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燃气烧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42301阅读:740来源:国知局
天燃气烧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天燃气烧嘴,该天燃气烧嘴设置一条一次空气管(4),在一次空气管(4)的前端管壁设置有燃气口(5),一次空气管(4)的外部套设着混合气管(1),混合气管(1)后端管壁设置有燃气进口(3),混合气管(1)的前端管壁设置有混合气出口(7),混合气管(1)靠近燃气口(5)一端设置有堵头(8),二次空气管(2)套设在混合气管(1)外部,二次空气管(2)的管壁上设置有二次风进口(6)。
【专利说明】天燃气烧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天燃气烧嘴,属于窑炉的燃烧【技术领域】,适应于耐火材料的燃烧应用。

【背景技术】
[0002]就发明人所知,目前国内用于耐火材料烧结过程中使用的燃烧装置是扩散式燃烧,常用的扩散式燃烧是助燃气和燃气边混合边燃烧有几个缺点;第一由于混合不好会造成助燃气的过剩,提高了排烟的温度使窑炉热量损失加大。第二由于混合不好使燃气不能充分燃烧造成了燃料过剩,因此浪费燃料。现有的设计燃烧装置上的烧嘴的工作方式是靠外部火焰在热辐射的条件下进行烧结,同时最高温度部位在窑墙上不在烧结物体,内窑墙和烧结物通过辐射传递一部分热能,不是火焰直接烧结,所以在具体操作中窑墙的出火口因烧结变形特别严重,另外窑墙内温度高于烧结物体温度是浪费了燃料。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使助燃气和燃气充分混合,可以使助燃气、燃气和燃烧火焰合理利用而且燃烧效率高的天燃气烧嘴。
[0004]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天燃气烧嘴,其特征在于设置一条一次空气管4,在一次空气管4的前端管壁设置有燃气口 5,一次空气管4的外部套设着混合气管1,混合气管I后端管壁设置有燃气进口 3,混合气管I的前端管壁设置有混合气出口 7,混合气管I靠近燃气口 5 —端设置有堵头8,二次空气管2套设在混合气管I外部,二次空气管2的管壁上设置有二次风进口 6。
[0005]本实用新型的天燃气烧嘴,是燃气通过混合气管,使燃气从燃气口喷出,燃气和助燃气在一次空气管提前混合,然后使混合气进入混合气管,混合气通过混合气出口喷出,二次风通过二次风进口进入到二次空气管,二次风和混合气在二次空气管中充分混合后向隧道窑内喷火,实现了隧道窑对烧制物的烧结,包括;一次空气管,混合气管,二次空气管,为窑炉内的烧结物提供所需的烧结温度。
[0006]本实用新型的天燃气烧嘴,具有明显地提高了烧结质量和烧结速度,可以正确满足窑炉温度恒定,实施在耐火材料烧结过程中,有效利用燃气烧嘴的火焰,减少燃料的用量,节能高效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附图1为天燃气烧嘴结构图:
[0008]其中:1.混合气管,2.二次空气管,3.燃气进口,4.一次空气管,5.燃气口,6.二次风进口,7.混合气出口,8.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天燃气烧嘴【具体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设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一条一次空气管4,在一次空气管4的前端管壁设置有燃气口 5,一次空气管4的外部套设着混合气管1,混合气管I后端管壁设置有燃气进口 3,混合气管I的前端管壁设置有混合气出口 7,混合气管I靠近燃气口 5 —端设置有堵头8,二次空气管2套设在混合气管I外部,二次空气管2的管壁上设置有二次风进口 6。
[0010]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燃气燃烧的充分,所述一次空气管、所述混合气管、所述二次空气管是互通的,所述二次空气管和炉膛是连通的。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列,如图1中所述,所述混合气管上设有堵头,这样可以使燃气通过燃气口进入到一次空气管和一次风提前混合,使火焰燃烧充分,火焰刚性好、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列,如图1中所述,所述混合气出口的混合气与所述二次风进口的二次风充分混合,从而提高了火焰的燃烧速度还可以调节火焰强度和火焰形状的目的。
[0013]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燃气烧嘴燃烧火焰有效的利用,调节一次风和二次风进气量合理对燃气进行混合可以减少燃气的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天燃气烧嘴,该天燃气烧嘴设置一条一次空气管(4),在一次空气管(4)的前端管壁设置有燃气口(5),一次空气管(4)的外部套设着混合气管(1),混合气管(1)后端管壁设置有燃气进口(3),混合气管(1)的前端管壁设置有混合气出口(7),混合气管(1)靠近燃气口(5) —端设置有堵头(8),二次空气管(2)套设在混合气管(1)外部,二次空气管(2)的管壁上设置有二次风进口(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燃气烧嘴,其特征在于燃气通过燃气口(5)进入到一次空气管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燃气烧嘴,其特征在于混合气管(1)上设的堵头(8)和一次空气管(4)紧密安装。
【文档编号】F23D11/38GK204114934SQ201420578703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7日
【发明者】梁燕龙 申请人:梁燕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