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环保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2253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秸秆环保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秸秆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秸秆环保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甘蔗和其他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和有机质,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每两吨秸秆的热值就相当于一吨标准煤所产生的能量,而且平均含硫量仅有3.8‰,即标准煤中硫的含量是秸秆的26倍之多。在生物质的再生利用过程中,排放的co2与生物质吸收的co2达到碳平衡,实现处理过程的零排放据统计,我国现有的15亿亩耕地,农作物秸秆年产量达到6亿吨之多,其中稻草1.8亿吨,玉米2.2亿吨,小麦1.1亿吨,还有甘薯蔓、油菜秸、大都秸、甘蔗梢、高粱秸、花生秧及壳等产出的秸秆量都超过千万吨。主要的秸秆处理技术有:秸秆还田;秸秆饲料;秸秆燃气;直燃发电等,每种技术均有其优点,但也有一些致命的弱点。如还田后秸秆不易腐烂,影响播种质量,同时还田机具价格偏高,利用率地低。焚烧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其不仅能非常有效地实现固体废弃物处理减容、减量化,还能回收热能,实现固体废弃物处理的资源化。

我国每年春秋是麦子和水稻的收获季节,都会有大量的庄稼秸秆在田头就地焚烧,不仅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还会出现燃烧点火势难以控制,出现烧毁其它农作物和树林的现象,甚至于引起火灾。如果将分散在田头的庄稼秸秆运送到指定的回收点或处理场地,不仅需要足够的人工,还会产生较大的运输成本,农民往往不愿意为此投入过多的人工和财力。目前,我国农村秸秆还田或回收处理的比例十分有限,大量的庄稼秸秆处理仍然是一项较为严峻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秸秆环保处理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并且烟气净化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秸秆环保处理装置,包括焚烧炉、蒸汽锅炉以及净化组件,所述焚烧炉的侧壁设有进料口,侧壁上端设有出气口;所述蒸汽锅炉设置于焚烧炉的上方,所述蒸汽锅炉的顶端设有蒸汽口;所述净化组件包括净化部、蒸汽管和排烟管道,所述净化部分为去尘罐和除烟罐,所述去尘罐和除烟罐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连通,所述去尘罐的内部设有喷嘴,所述蒸汽管一端与蒸汽口连接,另一端与喷嘴连接,所述排烟管道一端与出气口连接,另一端与去尘罐的下端连接;所述除烟罐的顶端设有排气管。

上述处理装置中,优选地,所述排烟管道设有至少两个支管,所述支管绕设于蒸汽锅炉的外壁,且延蒸汽锅炉长度方向设置。

上述处理装置中,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支管设有两个,位于所述排烟管道的中段,所述支管的宽度大于排烟管道总管的宽度。

上述处理装置中,优选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是:所述支管设有两个以上,位于所述排烟管道的中段,所述支管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排烟管道总管的宽度。

上述处理装置中,优选地,所述焚烧炉的出气口设有过滤网,所述排烟管道靠近出气口处设有阀门,所述蒸汽管靠近去尘罐处设有阀门。

上述处理装置中,优选地,所述蒸汽锅炉顶部设有与进水管连接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蒸汽口位于蒸汽锅炉的两端。

上述处理装置中,优选地,沿所述去尘罐的高度方向设有多组喷嘴,所述去尘罐的底部呈漏斗状形成排放口。

上述处理装置中,优选地,所述连接管道一端与去尘罐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与除烟罐的底部连接。

上述处理装置中,优选地,所述除烟罐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

上述处理装置中,优选地,所述焚烧炉设有鼓风机,所述焚烧炉的底端设有排渣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秸秆环保处理装置,结构简单,通过秸秆焚烧产生的热量加热水产生蒸汽,再利用进行焚烧烟气的除尘处理,操作方便,充分利用能源,降低了秸秆焚烧处理的成本。本发明的秸秆环保处理装置,秸秆焚烧产生的烟气通过去尘罐和除烟罐处理之后排放,防止对环境产生污染,并且秸秆焚烧后产生的草木灰以及去尘罐排出的浆液可以用于生产肥料。本发明的秸秆环保处理装置,不需要将分散在田头的庄稼秸秆运送到指定的回收点或处理场地就可以直接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焚烧炉;11、进料口;12、出气口;13、排渣口;14、鼓风机;2、蒸汽锅炉;21、蒸汽口;22、进水管;23、进水口;3、净化部;31、去尘罐;32、除烟罐;33、连接管道;34、喷嘴;35、排气管;36、排放口;4、蒸汽管;5、排烟管道;51、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本发明秸秆环保处理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法,包括焚烧炉1、蒸汽锅炉2以及净化组件。焚烧炉1的侧壁设有进料口11,侧壁上端设有出气口12,出气口12设有过滤网,用于过滤焚烧后烟气的大固体颗粒,并能够防止燃烧时扬起的灰烬进入排烟管道5,焚烧炉1侧壁的下部设有鼓风机14,焚烧炉1的底部设有排渣口13。

