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基高温气化控火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7875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醇基高温气化控火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灶具炉头设备,涉及醇基燃料炉芯,特别涉及一种醇基高温气化控火盖。
背景技术
目前,醇基高温气化控火盖是直接嫁接在醇基连体炉芯正上方的ー个向上延伸的部件,醇基连体炉芯各地均有生产和销售,目前最受关注的有带风机气化炉芯和无风机气化炉芯,带风机气化炉芯和无风机气化炉芯的共同点是将燃料带入复杂的预热球中,加热到60°C后回流到燃烧室“爆燃”,这种方式容易在预热过程中产生积炭、堵塞油路,同吋,因为结构复杂、点火困难,维修困难,而且预热温度起点低,气化不彻底,出现燃烧不尽等辣眼睛、刺鼻现象,带风机气化炉与柴油相比,只能节约10-15%,无风机气化炉虽然能节约成本20-30%,但是积炭堵塞严重,无法正常运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ー种可节约成本,使醇基连体炉预热起点升高,气化完全,点火方便,不会积炭堵塞油路,火力更猛,锅底受热面积大的醇基高温气化控火盖。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醇基高温气化控火盖,包括耐火圈和耐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圈连接醇基连体炉芯,耐火圈和醇基连体炉芯之间形成ー个高温气化燃烧室,所述耐火盖放置在耐火圈中间的上部,耐火盖上设置若干出火孔。所述耐火盖上设置至少ニ圈出火孔,数量为10-35个。所述出火孔为圆形,其直径为10_20mm。所述耐火盖的直径为100-200mm,厚度为150_350mm。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目前的预热球气化改为燃烧室气化,可将预热气化起点从60度提高到1200度以上,由于燃烧室空荡无阻,出火孔又大,使点火方便,更加保温、储热,永远不会出现积炭堵塞油路、飞油、溅油、辣眼睛刺鼻,燃烧不尽等问题,与连体炉芯对比可节约成本80%-100%,与柴油相比,可节约成本60-100%,可以为国家利用和开发第二能源,为节能、环保做出重要贡献。

下面參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的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醇基高温气化控火盖与醇基连体炉芯连接的整体剖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醇基高温气化控火盖的耐火圈的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醇基高温气化控火盖的耐火盖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请參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醇基高温气化控火盖与醇基连体炉芯连接的整体剖面图,一种醇基高温气化控火盖,包括耐火圈I和耐火盖2,所述耐火圈I连接醇基连体炉芯10,耐火圈I和醇基连体炉芯10之间形成ー个高温气化燃烧室3,所述耐火盖2放在耐火圈I中间的上部,耐火盖2上设置三圈圆形出火孔。请參阅图2、3,本实用新型的耐火圈的首I]面图和耐火盖的平面图,耐火圈I呈圆筒状,其上部分设有安装耐火盖2的位置,下部分是高温气化室;耐火盖2的直径为160_,厚度为250mm,耐火盖上共设置了 28个直径为16mm的出火孔21和ー个直径为20mm的出火孔22,出火孔22用来作点火孔,耐火盖2上的出火孔很好的控制了火焰的排出量,能将燃烧室的温度瞬间提升到1200度以上,起到强势气化燃油的作用,耐火盖上的出火孔不仅可以是圆形孔,也可以采用方形孔和条形孔等,同样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醇基高温气化控火盖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打开醇基连体炉芯的油阀,让醇油进入燃烧室,然后启动风机,将燃烧室内燃油吹起连续爆燃,因燃烧室顶部耐火盖的出火孔控制了火焰,热气的大量排出促使燃烧室内温度急剧升高,让进入燃烧室的醇油在 1200度的高温下强度气化、爆燃,当火焰从盖顶呼嘯而出,直冲锅底时,已进入二道燃烧状态,接着可以看到耐火盖、耐火圈及与之相连的灶内填充物,及耐火砖整体被烧得通红,最后大量的热量被储存下来,此时,工作人员只要开很小的油门,就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醇基高温气化控火盖,包括耐火圈和耐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圈连接醇基连体炉芯,耐火圈和醇基连体炉芯之间形成ー个高温气化燃烧室,所述耐火盖放置在耐火圈中间的上部,耐火盖上设置若干出火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醇基高温气化控火盖,其特征在干所述耐火盖上设置至少ニ圈出火孔,数量为10-35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醇基高温气化控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火孔为圆形,其直径为 10_2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醇基高温气化控火盖,其特征在干所述耐火盖的直径为100_200mm,厚度为 150_35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醇基高温气化控火盖,包括耐火圈和耐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圈连接醇基连体炉芯,耐火圈和醇基连体炉芯之间形成一个高温气化燃烧室,所述耐火盖放置在耐火圈中间的上部,耐火盖上设置若干出火孔。本实用新型醇基高温气化控火盖可节约成本,使醇基连体炉预热起点升高,气化完全,点火方便,不会积炭堵塞油路。
文档编号F23D11/44GK202581310SQ20122021111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1日
发明者朱若文 申请人:朱若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