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控制落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7535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控制落料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每年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数量成倍增加。垃圾处理的传统方式是建设垃圾填埋场,将垃圾进行填埋。这种方式存在诸多弊端,第一个就是占用大量土地来建设填埋场,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土地资源已经相当紧张;第二,大量有机物和电池等物质进入填埋场以后,其产生的有毒渗滤液将给土壤和地下水带来严重污染,从环保的角度来考虑,必须要建立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防渗透、收集处理系统,这将提高技术难度,同时也增加投资,填埋操作复杂,管理也很困难,此外,填埋场的甲烷、硫化氢等废气也必须处理好,以确保防爆和环保要求;其三,大量垃圾堆放在填埋场里,其中所蕴涵的物质和能量无法得到利用,按照循环经济的观点,这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因为填埋有如此弊端,目前在发达国家这种简单处理方式已很少采用。

与填埋处理相比,垃圾焚烧是一种较好的处理方法。通过燃烧,不仅垃圾的体积大大减小,一般垃圾焚烧之后体积可以缩小80%,而且可以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发电、供热,达到能量回收的目的,焚烧之后的灰渣可以制砖。垃圾成分复杂,其中各种可燃物具有不同的密度、形状、化学性质、着火及燃烧特性,使它们在焚烧炉内呈现不同的燃烧速度和燃尽时间,因而难以控制燃烧过程和保证燃烧充分。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温度控制落料系统。

本发明中公开的技术方案中,高度值指的是:与燃烧腔体底部的竖直方向距离。

本发明提出的温度控制落料系统,包括:燃烧腔体、检测装置、落料装置和控制装置;

燃烧腔体顶部具有用于进料的进料口,燃烧腔体底部具有用于落料的落料口;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燃烧腔体内的温度分布情况;

落料装置,根据控制装置的指令工作;

控制装置,与检测装置和落料装置通讯连接;

控制装置内预设有温度分布情况,控制装置获取检测装置检测的燃烧腔体内的温度分布情况,提取出至少一组第一高度-温度信息,上述第一高度-温度信息包括高度值和该高度值对应的温度值;且在预设的温度分布情况中,提取出至少一组第二高度-温度信息,上述第二高度-温度信息包括高度值和此高度值对应的温度值,且上述第二高度-温度信息中的高度值与上述第一高度-温度信息中的高度值相等;控制装置通过比较第一高度-温度信息和第二高度-温度信息,并计算出温度差值T,控制装置根据上述温度差值T的大小控制落料装置工作。

控制装置内预设有温度分布情况,控制装置获取检测装置检测的燃烧腔体内的温度分布情况,并与预设的温度分布情况进行比较;计算出对应同一高度,实际的温度分布情况中的温度值与预设的温度分布情况中的温度值的差值T,控制装置根据上述差值T的大小控制落料装置工作。

优选地,落料装置包括落料阀门和测速单元;落料阀门设于落料口处,根据控制装置指令调节落料口处的落料速度;测速单元设于落料口处,用于检测落料口处的落料速度,控制装置通过上述测速单元获取上述落料速度信息。

优选地,控制装置内预设有第一温度差值T1、第二温度差值T2、第一落料速度V1、第二落料速度V2;若T≥T1,控制装置指令控制落料阀门动作,将落料速度变为V1;若T≤T2,控制装置指令控制落料阀门动作,将落料速度变为V2;其中,T1>T2,V1>V2。

优选地,100≤T1≤300,-300≤T2≤-100。

优选地,若T=0,控制装置指令控制落料阀门动作,将落料速度变为(V1+V2)/2。

优选地,所述的测速单元为固体流量计。

优选地,所述的检测装置为红外传感器,且多个红外传感器沿燃烧腔体的高度方向均匀布置。

本发明设有检测装置、落料装置和控制装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燃烧腔体内的温度分布情况,落料装置根据控制装置的指令工作;控制装置内预设有温度分布情况,控制装置通过检测装置检测的燃烧腔体内的实际温度分布情况,并与预设的温度分布情况进行比较,计算出对应同一高度位置时,实际的温度分布情况中的温度值和预设的温度分布情况中的温度值的差值T,控制装置根据上述差值T的大小控制落料装置工作。基于上述设计思路,以温度分布情况作为控制信息,巧妙的利用了燃烧腔体内,不同位置的垃圾由于经过热处理时间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温度的特性;当燃烧处于理想状态时,特定位置的垃圾具有特定的温度值,从而可以获得属于理想燃烧状态下的温度分布情况,并将此温度分布情况预设于控制装置内;进一步地,通过将燃烧腔体内实际的温度分布情况与预设的温度分布情况进行比较,采用同一高度值对应同一温度值的对比方式,当实际温度分布情况中的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分布情况中的温度值时,T为正数,说明垃圾运动到该高度值位置时,温度过高,可能存在燃烧腔体内炉灰堆积过高的问题,此时,说明垃圾从进入燃烧腔体到运动至该高度值位置的时间段期间,加热时间过长,因此,理想的处理方式为加快垃圾运动速度,即加快落料速度,使得垃圾在后续运动过程中,在燃烧腔体内停留时间缩短;所以,本方案中,当出现T为正数,控制装置获得该信息,可以控制落料装置工作,调整落料速度,控制垃圾在后续运动过程中在燃烧腔体内的停留时间;若T为负数,说明垃圾运动都该高度值位置时,温度过低,可能存在垃圾燃烧不充分的问题,此时,说明垃圾从进入燃烧腔体到运动至该高度值位置的时间段期间,加热时间过短,因此,理想的处理方式为降低垃圾的运动速度,使得垃圾在后续运动过程中,在燃烧腔体内停留时间加长;固本方案中,当出现T为负数时,控制装置获取该信息,指令控制落料装置工作,调整落料速度,从而使垃圾在后续运动过程中在燃烧腔体内的停留时间加长。如此,本发明可更充分的利用燃烧腔体内的热量,使燃烧更加合理,从而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温度控制落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图1、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温度控制落料系统。

