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梭式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14280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梭式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窑炉,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梭式窑。
【背景技术】
[0002]梭式窑是一种间歇式生产的热工设备,也称车底式倒焰窑,是国内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窑型之一。梭式窑能满足多品种生产,其装窑、出窑和制品的部分冷却可以在窑外进行,既改善了劳动条件,又可以缩短窑的周转时间。传统梭式窑是三面加热,存在窑内温差较大的缺点,无法满足精度高要求的陶瓷制品生产需求。同时,传统的梭式窑大多采用提升式或侧开门式窑门,窑门沿炉墙垂直方向向上运动或是窑门以一侧窑墙为轴向侧方旋开,这种传统的梭式窑窑门存在密封不够紧密,工作人员手动操作还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加剧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梭式窑,能够克服传统梭式窑窑内温差较大的缺点,以适应高精度要求的陶瓷制品生产需求;同时采用新型轨道式窑门,解决传统梭式窑窑门占地面积大、密封性能差的缺点,杜绝安全隐患,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5]—种新型梭式窑,包括窑室和设置在窑室前端的窑门,所述的窑室内设置有多组加热装置,多组加热装置分别设置于窑室左内壁、窑室右内壁、窑室下内壁和窑室后内壁,加热装置包括并联的高温合成电阻丝和硅碳棒,高温合成电阻丝和硅碳棒分别由高温合成电阻丝控制电路和硅碳棒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的窑门包括矩形的窑门本体,窑门本体的四个边沿均向窑室方向突出形成四个突出部,窑门本体的四个突出部均设置有曲封砖,窑门本体靠近窑室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保温材料层,保温材料层表面设置有加热装置,窑门本体的下表面固定在窑门车架上,窑门车架下表面设置有主动轮轴承和从动轮轴承,主动轴和从动轴分别设置于主动轮轴承内圈和从动轮轴承内圈中,主动轴中部固定有从动齿轮,主动轴两端设置有主动轮,从动轴两端设置有从动轮,驱动电机固定在主动轮轴承和从动轮轴承之间的窑门车架下表面,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啮合有链条;主动轮和从动轮沿窑室前方地面铺设的轨道运动。
[0006]所述的娃碳棒采用门型娃碳棒。
[0007]窖室内壁上固定有娃碳棒夹具,门型娃碳棒两端的冷端部的中部卡设于娃碳棒夹具内,门型娃碳棒两端的招头通过娃碳棒接线夹与娃碳棒控制电路连接。
[0008]窑室内壁壁体上开设有棒孔,棒孔内设置有高温绝缘瓷管,门型硅碳棒两端的冷端部设置于高温绝缘瓷管内。
[0009]窑室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0010]高温合成电阻丝采用镍铬丝或铁铬铝丝。
[0011]曲封砖可采用双层曲封砖。
[0012]本实用新型在窑室左内壁、窑室右内壁、窑室下内壁、窑室后内壁和窑门本体上均设置有多组加热装置,形成五面加热,区别于传统梭式窑的三面加热方式,能够克服传统梭式窑窑内温差较大的缺点,以适应高精度要求的陶瓷制品生产需求。同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在轨道上运动的移动式窑门,能够解决传统梭式窑窑门占地面积大的缺点,窑门本体的四个突出部上设置的曲封砖,能够与窑室内壁相配合,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以驱动电机驱动替代传统的人工关门,能够杜绝安全隐患,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同时驱动电机的驱动力明显大于人工的推力,进一步加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效果O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窑室内部加热装置设置位置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窑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门型硅碳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详细的描述:
[0017]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梭式窑,包括窑室和设置在窑室前端的窑门,窑室内设置有多组加热装置5,多组加热装置5分别设置于窑室左内壁1、窑室右内壁2、窑室下内壁3和窑室后内壁4,加热装置5包括并联的高温合成电阻丝和硅碳棒,高温合成电阻丝和硅碳棒分别由高温合成电阻丝控制电路和硅碳棒控制电路控制。在需要使用的炉温低于1200°C时,可采用高温合成电阻丝进行加热,高温合成电阻丝可采用镍铬丝或铁铬铝丝;在需要使用的炉温为1350°C -1400°C时,可采用硅碳棒进行加热。
[0018]本实施例中,硅碳棒可采用门型硅碳棒6,窑室内壁壁体8上开设有棒孔7,棒孔7内设置有高温绝缘瓷管9,门型硅碳棒6两端的冷端部10设置于高温绝缘瓷管9内。高温绝缘瓷管9能够避免门型硅碳棒6与保温材料直接接触,以防止因漏电打弧造成的窑室内壁壁体烧恪。窖室内壁上还固定有娃碳棒夹具11,门型娃碳棒6两端的冷端部10的中部卡设于娃碳棒夹具11内,门型娃碳棒6两端的招头通过娃碳棒接线夹与娃碳棒控制电路连接。窑室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掌握梭式窑炉温。
