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槽道式整体翅片型铝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1615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微槽道式整体翅片型铝热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槽道式整体翅片型铝热管,具体地说是用于回收难以利用的工业中低温余热,均衡温度,强化转轮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等装置,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我国能源、环境领域的重大举措。目前,在工业生产中我国未被有效利用的能源在50% 60%,工业废热资源只有33.5%被回收利用,尚未回收利用的工业余热中,以低温余热为主。因此这种余热已经作为二次能源,是继煤炭、石油、核力、太阳能之后的第五能源。由于中低温余热回收装置投资大,效率低,而今所涉及的余热回收装置大部分为高温余热的回收,因此急需发明一种高效热交换装置用于中低温余热的回收。而相变传热管技术是国际上竞相发展的一项高新技术,在节能、环境、均温散热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热管多数利用简单的铜、铝、钢铁等金属光管或是烧结吸液芯,内壁微槽道铝热管很少。外翅片一般为套片式、高频电阻焊式或是钎焊式,而整体成型翅片较少,而内壁带“ Ω ”形轴向微槽道的整体翅片铝热管几乎没有。中国专利CN2650055Y中所谓的“强化传热型热管”只是针对内壁槽道进行优化,外壁为光管,根本无整体翅片,因此传热效率有待提高;中国专利CN201145506Y所谓的“高效双金属换热管”是通过液压整体胀管工艺,使翅片与基管过盈配合难免会产生接触性热阻,从而降低传热效率。中国专利CN102679779A中提到的“整体式太阳花型铝制热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中的整体翅片为纵向翅片,运行时固体颗粒对翅片表面及基管的撞击损害较大,严重降低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将“微槽道式热管”和“整体型翅片”两种高效传热装置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提供一种微槽道式整体翅片型铝热管。利用微槽道进行工质相变传热的同时,有效的消除了翅片与基管的接触性热阻,从而达到更好的传热效率,有效降低成本,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微槽道式整体型翅片铝热管,整个铝热管分为加热段5和冷却端6,加热段5的结构为铝热管外部有与热管一体成型的整体形翅片3,冷却端6的结构为铝热管外部安装有冷却装置。整体型外翅片以微槽道铝热管为基管,整体轧制成型。所述铝热管为内部横截面为“ Ω ”形、倒梯形、三角形、矩形等形状的密封管道。所述铝热管的加热段5和冷却端6之间设置有隔热段4,隔热段4的隔热材料包覆在铝热管的外部。所述冷却端6的冷却装置为带有循环冷却水7的装置。所述整体形翅片3的翅片形状可以为直片形或者螺旋形。[0010]本实用新型装置是在以“ Ω ”形轴向微槽道热管管体作为基管1,并在其上轧制出整体型翅片3,且不破坏内壁的微槽道2的传热结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采用不锈钢隔水板为隔热段4将加热段5和冷却段6分开,用以回收的中低温余热Q由风机吹向热端5。外部通过整体型翅片3强化吸热,内部通过“ Ω ”形轴向微槽道2利用工质相变进行热管传热。冷却端6由循环水7冷却,从而达到降低工作环境温度,回收利用中低温余热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金属冶炼、石油、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的中低温余热回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槽道式整体型翅片铝热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 “ Ω ”形轴向微槽道热管利用工质相变进行传热,具有较高的毛细泵压和很强的吸液芯渗透性,表现出了优越的导热性能和恒温特性。(2) “整体型翅片”与“微槽道式热管”相结合,较好的用于难以回收利用的中低温余热。(3)可以显著消除翅片与热管间的接触性热阻且不破坏里面的高效传热结构,强化整体传热效率。(4)螺旋形整体外翅片在热管投入运行时,翅片间的固相颗粒密度和主流速度呈抛物线规律分布,降低了固体颗粒对翅片表面的撞击能量,减轻了对翅片和热管的磨损,使用寿命更长。(5)本实用新型高效传热装置内部的微槽道不仅局限于“ Ω ”形,还可以是倒梯形、三角形、矩形等同样可以达到此效果。(6)本实用新型制作工艺简单,产品质量稳定,铝制热管,节约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型翅片热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型翅片热管截面示意图;图3为采用图1中的微槽道式整体型翅片铝热管组成的换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的含义:1-热管管体,2-微槽道,3-整体型翅片,4-隔热段,5-加热段,6-冷却端,7-循环水。