参照图1、图2,本发明提出的温度控制落料系统,包括:燃烧腔体、检测装置、落料装置和控制装置;

燃烧腔体顶部具有用于进料的进料口1,燃烧腔体底部具有用于落料的落料口5;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燃烧腔体内的温度分布情况;

落料装置,根据控制装置的指令工作;

控制装置,与检测装置和落料装置通讯连接;

控制装置内预设有温度分布情况,控制装置获取检测装置检测的燃烧腔体内的温度分布情况,提取出至少一组第一高度-温度信息,上述第一高度-温度信息包括高度值和该高度值对应的温度值;且在预设的温度分布情况中,提取出至少一组第二高度-温度信息,上述第二高度-温度信息包括高度值和此高度值对应的温度值,且上述第二高度-温度信息中的高度值与上述第一高度-温度信息中的高度值相等;控制装置通过比较第一高度-温度信息和第二高度-温度信息,并计算出温度差值T,控制装置根据上述温度差值T的大小控制落料装置工作。

若T为正数,说明垃圾运动到该高度值位置时,温度过高,可能存在燃烧腔体内炉灰堆积过高的问题,此时,说明垃圾从进入燃烧腔体到运动至该高度值位置的时间段期间,加热时间过长,因此,理想的处理方式为加快垃圾运动速度,使得垃圾在后续运动过程中,在燃烧腔体内停留时间缩短;所以,本方案中,当出现T为正数,控制装置获得该信息,可以控制落料装置工作,调整落料速度,控制垃圾在后续运动过程中在燃烧腔体内的停留时间;若T为负数,说明垃圾运动都该高度值位置时,温度过低,可能存在垃圾燃烧不充分的问题,此时,说明垃圾从进入燃烧腔体到运动至该高度值位置的时间段期间,加热时间过短,因此,理想的处理方式为降低垃圾的运动速度,使得垃圾在后续运动过程中,在燃烧腔体内停留时间加长;固本方案中,当出现T为负数时,控制装置获取该信息,指令控制落料装置工作,调整落料速度,从而使垃圾在后续运动过程中在燃烧腔体内的停留时间加长。如此,本发明可更充分的利用燃烧腔体内的热量,使燃烧更加合理,从而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本实施方式中,落料装置包括落料阀门3和测速单元;落料阀门3设于落料口5处并根据控制单元指令调节落料口5的落料速度;测速单元采用固体流量计4,用于检测落料口5处的落料速度控制装置通过上述测速单元获取上述落料速度信息;检测装置为红外传感器2,红外传感器2的个数为多个,且红外传感器2沿燃烧腔体高度方向均匀布置。

控制装置内预设有第一差值T1、第二差值T2、第一落料速度V1、第二落料速度V2,若T≥T1,控制装置控制落料阀门3动作,将落料速度变为V1;若T≤T2,控制装置控制落料阀门3动作,将落料速度变为V2;其中,T1>T2,V1>V2,100≤T1≤300,-300≤T2≤-100。

本系统开始工作时,控制装置获取检测装置检测的燃烧腔体内的实际温度分布情况,提取出至少一组第一高度-温度信息,上述第一高度-温度信息包括高度值和该高度值对应的温度值;且在预设的温度分布情况中,提取出至少一组第二高度-温度信息,控制装置比较第一高度-温度信息和第二高度-温度信息,并计算出温度差值T,且将差值T与T1、T2进行比较,若T≥T1,说明垃圾运动到该高度值位置时,温度过高,可能存在炉灰在燃烧腔体内堆积过高的问题,因此,理想的处理方式为加快垃圾运动速度,此时,控制装置指令控制落料阀门3动作,将落料口5的落料速度变为V1,以加快落料口5的落料速度,从而充分利用燃烧腔体内的燃烧热量;若T≤T2,说明垃圾运动到该高度值位置时,温度过低,可能存在垃圾燃烧不充分的问题,此时,控制装置控制落料阀门3动作,将落料速度变为V2,从而使垃圾在燃烧腔体内进行充分燃烧;若T=0,说明此时到达理想状态,控制装置指令控制落料阀门3动作,将落料速度变为(V1+V2)/2;如此,可降低落料速度的变化幅度,使燃烧过程更合理,避免资源的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