[0019]窑门包括矩形的窑门本体12,窑门本体12的四个边沿均向窑室方向突出形成四个突出部,窑门本体12的四个突出部内壁上均设置有曲封砖13,用于与窑室内壁相配合从而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曲封砖13可采用双层曲封砖。窑门本体12靠近窑室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保温材料层14,保温材料层14表面设置有加热装置5,窑门本体12的下表面固定在窑门车架15上,窑门车架15下表面设置有主动轮21轴承16和从动轮22轴承17,主动轴18和从动轴19分别设置于主动轮21轴承16内圈和从动轮22轴承17内圈中,主动轴18中部固定有从动齿轮20,主动轴18两端设置有主动轮21,从动轴19两端设置有从动轮22,驱动电机23固定在主动轮21轴承16和从动轮22轴承17之间的窑门车架15下表面,驱动电机23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24,主动齿轮24和从动齿轮20之间啮合有链条25 ;主动轮21和从动轮22沿窑室前方地面铺设的轨道运动。在驱动电机23的驱动下,窑门可以在轨道上往复运动,不再占用梭式窑窑头空间,窑车进出方便快捷。
[0020]本实用新型中,在窑室左内壁1、窑室右内壁2、窑室下内壁3、窑室后内壁4和窑门本体12上均设置有多组加热装置5,形成五面加热,区别于传统梭式窑的三面加热方式,能够克服传统梭式窑窑内温差较大的缺点,以适应高精度要求的陶瓷制品生产需求。同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通过驱动电机23驱动在轨道上运动的移动式窑门,能够解决传统梭式窑窑门占地面积大的缺点,窑门本体12的四个突出部上设置的曲封砖13,能够与窑室内壁相配合,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以驱动电机23驱动替代传统的人工关门,能够杜绝安全隐患,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同时驱动电机23的驱动力明显大于人工的推力,进一步加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效果。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梭式窑,包括窑室和设置在窑室前端的窑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窑室内设置有多组加热装置,多组加热装置分别设置于窑室左内壁、窑室右内壁、窑室下内壁和窑室后内壁,加热装置包括并联的高温合成电阻丝和硅碳棒,高温合成电阻丝和硅碳棒分别由高温合成电阻丝控制电路和硅碳棒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的窑门包括矩形的窑门本体,窑门本体的四个边沿均向窑室方向突出形成四个突出部,窑门本体的四个突出部内壁上均设置有曲封砖,窑门本体靠近窑室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保温材料层,保温材料层表面设置有加热装置,窑门本体的下表面固定在窑门车架上,窑门车架下表面设置有主动轮轴承和从动轮轴承,主动轴和从动轴分别设置于主动轮轴承内圈和从动轮轴承内圈中,主动轴中部固定有从动齿轮,主动轴两端设置有主动轮,从动轴两端设置有从动轮,驱动电机固定在主动轮轴承和从动轮轴承之间的窑门车架下表面,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啮合有链条;主动轮和从动轮沿窑室前方地面铺设的轨道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梭式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碳棒采用门型硅碳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梭式窑,其特征在于:窑室内壁上固定有硅碳棒夹具,门型娃碳棒两端的冷端部的中部卡设于娃碳棒夹具内,门型娃碳棒两端的招头通过娃碳棒接线夹与硅碳棒控制电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梭式窑,其特征在于:窑室内壁壁体上开设有棒孔,棒孔内设置有高温绝缘瓷管,门型硅碳棒两端的冷端部设置于高温绝缘瓷管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梭式窑,其特征在于:窑室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梭式窑,其特征在于:高温合成电阻丝采用镍铬丝或铁铬铝丝。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梭式窑,其特征在于:曲封砖可采用双层曲封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梭式窑,包括窑室和设置在窑室前端的窑门,的窑室左内壁、窑室右内壁、窑室下内壁和窑室后内壁上设置有多组加热装置,窑门本体的四个突出部均设置有曲封砖,窑门本体表面设有保温材料层及加热装置,窑门本体的下表面固定在窑门车架上,主动轴中部固定有从动齿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啮合有链条;主动轮和从动轮沿窑室前方地面铺设的轨道运动。本实用新型能够克服传统梭式窑窑内温差较大的缺点,以适应高精度要求的陶瓷制品生产需求;同时采用新型轨道式窑门,解决传统梭式窑窑门占地面积大、密封性能差的缺点,杜绝安全隐患,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IPC分类】F27B9/36, F27B9/30, F27B9/06
【公开号】CN204923842
【申请号】CN201520351898
【发明人】武红永
【申请人】濮阳市正淳特种陶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