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装置中的自动报警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328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蓄热装置中的自动报警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报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动报警机构,特别是一种蓄热装置中的自动报警机构。
背景技术
蒸汽可以作为动力和热能而使用,是工厂企业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在工业锅炉蒸汽供应系统中如果用汽量经常发生大幅度的波动,不仅会引起锅炉汽压、水位的上下波动,使锅炉运行操作困难,还会导致锅炉燃烧效率降低,而在蒸汽供应系统中设置蓄热装置不仅能够稳定锅炉负荷,改善锅炉运行条件,不使锅炉效率降低,而且还能够调节在一定用汽周期内供气量和耗汽量之间的不平衡,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具有节能、环保和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效果,所以它的应用十分广泛。目前,现有蓄热装置一般包括一个蓄热罐,蓄热罐采用保温材料制成,蓄热罐通过一根连接管与锅炉相连通,在连接管上设置有一个阀门,通过阀门来控制连接管的关闭,从而控制往蓄热罐内输入蒸汽或者停止输入蒸汽。这样的蓄热装置存在一个问题,当蓄热罐内的蒸汽过多时,会导致蓄热罐内的压力过大,如果不能及时关闭阀门的话,容易导致蓄热罐爆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蓄热装置中的自动报警机构,该自动报警机构具有当蓄热罐内出现压力过高或液位过高或液位过低时自动发出报警声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蓄热装置中的自动报警机构,所述的蓄热装置包括蓄热罐,本自动报警机构包括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PLC可编程控制器、发声器一、发声器二和发声器三,所述的液位传感器具有高位探头和低位探头,所述的高位探头和低位探头均设置在蓄热罐内,且高位探头处于低位探头上方,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蓄热罐内,所述的PLC可编程控制器、发声器一、发声器二和发声器三均固定在蓄热罐的外侧壁上,所述的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发声器一、发声器二和发声器三均通过线路与所述的PLC可编程控制器相连。蓄热装置主要是用来将锅炉中产生的多余的蒸汽保存起来的,锅炉中产生的蒸汽通过一根连接管进入到蓄热罐内,在连接管内安装一个阀门,由于温度下降蒸汽重新形成热水,这些热水被保存起来,以便下次使用。本蓄热装置中的自动报警机构主要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在PLC可编程控制器中设定一个压力值a,当压力传感器感应到蓄热罐内的压力超过该压力值a时,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PLC可编程控制器,PLC可编程控制器再发出一个信号给发声器一,发声器一发出报警声,这样操作人员就能得知,及时关闭连接管中的阀门,使锅炉中的蒸汽不会再进入到蓄热罐内,以避免蓄热罐因压力过大而爆炸。当高位探头能接触到热水时,高位探头将信息传递给PLC可编程控制器,PLC可编程控制器再发出一个信号给发声器二,发声器二发出报警声,这样操作人员就能得知,及时关闭连接管中的阀门,使锅炉中的蒸汽不会再进入到蓄热罐内;当低位探头接触不到热水时,低位探头将信息传递给PLC可编程控制器,PLC可编程控制器再发出一个信号给发声器三,发声器三发出报警声,这样操作人员就能得知,及时开启连接管中的阀门,使锅炉中的蒸汽再进入到蓄热罐内。在上述的蓄热装置中的自动报警机构中,所述的高位探头与蓄热罐底部之间的距离为IOOcm至120cm,所述的低位探头与蓄热罐底部之间的距离为IOcm至20cm。在上述的蓄热装置中的自动报警机构中,所述的高位探头和低位探头均通过螺栓固定在蓄热罐内壁上。在上述的蓄热装置中的自动报警机构中,所述的PLC可编程控制器还具有显示屏。通过显示屏可以看出蓄热罐内压力值的大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来得知蓄热罐内的压力值和液位高低,并通过发声器一、发声器二和发声器三发出报警声,使操作人员能及时的处理,大大的提高了蓄热罐的安全性能,也能降低维修成本,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蓄热罐;2、液位传感器;21、高位探头;22、低位探头;3、压力传感器;4、PLC可编程控制器;5、发声器一 ;6、发声器二 ;7、发声器三;8、连接管;9、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蓄热装置包括蓄热罐1,本自动报警机构包括液位传感器2、压力传感器3、PLC可编程控制器4、发声器一 5、发声器二 6和发声器三7,所述的液位传感器2具有闻位探头21和低位探头22,所述的闻位探头21和低位探头22均设置在畜热iil I内,且闻位探头21处于低位探头22上方,所述的压力传感器3设置在蓄热罐I内,所述的PLC可编程控制器4、发声器一 5、发声器二 6和发声器三7均固定在蓄热罐I的外侧壁上,所述的液位传感器2、压力传感器3、发声器一 5、发声器二 6和发声器三7均通过线路与所述的PLC可编程控制器4相连,PLC可编程控制器4还具有显示屏,通过显示屏可以看出蓄热罐I内压力值的大小。