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板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1161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管板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双管换热器在市场上已普遍使用,但是一般的双管板换热器的双管板积液程间距为20mm,在这种间距情况下,内管板管孔槽宽及两管板之间由于距离比较小,因此经常由于胀管应力或焊接应力的集中而引起泄漏问题,对企业生产、质量和安全造成影响,增加维修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双管板胀接引起的泄漏的双管板换热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这种双管板换热器,包括设置在换热管外部的外管板和内管板,外管板和内管板之间间距为双管板积液程,所述外管板及内管板与换热管连接的端口设置有胀接槽,换热管与内管板连接部位设置有四个胀管槽,所述外管板与内管板之间的双管板积液程间距L为100 300mm,所述胀接槽的宽度为5mm,所述四个胀管槽的尺寸dl为13mm、d2为5mm、d3为10mm、d4为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这种双管板换热器实现了减少多晶硅产业中由于设备问题产生危险物料的泄漏对生产、质量和安全的影响,减少了设备维修成本,提高了生产保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双管换热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管板;2、内管板;3、换热管;4、胀接槽;5、胀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图I所示一种双管板换热器,包括设置在换热管3外部的外管板I和内管板2,外管板I和内管板2之间间距为双管板积液程,所述双管板积液程间距L为100 300mm,所述外管板I及内管板2与换热管3连接的端口设置有胀接槽4,胀接槽4的宽度为5_ ;换热管3与内管板2连接部位设置有四个胀管槽5,所述四个胀管槽5的尺寸dl为13mm、d2为5mm、d3为10mm、d4为5mm,达到对外管板I和内管板2由于管子与管板的焊接、胀接产生的应力均衡,在后面管子与管板胀接时控制胀管率,来保证换热管3的变形与管板槽宽以及与管板胀管槽尺寸链的紧密贴合,达到需要的拉脱力。所述外管板I和内管板2钻孔需要深孔钻一次成型,用铣床加工内管板2管孔的两段槽及槽深,以改善换热管3与外管板I和内管板2之间的径向间隙在标准要求,外管板I和内管板2与筒体必须垂直;随后操作内管板2与换热管3胀接,按照先前制作的换热管3与外管板I和内管板2的胀接工艺进行胀接,再按照图面要求控制外管板I和内管板2之间的距离,对于外管板I与内管板3先焊接,而后进行胀接,通过这样的前后顺序改善换热管3、外管板I和内管板2与焊接应力及使用中的温差应力减小,实现了减少多晶硅产业中由于设备问题产生危险物料的泄漏现象,保证了生产、质量和安全。[0014]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双管板换热器,包括设置在换热管(3)外部的外管板(I)和内管板(2),外管板(I)和内管板(2 )之间间距为双管板积液程,所述外管板(I)及内管板(2 )与换热管(3 )连接的端口设置有胀接槽(4 ),换热管(3 )与内管板(2 )连接部位设置有四个胀管槽(5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板(I)与内管板(2)之间的双管板积液程间距L为100 300mm,所述胀接槽(4)的宽度为5mm,所述四个胀管槽(5)的尺寸dl为13mm、d2为5mm、d3为10mm、d4为5mm 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管板换热器,包括设置在换热管外部的外管板和内管板,外管板和内管板之间间距为双管板积液程,所述外管板及内管板与换热管连接的端口设置有胀接槽,换热管与内管板连接部位设置有四个胀管槽,所述外管板与内管板之间的双管板积液程间距L为100~300mm,所述胀接槽的宽度为5mm,所述四个胀管槽的尺寸d1为13mm、d2为5mm、d3为10mm、d4为5mm。本实用新型双管板换热器实现了减少多晶硅产业中由于设备问题产生危险物料的泄漏对生产、质量和安全的影响,减少了设备维修成本,提高了生产保障。
文档编号F28F9/02GK202382635SQ201120440398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9日
发明者王建江 申请人:永胜机械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