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高效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8795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级高效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具体涉及多级高效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换热器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动力、食品等多个领域。然而,现有的换热器一般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换热管,但由于其换热面积较小,导致其换热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多级高效换热器,其通过采用多个换热单元的设计,可显著提高其换热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多级高效换热器,包括外壳,外壳上设有工质入口、工质出口、出水口和入水口 ;夕卜壳的空腔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有多个换热单元,任意一个换热单元均包括内壳、设置在内壳内并呈螺旋状的换热管组件;任意两个相邻的换热单元的内壳之间通过管道连通,且第一个换热单元内壳上的入口与入水口连通,最后一个换热单元内壳上的出口与出水口连通;任意两个相邻的换热单元的换热管组件之间连通,且第一个换热单元的换热管组件的出口与工质出口连通,最后一个换热单元的换热管组件的入口与工质入口连通。任意一个换热管组件均包括四根换热管,且其中的两根换热管呈顺时针环绕,而其余的换热管呈逆时针环绕。换热单兀的内壳的入口设有进水管,出口设有出水管;且换热单兀的出水管,和与其相邻的下一个换热单元的进水管连接。所述进水管的末端穿插在内壳的空腔内,且其末端沿其轴向设有穿孔,所述多级高效换热器还包括罩盖在穿孔上的挡板,所述进水管的外周缘还分布有多个出水孔。出水管上设有呈90°折弯的折弯弯头。本实用新型所阐述的多级高效换热器,其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采用多个换热单元的设计,可增大其换热面积,增大其换热量,提高其换热效果;通过将水回路和工质回路呈逆流布置,进一步提高其换热效果;而在加热过程中,还可提高出水口的最高水温,从而扩大其适用范围。

图I为本实用新型多级高效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多级高效换热器中换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换热单元中换热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外壳;11、工质入口 ;12、工质出口 ;13、出水口 ;14、入水口 ;2、换热单元;21、内壳;22、换热管组件;23、进水管;231、出水孔;24、出水管;25、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多级高效换热器做进一步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思路。如图1、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级高效换热器,包括外壳1,外壳I上设有工质入口 11、工质出口 12、出水口 13和入水口 14。外壳I的空腔内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有多个换热单元2,任意一个换热单元2均包括内壳21、设置在内壳21内并呈螺旋状的换热管组件22。任意两个相邻的换热单元2的内壳21之间通过管道连通,也就是第一个换热单元2内壳21的出口与第二个换热单元2内壳21的入口连接,第二个换热单元2内壳21的出口与第三个换热单元2内壳21的入口连接,如此循环下去。而且,第一个换热单元2内壳21上的入口与入水口 14连通,最后一个换热单元2内壳21上的出口与出水口 13连通。任意两个相邻的换热单元2的换热管组件22之间连通,也就是,第一个换热单元2的换热管组件22的出口与第二个换热单元2的换热管组件22的入口连接,第二个换热单元2
的换热管组件22的出口与第三个换热单元2的换热管组件22的入口连接,如此循环下去。而且,第一个换热单元2的换热管组件22的出口与工质出口 12连通,第六个换热单元2的换热管组件22的入口与工质入口 11连通。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增大其换热面积,增大其换热量,提高其换热效果。而且,通过将水回路和工质回路呈逆流布置,进一步提高其换热效果。而在加热过程中,还可提高出水口 13的最高水温,从而扩大其适用范围。换热单元2的内壳21的入口设有进水管23,其出口设有出水管24,且换热单元2内壳21的出水管24,和与其相邻的下一个换热单元2内壳21的进水管23连接。所述进水管23的末端穿插在内壳21的空腔内,且其末端沿其轴向设有穿孔,所述多级高效换热器还包括有罩盖在穿孔上的挡板25,所述进水管23的外周缘还分布有多个出水孔231。出水管24上设有呈90°折弯的折弯弯头。任意一个换热管组件22均包括四根换热管,且其中的两根换热管呈顺时针环绕,而其余的换热管呈逆时针环绕。通过合理设置换热管组件22的结构,可调整工质的流动轨迹,减少工质流动的阻力,并增大水与工质的传热系数。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多级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外壳上设有工质入口、工质出口、出水口和入水口 ;外壳的空腔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有多个换热单元,任意一个换热单元均包括内壳、设置在内壳内并呈螺旋状的换热管组件;任意两个相邻的换热单元的内壳之间通过管道连通,且第一个换热单元内壳上的入口与入水口连通,最后一个换热单元内壳上的出口与出水口连通;任意两个相邻的换热单元的换热管组件之间连通,且第一个换热单元的换热管组件的出口与工质出口连通,最后一个换热单元的换热管组件的入口与工质入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级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换热管组件均包括四根换热管,且其中的两根换热管呈顺时针环绕,而其余的换热管呈逆时针环绕。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级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换热单元的内壳的入口设有进水管,出口设有出水管;且换热单元的出水管,和与其相邻的下一个换热单元的进水管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的末端穿插在内壳的空腔内,且其末端沿其轴向设有穿孔,所述多级高效换热器还包括罩盖在穿孔上的挡板,所述进水管的外周缘还分布有多个出水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出水管上设有呈90°折弯的折弯弯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级高效换热器,包括外壳,外壳上设有工质入口、工质出口、出水口和入水口;外壳的空腔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有多个换热单元,任意一个换热单元均包括内壳、设置在内壳内并呈螺旋状的换热管组件;任意两个相邻的换热单元的内壳之间通过管道连通,且第一个换热单元内壳上的入口与入水口连通,最后一个换热单元内壳上的出口与出水口连通;任意两个相邻的换热单元的换热管组件之间连通。通过采用多个换热单元的设计,可增大其换热面积,增大其换热量,提高其换热效果;而且,通过将水回路和工质回路呈逆流布置,进一步提高其换热效果;而在加热过程中,还可提高出水口的最高水温,从而扩大其适用范围。
文档编号F28D7/02GK202719901SQ201220279499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3日
发明者吴兆恒 申请人:广东绅宝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