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腐烟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6126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腐烟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腐烟囱,包括烟囱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囱本体由外到内依次包括主框架层、外防腐层、保温层和内防腐层;所述主框架层、外防腐层、保温层和内防腐层的厚度比为(3-5)∶(1-2)∶(1-2)∶(3-5)。本实用新型造价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防腐寿命长,同时,钢筋混凝土用量小,没有昂贵的内衬,综合电厂三十年寿命分析,投资与维护费用很低,维护工作量小,实现了节能降耗。
【专利说明】一种防腐烟IS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烟囱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腐烟囱。

【背景技术】
[0002]电厂烟囱在没有安装湿法脱硫前大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随着国家环保政策越来越严,绝大多数电厂都选择脱除效率高的湿法脱硫,烟囱的排烟温度必然低于酸露点,致使烟囱受到腐蚀。
[0003]已建烟囱防腐多用内表面抹耐酸胶泥或硅胶粘贴陶瓷玻化砖,投资少但维护工作量大。新建烟囱多采用钢内筒钢筋混凝土结构,钢内筒材质多为碳钢内衬C276、碳钢内衬钛板或者采用钛钢复合板,造价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造价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防腐寿命长、维护工作量小,实现了节能降耗的防腐烟囱。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防腐烟囱,包括烟囱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囱本体由外到内依次包括主框架层、外防腐层、保温层和内防腐层;所述主框架层、外防腐层、保温层和内防腐层的厚度比为(3-5): (1-2): (1-2): (3-5)。
[0007]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框架层为钢筋和混凝土凝结制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层。
[0008]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外防腐层为玻璃钢材料制成的玻璃钢防腐层。
[0009]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温层是由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层。
[0010]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内防腐层是由陶瓷玻化砖砌成的陶瓷玻化砖防腐层。
[0011]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框架层、外防腐层、保温层和内防腐层的厚度比为4: 1: 1: 4。
[00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造价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防腐寿命长,同时,钢筋混凝土用量小,没有昂贵的内衬,综合电厂三十年寿命分析,投资与维护费用很低,维护工作量小,实现了节能降耗。
[0013]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
[0016]如图1所示,一种防腐烟囱,包括烟囱本体,所述烟囱本体由外到内依次包括主框架层1、外防腐层2、保温层3和内防腐层4。所述主框架层1、外防腐层2、保温层3和内防腐层 4 的厚度比为(3-5): (1-2): (1-2): (3-5)。
[0017]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实际的使用,所述主框架层为钢筋和混凝土凝结制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层。所述外防腐层为玻璃钢材料制成的玻璃钢防腐层。所述保温层是由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层。所述内防腐层是由陶瓷玻化砖砌成的陶瓷玻化砖防腐层。
[0018]所述主框架层、外防腐层、保温层和内防腐层的厚度比为4: 1: 1: 4。
[0019]本实用新型造价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防腐寿命长,同时,钢筋混凝土用量小,没有昂贵的内衬,综合电厂三十年寿命分析,投资与维护费用很低,维护工作量小,实现了节能降耗。
[0020]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防腐烟?,包括烟?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本体由外到内依次包括主框架层、外防腐层、保温层和内防腐层;所述主框架层、外防腐层、保温层和内防腐层的厚度比为(3-5): (1-2): (1-2): (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层为钢筋和混凝土凝结制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腐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腐层为玻璃钢材料制成的玻璃钢防腐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腐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是由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腐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防腐层是由陶瓷玻化砖砌成的陶瓷玻化砖防腐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腐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层、外防腐层、保温层和内防腐层的厚度比为4:1:1: 4。
【文档编号】F23J13/02GK204063084SQ201420393226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7日
【发明者】李世岭 申请人:天津华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