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焦油处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2500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油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焦油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石化企业生产丁二烯的过程中,在溶剂再生段会产生少量的重组分——焦油。焦油在100℃以上呈流动状态,冷却后成为固态,韧性非常大,因此被称为固体焦油。因焦油产生装置和焚烧厂有一定距离,而焦油非常容易凝固,容易堵塞管道,不宜长距离输送,因此,石化企业一般在焦油还处于高温液态时直接将焦油排出釜外。排出在地上的焦油在空气中迅速冷却成固态,再由人工分割成块送至危险废物焚烧厂处理。

其中,由于焦油凝固后韧性非常大,导致人工分割困难,即使分割成小块也会重新粘附在一起,同时,焦油具有刺激性气味,严重污染环境且影响工人的健康;而大块的焦油在焚烧炉中又不易焚烧完全,容易粘附在对流管、炉壁等处,影响焚烧炉的安全运行,尤其对于特种废物流化床焚烧炉来说,大的焦块进入焚烧炉直接影响炉况的稳定和污染物的达标排放。

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方便焦油运输与处理的用于焦油处理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方便焦油运输与处理的用于焦油处理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焦油处理的装置,包括特种废物流化床焚烧炉和用于承接液态焦油的容器,所述容器与所述特种废物流化床焚烧炉的进料口可拆连接;所述容器可移动;所述容器的外表面设有加热保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增加容器来承接刚产生的液态焦油,避免焦油被直接排入地上污染环境;(2)通过将容器设计成移动式容器,使得承接有焦油的容器可被安全移至(运输至)处理厂,一方面,与直接排出到地面上相比,避免焦油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污染环境,同时也无需建立长的输送管道,不会出现管路堵塞等问题,另一方面,无需工作人员对排出焦油进行分割,降低了劳动强度,有利于节约人力成本,同时,工作人员无需直接接触焦油,可有效降低焦油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方便运输且处理更加安全;(3)通过在容器的外表面设置加热保温装置,可防止焦油在运输过程凝固,保持焦油一直处于液态,有利于后续焚烧完全,有利于特种废物流化床焚烧炉的炉况的稳定及污染物达标排放;(4)将焦油加热至液态与低热值的污泥混匀焚烧,可充分利用焦油的热值,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焦油处理的装置的主视图。

标号说明:

1-特种废物流化床焚烧炉;2-加热保温装置;3-卧式筒形储罐;4-底座;5-第一进口;6-第一出口;7-第二进口;8-出料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利用可移动的容器承接刚产生的液态焦油,将容器移至(运输)至焚烧厂,然后通过加热装置对焦油加热至液态排出到特种废物流化床焚烧炉焚烧。

请参照图1,一种用于焦油处理的装置,包括特种废物流化床焚烧炉1和用于承接液态焦油的容器,所述容器与所述特种废物流化床焚烧炉1的进料口可拆连接;所述容器可移动;所述容器的外表面设有加热保温装置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将丁二烯生产过程产生的液态焦油装入可移动的容器中,然后将该容器移至焚烧厂与特种废物流化床焚烧炉连接,在焚烧厂通过加热保温装置对焦油进行加热避免加油凝固,方便后续排出到特种废物流化床焚烧炉中进行后续焚烧处理。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增加容器来承接刚产生的液态焦油,避免焦油被直接排入地上污染环境;(2)通过将容器设计成移动式容器,使得承接有焦油的容器可被安全移至(运输至)处理厂,一方面,与直接排出到地面上相比,避免焦油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污染环境,同时也无需建立长的输送管道,不会出现管路堵塞等问题,另一方面,无需工作人员对排出焦油进行分割,降低了劳动强度,有利于节约人力成本,同时,工作人员无需直接接触焦油,可有效降低焦油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方便运输且处理更加安全;(3)通过在容器的外表面设置加热保温装置,可防止焦油在运输过程凝固,保持焦油一直处于液态,有利于后续焚烧完全,有利于特种废物流化床焚烧炉的炉况的稳定及污染物达标排放;(4)将焦油加热至液态与低热值的污泥混匀焚烧,可充分利用焦油的热值,节约能源。

进一步的,所述容器为密闭容器。

由上述描述可知,采用密闭容器作为承接液态焦油的装置,避免加热过程中容器中焦油的轻质组分的挥发流失,防止加热过程中焦油变得越来越稠,堵塞管路。

进一步的,所述容器包括卧式筒形储罐3和用于支撑所述卧式筒形储罐3的底座4,所述卧式筒形储罐3的远离所述底座4的一侧设有用于焦油输入的第一进口5,所述卧式筒形储罐3的靠近所述底座4的一侧设有用于焦油排出的第一出口6,所述第一进口5与第一出口6分别位于所述卧式筒形储罐3的两端。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进口与第一出口设计成上述情况,有利于卧式筒形储罐中焦油的排出,减少罐中焦油的残留。

