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空预器伞骨式径向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0709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锅炉空预器伞骨式径向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具体涉及锅炉空预器伞骨式径向密封装置,属于回转式空预器密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自身变形,引起密封间隙过大。装满传热元件的空气预热器转子(与密封片一体的)冷态时,扇形板与转子端面(密封片)为一间隙很小的平面。而当空气预热器运行时,转子处于热态,热端转子径向膨胀大于冷端转子;同时由于中心轴向上膨胀,加上自重下垂,使转子产生蘑菇状变形,扇形板与转子端面密封的外缘间隙,在热态时比冷态时增大很多,会形成三角状的漏风区(如图8所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锅炉空预器伞骨式径向密封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所述锅炉空预器伞骨式径向密封装置包括转子外壳、转子、固定梁、驱动轴、隔仓板、扇形密封板、径向密封片、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滑套和传热元件;

所述转子外壳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固定梁,转子通过驱动轴安装在两个固定梁之间,且位于转子外壳内,转子与外壳之间设有轴向密封片;所述转子为带有内部空腔的桶型转子,其空腔内设有多个隔仓板,隔仓板的两端分别与转子的外壁和转子内壁相连接,相邻两个隔仓板之间形成扇形存储仓,存储仓内装填有传热元件;所述扇形密封板安装在扇形存储仓的顶端,扇形密封板的底端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转子内壁铰接,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滑套安装在转子内壁上;所述径向密封片安装在扇形密封板的底端面上,且径向密封片的下端面上开有安装槽,隔仓板的上端位于安装槽内。

进一步:所述换热元件为波浪型换热元件、直板型换热元件或波节管型换热元件。

进一步:所述扇形密封板的扇形角度为15°。

进一步:所述转子外壳上还设有烟气入口、二次配出口和一次配出口,烟气入口、二次配出口和一次配出口相邻两出口之间的夹角为120°。

本发明与现有产品相比具有以下效果:本结构的安装方式有效避免了径向密封片和转子换热元件组件之间(隔仓板)的螺栓连接(即径向密封片、换热元件相互独立,都与转子内壁连接),克服了因转子换热元件自重下垂,使径向密封片(自重量下垂可以忽略)随着产生的蘑菇状变形,并避免了三角形漏风区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锅炉空预器伞骨式径向密封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图2的a处放大图;

图5是图3的b处放大图;

图6是隔仓板和径向密封片的热态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6的a向视图;

图8是传统回转式空预器热态时转子与径向密封片之间产生漏风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子外壳、2-转子、3-固定梁、4-驱动轴、5-隔仓板、6-扇形密封板、7-径向密封片、8-第一支撑杆、9-第二支撑杆、10-滑套、11-转子内壁、12-传热元件、13-烟气入口、14-二次配出口、15-一次配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所述的锅炉空预器伞骨式径向密封装置包括转子外壳1、转子2、固定梁3、驱动轴4、隔仓板5、扇形密封板6、径向密封片7、第一支撑杆8、第二支撑杆9、滑套10和传热元件12;

所述转子外壳1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固定梁3,转子2通过驱动轴4安装在两个固定梁3之间,且位于转子外壳1内,转子2与外壳1之间设有轴向密封片;所述转子2为带有内部空腔的桶型转子,其空腔内设有多个隔仓板5,隔仓板5的两端分别与转子2的外壁和转子内壁11相连接,相邻两个隔仓板5之间形成扇形存储仓,存储仓内装填有传热元件12;所述扇形密封板6安装在扇形存储仓的顶端,扇形密封板6的底端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8,且第一支撑杆8的一端与转子内壁11铰接,第二支撑杆9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8的另一端铰接,第二支撑杆9的另一端通过滑套10安装在转子内壁11上;所述径向密封片7安装在扇形密封板6的底端面上,且径向密封片7的下端面上开有安装槽,隔仓板5的上端位于安装槽内。

进一步:所述换热元件12为波浪型换热元件、直板型换热元件或波节管型换热元件。

进一步:所述扇形密封板6的扇形角度为15°。

进一步:所述转子外壳1上还设有烟气入口13、二次配出口14和一次配出口15,烟气入口13、二次配出口14和一次配出口15相邻两出口之间的夹角为120°。

进一步:伞骨式组装构成:伞面(即扇形密封板)也是工作部分,伞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是支架部分,伞柄(转子内壁)支撑部分。

伞骨式结构就是连杆机构原理,把几根杆状的物体用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装置的实施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附图2可知,伞骨式是三连杆,转子内壁11是一根,伞面(即扇形密封板)上的第一支撑杆8是第二根,第二支撑杆9是一根,转子内壁11和第一支撑杆8铰接,第一支撑杆8和第二支撑杆9铰接,第二支撑杆9和转子内壁11通过一个滑套10连接,滑套10可在转子内壁11上滑动,滑套10和第二支撑杆9铰接,各杆的长短、铰接的位置、滑套滑动的距离、事前计算好或用试验得出,达到撑开径向密封面的要求。

伞面(即扇形密封板)是由24或48条伞骨(第一支撑杆8)及数个同心24或48边形相互焊接而成,从而形成伞骨式径向密封面的结构,伞面的形态不是平面的,而是在径向密封片7的外端呈一定的角度向上,根据空气预热器的不同上翘一般在5°~10°左右。

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锅炉空预器伞骨式径向密封装置,属于回转式空预器密封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回转式空预器转子热态时会产生三角状漏风区的问题。转子外壳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固定梁,转子通过驱动轴安装在两个固定梁之间,且位于转子外壳内,转子与外壳之间设有轴向密封片;所述转子为带有内部空腔的桶型转子,其空腔内设有多个隔仓板,隔仓板的两端分别与转子的外壁和转子内壁相连接,相邻两个隔仓板之间形成扇形存储仓,存储仓内装填有传热元件;所述扇形密封板安装在扇形存储仓的顶端,扇形密封板的底端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本发明的锅炉空预器伞骨式径向密封装置能避免空预器产生三角形漏风区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耿文远;薛仕龙;马淳峰;孙洋;赵鹏;丁文超;陈学庆;李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航天科工哈尔滨风华有限公司电站设备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9
技术公布日:2018.05.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