高位探头21和低位探头22均通过螺栓固定在蓄热罐I内壁上,高位探头21与蓄热罐I底部之间的距离为IOOcm至120cm,所述的低位探头22与蓄热罐I底部之间的距离为IOcm至20cm;在本实施例一中高位探头21与蓄热罐I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00cm,低位探头22与蓄热罐I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0cm。蓄热装置主要是用来将锅炉中产生的多余的蒸汽保存起来的,锅炉中产生的蒸汽通过一根连接管8进入到蓄热罐I内,在连接管8内安装一个阀门9,由于温度下降蒸汽重新形成热水,这些热水被保存起来,以便下次使用。本蓄热装置中的自动报警机构主要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在PLC可编程控制器4中设定一个压力值a,在本实施例中压力值a的大小为2Mpa,当压力传感器3感应到蓄热罐I内的压力超过2Mpa时,压力传感器3将信号传递给PLC可编程控制器4, PLC可编程控制器4再发出一个信号给发声器一 5,发声器一 5发出报警声,这样操作人员就能得知,及时关闭连接管8中的阀门9,使锅炉中的蒸汽不会再进入到蓄热罐I内,以避免蓄热罐I因压力过大而爆炸。当高位探头21能接触到的热水时,高位探头21将信息传递给PLC可编程控制器4,PLC可编程控制器4再发出一个信号给发声器二 6,发声器二 6发出报警声,这样操作人员就能得知,及时关闭连接管8中的阀门9,使锅炉中的蒸汽不会再进入到蓄热罐I内;当低位探头22接触不到热水时,低位探头22将信息传递给PLC可编程控制器4,PLC可编程控制器4再发出一个信号给发声器三7,发声器三7发出报警声,这样操作人员就能得知,及时开启连接管8中的阀门9,使锅炉中的蒸汽再进入到蓄热罐I内。发声器一 5、发声器二 6和发声器三7这个三者的颜色均不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发声器一 5为黄色、发声器二 6为红色,发声器三7为白色。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 1、蓄热罐;2、液位传感器;21、高位探头;22、低位探头;3、压力传感器;4、PLC可编程控制器;5、发声器一 ;6、发声器二 ;7、发声器三;8、连接管;9、阀门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一种蓄热装置中的自动报警机构,所述的蓄热装置包括蓄热罐(1),其特征在于,本自动报警机构包括液位传感器(2)、压力传感器(3)、PLC可编程控制器(4)、发声器一(5)、发声器二( 6 )和发声器三(7 ),所述的液位传感器(2 )具有高位探头(21)和低位探头(22 ),所述的高位探头(21)和低位探头(22)均设置在蓄热罐(I)内,且高位探头(21)处于低位探头(22)上方,所述的压力传感器(3)设置在蓄热罐(I)内,所述的PLC可编程控制器(4)、发声器一(5)、发声器二(6)和发声器三(7)均固定在蓄热罐(I)的外侧壁上,所述的液位传感器(2)、压力传感器(3)、发声器一(5)、发声器二(6)和发声器三(7)均通过线路与所述的PLC可编程控制器(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装置中的自动报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位探头(21)与蓄热罐(I)底部之间的距离为IOOcm至120cm,所述的低位探头(22)与蓄热罐(I)底部之间的距离为IOcm至2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热装置中的自动报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位探头(21)和低位探头(22)均通过螺栓固定在蓄热罐(I)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热装置中的自动报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LC可编程控制器(4)还具有显示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热装置中的自动报警机构,解决了现有蓄热装置的蓄热罐存在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蓄热装置中的自动报警机构,包括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PLC可编程控制器、发声器一、发声器二和发声器三,液位传感器具有高位探头和低位探头,高位探头和低位探头均设置在蓄热罐内,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蓄热罐内,PLC可编程控制器、发声器一、发声器二和发声器三均固定在蓄热罐的外侧壁上,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发声器一、发声器二和发声器三均通过线路与所述的PLC可编程控制器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当蓄热罐内出现压力过高或液位过高或液位过低时自动发出报警声,具有安全性能较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F28F27/00GK203055089SQ20122074153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唐志波 申请人:浙江海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