具体实施方法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装置不限于以下所述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微槽道式整体翅片型铝热管的结构为整个铝热管分为加热段5和冷却端6,加热段5的结构为铝热管外部有与热管一体成型的整体形翅片3,冷却端6的结构为铝热管外部安装有冷却装置。整体型外翅片以微槽道铝热管为基管,整体轧制成型。铝热管为内部横截面为三角形形状的密封管道。铝热管的加热段5和冷却端6之间设置有隔热段4,隔热段4的隔热材料包覆在铝热管的外部。冷却端6的冷却装置为带有循环冷却水7的装置。整体形翅片3的翅片形状为直片形。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微槽道式整体翅片型铝热管的结构为整个铝热管分为加热段5和冷却端6,加热段5的结构为铝热管外部有与热管一体成型的整体形翅片3,冷却端6的结构为铝热管外部安装有冷却装置。整体型外翅片以微槽道铝热管为基管,整体轧制成型。铝热管为内部横截面为矩形形状的密封管道。铝热管的加热段5和冷却端6之间设置有隔热段4,隔热段4的隔热材料包覆在铝热管的外部。冷却端6的冷却装置为带有循环冷却水7的装置。整体形翅片3的翅片形状为螺旋形。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微槽道式整体翅片型铝热管的结构为整个铝热管分为加热段5和冷却端6,加热段5的结构为铝热管外部有与热管一体成型的整体形翅片3,冷却端6的结构为铝热管外部安装有冷却装置。整体型外翅片以微槽道铝热管为基管,整体轧制成型。铝热管为内部横截面为“Ω”形状的密封管道。铝热管的加热段5和冷却端6之间设置有隔热段4,隔热段4的隔热材料包覆在铝热管的外部。冷却端6的冷却装置为带有循环冷却水7的装置。整体形翅片3的翅片形状为螺旋形。实施例4:本实施例的微槽道式整体翅片型铝热管的结构为整个铝热管分为加热段5和冷却端6,加热段5的结构为铝热管外部有与热管一体成型的整体形翅片3,冷却端6的结构为铝热管外部安装有冷却装置。整体型外翅片以微槽道铝热管为基管,整体轧制成型。铝热管为内部横截面为倒梯形形状的密封管道。 铝热管的加热段5和冷却端6之间设置有隔热段4,隔热段4的隔热材料包覆在铝热管的外部。冷却端6的冷却装置为带有循环冷却水7的装置。整体形翅片3的翅片形状为螺旋形。
权利要求1.一种微槽道式整体翅片型铝热管,其特征在于:整个铝热管分为加热段(5)和冷却端(6),加热段(5)的结构为铝热管外部有与热管一体成型的整体形翅片(3),冷却端(6)的结构为铝热管外部安装有冷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槽道式整体翅片型铝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热管为内部横截面为“ Ω ”形、倒梯形、三角形或矩形形状的密封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槽道式整体翅片型铝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热管的加热段(5 )和冷却端(6 )之间设置有隔热段(4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槽道式整体翅片型铝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端(6)的冷却装置为带有循环冷却水(7)的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槽道式整体翅片型铝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形翅片(3)的翅片形状可以为直片形或者螺旋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槽道式整体翅片型铝热管,具体地说是用于回收难以利用的工业中低温余热,均衡温度,强化转轮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等装置,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整个铝热管分为加热段和冷却端,加热段的结构为铝热管外部有与热管一体成型的整体形翅片,冷却端的结构为铝热管外部安装有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利用微槽道进行工质相变传热的同时,有效的消除了翅片与基管的接触性热阻,从而达到更好的传热效率,有效降低成本,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特别适用于回收难以利用的工业中低温余热,调节工作环境,均衡温度,强化转轮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等装置。
文档编号F28D15/04GK202928417SQ201220564590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钟毅, 李仪龙, 尹建成, 朱圆斌, 汪创伟 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