蒸汽锅炉2设置于焚烧炉1的上方,蒸汽锅炉2顶部的两端分别设有蒸汽口21和进水口23,进水口23与一进水管22连接,进水管22设有阀门。通过焚烧炉1中秸秆焚烧时产生的热量加热蒸汽锅炉2中的水,产生蒸汽。

净化组件包括净化部3、蒸汽管4和排烟管道5,净化部3分为去尘罐31和除烟罐32,去尘罐31和除烟罐32之间通过连接管道33连通,连接管道33一端与去尘罐31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与除烟罐32的底部连接。去尘罐31的内部沿高度方向设有多组喷嘴34,喷嘴34采用雾化喷嘴。蒸汽管4一端与蒸汽口21连接,另一端与喷嘴34连接,蒸汽管4靠近去尘罐31处设有阀门。去尘处理时,先关闭蒸汽管4得阀门,等去尘罐31开始通入烟气时再打开蒸汽管4,充分利用水蒸汽,节约能源。去尘罐31的底部呈漏斗状,形成了排放口36,排放口36设有控制其开闭的门,喷雾吸尘后的浆液从排放口36可以排放干净。

排烟管道5的一端与出气口12连接,另一端与去尘罐31的下端连接,排烟管道5靠近出气口12处设有阀门。开始焚烧时排烟管道5的阀门关闭,等燃烧充分再打开阀门,进入去尘罐31集中进行除尘处理,避免去尘罐31中一直通入蒸汽,浪费能源。排烟管道5的中段设有两个支管51,支管51的宽度大于排烟管道5总管的宽度,支管51顶端的高度不能超过蒸汽锅炉2的高度。两个支管51分别绕设于蒸汽锅炉2两侧壁的外部,延蒸汽锅炉2长度方向设置。焚烧之后的烟气温度很高,高温烟气通过支管51时给蒸汽锅炉2的水加热,再进入去尘罐31去尘。

除烟罐32的顶端设有排气管35。除烟罐32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能够对烟气的烟雾颗粒进行吸附,从而避免污染大气。

本发明在工作时,先关闭排烟管道5和蒸汽管4的阀门,打开进水管22,水充满蒸汽锅炉2的二分之一以上,关小或关闭进水管22的阀门,从进料口11投入秸秆,在鼓风机14的作用下,秸秆充分地燃烧,降低烟雾和有毒气体的产生。秸秆燃烧的同时,焚烧炉1内的热能对蒸汽锅炉2中的水加热产生蒸汽。工作人员根据秸秆的燃烧情况,决定什么时候打开排烟管道5和蒸汽管4的阀门。阀门打开后,燃烧产生的烟气从排烟管道5进入去尘罐31;同时蒸汽经过喷嘴34喷向烟气,将烟气中的灰尘吸附并沉积到去尘罐31的底部。去尘之后的烟气经过连接管道33从除烟罐32的底部进入,经过活性炭吸附烟雾颗粒,变成符合排放标准的气体,从排气管35排出,避免对环境的污染。燃烧后,从排渣口13排出草木灰,从去尘罐31排出浆液,将草木灰和浆液再加工生产成肥料。本发明秸秆环保处理装置,不需要将分散在田头的庄稼秸秆运送到指定的回收点或处理场地就可以直接处理。

实施例2

图2示出了本发明秸秆环保处理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法,实施例2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排烟管道5的中段设有两个以上支管51,支管51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排烟管道5总管的宽度,最高一个支管51顶端的高度不能超过蒸汽锅炉2中液体的高度。多个支管51分别绕设于蒸汽锅炉2两侧壁的外部,延蒸汽锅炉2长度方向设置。

上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