进一步的,所述卧式筒形储罐3远离所述底座4的一侧还设有用于过热蒸汽输入的第二进口7。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卧式筒形储罐增设一个用于过热蒸汽输入的第二进口,方便后续利用蒸汽的压力将罐中的焦油压入特种废物流化床焚烧炉的进料口而无需增加泵来压送,可以避免泵被堵。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4为鞍式支座,所述鞍式支座的数目为2个,2个鞍式支座分别位于所述卧式筒形储罐3正中间横截面的两侧且2个鞍式支座到卧式筒形储罐3正中间横截面的距离相等。

由上述描述可知,增加鞍式支座方便后续叉车搬运,同时,2个鞍式支座到卧式筒形储罐正中间横截面的距离相等可以使得每个支座的承受的力相等,可以增加卧式筒形储罐放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口6连接有出料管道8,所述出料管道8的另一端与特种废物流化床焚烧炉1的进料口可拆连接,所述出料管道8的外表面设有保温层。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出料管道外表面设置保温层可以防止焦油在出料管内凝固。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保温装置2包括蒸汽保温夹套,所述蒸汽保温夹套上设有用于蒸汽输入的第三进口及用于冷凝水排出的第二出口,所述第三进口与第二出口分别位于所述卧式筒形储罐3正中间横截面的两侧。

由上述描述可知,将蒸汽保温夹套作为加热保温装置结构简单且方便安装,同时不影响卧式筒形储罐结构的紧凑性,将蒸汽保温夹套上的第三进口与第二出口设置在卧式筒形储罐正中间横截面的两侧,使得罐内焦油受热更加均匀,同时蒸汽的热量利用更加充分,更加节能。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一种用于焦油处理的装置,包括特种废物流化床焚烧炉1和用于承接液态焦油的容器,所述容器与所述特种废物流化床焚烧炉1的进料口可拆连接;所述容器可移动;所述容器的外表面设有加热保温装置2。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可移动式容器承接刚产生的液体焦油,避免焦油直接外排至地面上污染环境,也避免工作人员直接接触焦油,可有效降低焦油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处理更加安全,也减小了劳动强度及人力成本。

实施例2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所述容器为密闭容器;所述容器包括卧式筒形储罐3和用于支撑所述卧式筒形储罐3的底座4,所述卧式筒形储罐3的远离所述底座4的一侧设有用于焦油输入的第一进口5,所述卧式筒形储罐3的靠近所述底座4的一侧设有用于焦油排出的第一出口6,所述第一进口5与第一出口6分别位于所述卧式筒形储罐3的两端;所述底座4为鞍式支座,所述鞍式支座的数目为2个,2个鞍式支座分别位于所述卧式筒形储罐3正中间横截面的两侧且2个鞍式支座到卧式筒形储罐3正中间横截面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出口6连接有出料管道8,所述出料管道8的另一端与特种废物流化床焚烧炉1的进料口可拆连接,所述出料管道8的外表面设有保温层;加热保温装置2为蒸汽保温夹套,所述蒸汽保温夹套上设有用于蒸汽输入的第三进口及用于冷凝水排出的第二出口,所述第三进口与第二出口分别位于所述卧式筒形储罐3正中间横截面的两侧。

作为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在卧式筒形储罐3远离所述底座4的一侧设有用于过热蒸汽输入的第二进口7,利用过热蒸汽的压力将焦油压送至特种废物流化床焚烧炉1的进料口,无需采用泵输送,避免泵被堵塞。

本实施例在实现实施1有益效果的基础上,结构更加简单,且能避免加热过程焦油中的轻质组分流失导致焦油越来越稠而影响后续的输出,同时,采用过热蒸汽增压将容器中的焦油输出,无需采用泵输送焦油,可以有效防止泵被堵塞。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焦油处理的装置,通过增加容器来承接刚产生的液态焦油,避免焦油被直接排入地上污染环境;通过将容器设计成移动式容器,使得承接有焦油的容器可被安全移至(运输至)处理厂,一方面,与直接排出到地面上相比,避免焦油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污染环境,同时也无需建立长的输送管道,不会出现管路堵塞等问题,另一方面,无需工作人员对排出焦油进行分割,降低了劳动强度,有利于节约人力成本,同时,工作人员无需直接接触焦油,可有效降低焦油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方便运输且处理更加安全;通过在容器的外表面设置加热保温装置,可防止焦油在运输过程凝固,保持焦油一直处于液态,有利于后续焚烧完全,有利于特种废物流化床焚烧炉的炉况的稳定及污染物达标排放;将焦油加热至液态与低热值的污泥混匀焚烧,可充分利用焦油的热值,节约能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