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循环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41218阅读:772来源:国知局
冷却塔循环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塔循环水系统,包括有冷却塔,在冷却塔的底部设有溢流口,溢流口通过水管与一循环水池一的进口连接,循环水池一的出口与循环水池二的进口连接,循环水池二的出口通过水管与所述的溢流口连接,循环水池二的出口与溢流口之间设有调节阀一,所述的溢流口还与一生产水水池的出口连接,生产水水池与溢流口之间设有调节阀二,生产水水池与其他设备的生产水出水口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循环水池进行冷却水的循环,散热效果好,通过生产水水池连接其他设备的生产水的出水口,将生产水用于冷却,节约资源。
【专利说明】冷却塔循环水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药品的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塔循环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化学药品的生产过程中,有很多药品的生产需要在高温环境下完成,之后还需要冷却塔进行冷却,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塔的循环水系统循环散热效果不好,循环水流动很慢,另外还有其他设备的生产水一般不做任何处理,直接使其流掉,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冷却塔循环水系统。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冷却塔循环水系统,包括有冷却塔,在冷却塔的底部设有溢流口,溢流口通过水管与一循环水池一的进口连接,循环水池一的出口与循环水池二的进口连接,循环水池二的出口通过水管与所述的溢流口连接,循环水池二的出口与溢流口之间设有调节阀一,所述的溢流口还与一生产水水池的出口连接,生产水水池与溢流口之间设有调节阀二,生产水水池与其他设备的生产水出水口连接。
[0006]所述的循环水池一和循环水池二的底部均为锥形,进口和出口均位于循环水池一和循环水池二的上部。
[000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循环水池进行冷却水的循环,散热效果好,通过生产水水池连接其他设备的生产水的出水口,将生产水用于冷却,节约资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所示,一种冷却塔循环水系统,包括有冷却塔1,在冷却塔I的底部设有溢流口,溢流口通过水管与一循环水池一 2的进口连接,循环水池一 2的出口与循环水池二 3的进口连接,循环水池二 3的出口通过水管与所述的溢流口连接,循环水池二 3的出口与溢流口之间设有调节阀一 4,所述的溢流口还与一生产水水池5的出口连接,生产水水池5与溢流口之间设有调节阀二 6,生产水水池5与其他设备的生产水出水口连接。
[0010]所述的循环水池一 2和循环水池二 3的底部均为锥形,进口和出口均位于循环水池一 2和循环水池二 3的上部。
【权利要求】
1.一种冷却塔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冷却塔,在冷却塔的底部设有溢流口,溢流口通过水管与一循环水池一的进口连接,循环水池一的出口与循环水池二的进口连接,循环水池二的出口通过水管与所述的溢流口连接,循环水池二的出口与溢流口之间设有调节阀一,所述的溢流口还与一生产水水池的出口连接,生产水水池与溢流口之间设有调节阀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水池一和循环水池二的底部均为锥形,进口和出口均位于循环水池一和循环水池二的上部。
【文档编号】F28F25/02GK203518791SQ201320377679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8日
【发明者】杨继华, 袁小路, 王红伟 申请人: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