]所述一次风管上设有风量调节开关。所述二次风管上设有风量调节开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的燃烧装置在分风器处引入充足冷风的同时以环形风室预热大量冷风,并将大量预热风通过通风管引入炉膛内,使其在炉膛内形成高速流动的涡流,在增加氧量的同时,搅动生物质燃料,使其充分燃烧,提高锅炉热效率(锅炉热效率>85%);此外,将送料装置的螺旋管水平伸至炉排处方便安装操作,有利于选择大直径的螺旋管应用,减少燃料的粉末产生,节约资源,在螺旋管上设置的套管能够有效改善螺旋管和螺旋的维修、更换操作。它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燃料燃烧充分、热效率高、出力稳定、消烟除尘效果好、操作方便、可靠性高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代号含义1 一料斗;2—通风管;3—炉排;4一通风孔;5—分风器;6—连接法兰;7—耐火层;8—隔热层;9一内风壳;10—外风壳;11 一一次风管;12、15—风机接口 ; 13—风机;14一二次风管;16—环形风室;17—锥形口 ;18—底板;19一密封结构;20—落灰抽屉;21—套管;22—螺旋管;23—一次风管接头;24—二次风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 本实用新型包括炉膛、送料装置和风机13。其中,炉膛由底板18上依次设置的外风壳10、内风壳9、隔热层8和耐火层7构成, 外风壳10与内风壳9之间形成一个环形风室16,该环形风室16具有预热风和对外风壳10 降温的作用。在炉膛的炉壁上设有多个通风管2,通风管2的一端连通炉膛,另一端连通环形风室16,这些通风管2通常在炉壁上设为两层,每一层通风管2为五个,每一层通风管2 都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均勻分布,每一个通风管2都斜向设置,所谓斜向设置是指通风管2与炉膛的径向线形成横向和/或竖向夹角,也就说,通风管2的设置角度要保证是倾斜的,不能以径向的方式分布,并且倾斜的朝向要必须同时保持在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这样才能有利于在炉膛内形成预热风的旋涡。上述炉壁上通风管2的设置层数以及每层设置的数量根据具体应用而定,并非特定值。在炉膛内部设有炉排3和分风器5,炉排3上具有若干个通风孔4,该炉排3由多块(通常为四块)扇形板组合构成圆环状,圆环状炉排3从外到内为平板环段、向上凸起的锥形环段和向下凹进的凹槽环段,凹槽环段深度与平板环段齐平, 这三个环段形成类似于斗笠状结构,这种斗笠状炉排3能够将从中心给入的燃料有效的向圆周均勻铺散开,让其充分燃烧。分风器5设在炉排3的凹槽环段底部,分风器7的底部为密封结构19,这增强了分风器5的密封性,使风不外漏,同时为了使风集中在主要的燃烧区域,在分风器5外围的耐火层7形成下窄上宽的锥形口 17,呈喇叭口状。风机13上设有上、下两个风管接头,一个是一次风管接头23,一次风管接头23通过风机接口 12连接一次风管11的一端,一次风管11的另一端伸入炉膛,并连接在分风器5 上,为炉膛内输送冷风;另一个是二次风管接头对,二次风管接头M通过风机接口 15连接二次风管14的一端,二次风管14的另一端与环形风室16接通,为环形风室16输送大量冷风,以便环形风室16对这些冷风进行预热,预热风通过炉壁上的通风管2进入炉膛内,对炉排3上的生物质燃料形成助燃,使其充分燃烧。为了便于控制风量大小,在一次风管11和二次风管14上分别设有风量调节开关。炉排3上的燃料是通过送料装置给入的,送料装置为螺旋给料器,主要由电机、减速器、螺旋和螺旋管22构成,螺旋管22以水平方向伸至炉排3中心的凹槽环段处,由于送料装置的螺旋管22和螺旋属于易损件,为了方便螺旋管22和螺旋维修、更换,在螺旋管22 上设有套管21,以套管21安装固定在炉膛的炉壁上,给料时,在电机的驱动下,螺旋将料斗 1内的生物质燃料送到炉排3的凹槽环段处,在风机13的鼓吹和后续生物质燃料的推挤下, 燃料在炉排3上均勻铺开,避免了燃料堆积。在炉排3下方设有收集燃料燃烧后形成灰粉的落灰抽屉20。在安装锅炉时,首先将本实用新型吊装在锅炉基础上,然后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法兰6上布置石棉垫片或石棉绳,将锅炉本体吊装在本实用新型上,用螺栓联接。
权利要求1.一种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装置,包括炉膛、送料装置和风机(13),所述炉膛由底板(18)上依次设置的外风壳(10)、内风壳(9)、隔热层(8)和耐火层(7)构成,外风壳(10) 与内风壳(9)之间形成一个环形风室(16),在炉膛的炉壁上设有通风管(2),通风管(2)的一端连通炉膛内部,另一端连通环形风室(16),炉膛内部设有炉排(3)和分风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3)上设有一次风管接头(23)和二次风管接头(24),一次风管接头(23) 连接的一次风管(11)连接在分风器(5)上,二次风管接头(24)连接的二次风管(14)与环形风室(16)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2)为多个,这些通风管(2)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分布在炉壁上,每个通风管(2)斜向设置;所述斜向设置是指通风管(2)与炉膛的径向线形成横向和/或竖向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为螺旋给料器,螺旋给料器的螺旋管(22)水平伸至炉排(3)处,在螺旋管(22)上设有套管(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3)由多块扇形板组合构成圆环状,圆环状的炉排(3)从外到内为平板环段、向上凸起的锥形环段和向下凹进的凹槽环段,这三个环段形成斗笠结构;所述炉排(3)上的凹槽环段深度与平板环段齐平,凹槽环段以锥形结构凹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风器(5)设在炉排(3)底部,在分风器(5)外围的耐火层(7)形成下窄上宽的锥形口(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3)下方设有收集燃料燃烧后形成灰粉的落灰抽屉(20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风管(11) 上设有风量调节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风管(14) 上设有风量调节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装置,包括炉膛、送料装置和风机,所述炉膛由底板上依次设置的外风壳、内风壳、隔热层和耐火层构成,外风壳与内风壳之间形成一个环形风室,在炉膛的炉壁上设有通风管,通风管的一端连通炉膛内部,另一端连通环形风室,炉膛内部设有炉排和分风器,所述风机上设有一次风管接头和二次风管接头,一次风管接头连接的一次风管连接在分风器上,二次风管接头连接的二次风管与环形风室接通。它在分风器处引入充足冷风的同时以环形风室预热大量冷风,并将大量预热风通过通风管引入炉膛内,使其在炉膛内形成高速流动的涡流,在增加氧量的同时,搅动生物质燃料,使其充分燃烧,提高锅炉热效率(锅炉热效率≥85%)。
文档编号F23L9/00GK202040804SQ20112015515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6日
发明者邹明江 申请人:乐山林江锅炉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