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填料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6642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填料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冷却领域中的冷却塔设备,特别是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的循环水系统多采用带自然通风冷却塔的二次循环冷却系统,本系统的核心构筑物为自然通风冷却塔。自然通风冷却塔主要以填料冷却塔为主,该类冷却塔的冷却原理是使从上而下流下来的水与从下而上的空气在充分接触的过程中进行热量交换,从而达到冷却的目的。自然通风冷却塔由塔体、填料、中央竖井、配水系统、收水器、集水池等组成,其中填料是完成冷却任务最重要的部件,填料所产生的温降达整个塔温降的65%左右。填料的材质多种多样,有木制填料、石棉水泥填料、塑料填料,但是不论是哪种填料都会对塔内的气流产生一定的阻力,使冷空气与水无法充分的接触。因此无填料的冷却塔便运用而生,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无填料冷却塔,均为机械通风冷却塔,塔内风机运转大大增加了耗电量,虽然建设成本低于自然通风冷却塔,但是运行成本高。而目前工业上普遍采用的自然通风冷却塔均为带填料的自然通风冷却塔,填料层通风阻力大,且填料的表面积有限,热循环水与冷空气接触面积受到填料表面积的制约,使得热循环水与冷空气之间不能充分进行热交换。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安装及维护均方便,且冷却效率高、运行稳定的自然通风冷却塔。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无填料自然通风冷却塔,包括塔体以及设置在塔体底部配水管道上的雾化器,所述配水管道成同心环状设置在塔体底部,雾化器匀布在环形配水管道上;所述环形配水管道的上方设置有通过塔体以及塔体内中央竖井支撑的收水器。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于所述收水器位于塔体的顶部,收水器的出水口与中央竖井连通;所述中央竖井内设置有利用高位水重力势能进行发电的水轮机。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如下。本实用新型采用雾化器代替填料,将收水器高位设置,结构简单,安装及检修维护方便,运行稳定,较常规自然通风冷却塔建设及运行成本可降低20%左右,可在水冷却领域中广泛推广应用。收水器设置在塔体顶部,可以高位收集微小液滴,并利用高位水的重力势能通过设置在中央竖井内的水轮机进行发电,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冷却水的利用率。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其中,I.塔体,2.雾化器,3.收水器,4.环形配水管道,5.中央竖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无填料自然通风冷却塔,如图I所示,具体包括塔体I、环形配水管道4、雾化器2、中央竖井5以及收水器3。所述环形配水管道与塔体同心,设置在塔体的底部,为雾化器提供待冷却的热循环水。雾化器匀布在环形配水管道上,在冷却塔人字柱的上方用钢筋混凝土柱子支撑,用于将环形配水管道中的热循环水 雾化,并向塔体上部喷射。收水器位于环形配水管道和雾化器的上方、塔体的顶部,通过塔体和塔体内的中央竖井支撑,收水器的出水口与中央竖井连通,用于收集已经被冷却的雾滴。本实用新型在运行过程中,环形配水管道中的热循环水经过雾化器雾化成几十微米的微小液滴后,靠冷却塔的抽力向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热雾与冷空气充分接触,并一直向上运动,保证了充足的接触时间。水雾的喷射方向与冷空气的流动方向一致,即向上喷射。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水雾的聚结与冷却,较重的雾滴向下落,更轻的雾滴则会向上飘,较轻的雾滴到达收水器处被收集后流入中央竖井内,然后通过中央竖井内的水轮机释放重力势能带动水轮机发电,最后回流到冷却塔集水池内。在热交换过程中,微小液滴同时具有上升和下降两个过程,冷却过程也包括了顺流冷却和逆流冷却两个过程。本实用新型由于取消了填料,气流的阻力大大降低,塔内空气量增加,同时由于雾化的小液滴与空气接触面积达到了最大值,冷却效果较常规自然通风冷却塔大大提高。在冷却塔的顶部设置收水器,可有效防止由于风吹造成的水量损失,同时高位收集小液滴,利用水的重力势能进行发电,提高本实用新型冷却水的利用率。
权利要求1.无填料自然通风冷却塔,包括塔体(I)以及设置在塔体底部配水管道上的雾化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管道成同心环状设置在塔体底部,雾化器(2)匀布在环形配水管道(4)上;所述环形配水管道的上方设置有通过塔体以及塔体内中央竖井(5)支撑的收水器(3 )。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填料自然通风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水器(3)位于塔体的顶部,收水器的出水口与中央竖井(5)连通;所述中央竖井(5)内设置有利用高位水重力势能进行发电的水轮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填料自然通风冷却塔,包括塔体以及设置在塔体底部配水管道上的雾化器,所述配水管道成同心环状设置在塔体底部,雾化器匀布在环形配水管道上;所述环形配水管道的上方设置有通过塔体以及塔体内的中央竖井支撑的收水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及检修维护方便,运行稳定,较常规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建设及运行成本可降低20%左右,可在水冷却领域中广泛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F28C1/00GK202470807SQ20122009267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3日
发明者徐正 申请人: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