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头炉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0993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端头炉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锅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头炉排。



背景技术:

炉排是锅炉或工业炉中堆置固体燃料并使之有效燃烧的部件。现有技术的炉排多见于单一的条形或单一的平行片状,炉排上堆满燃料时,空气往往不能流通,从而会造成燃料不能充分燃烧,但燃稍不充分的燃渣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节能环保要求日益严格,洁净燃烧技术的高效、节能、低污染工业锅炉将是产品发展的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端头炉排,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加快空气流通,迅速进入燃料层,使燃料能充分燃烧,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端头炉排,包括框架、炉排片,所述的炉排片设置在框架内;所述的框架包括L型底板,对称设置形成上底板和下底板,在L型上底板和天底板的左侧设置有两个吊耳;在L型底板右侧设置有一块侧板,倾斜设置,形成右侧板;在上底板和下底板内部的左侧设置有两块挡板,所述的两块挡板的一端分别与上底板和下底板相连接,倾斜设置成八字形;在上底板和下底板内部的右侧设置有第一炉排片,第二炉排片,所述的第一炉排片和第二炉排片的一端与右侧板相连,倾斜设置成人字形;所述的第一炉排片和第二炉排片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炉排片和第四炉排片相连接,所述的第三炉排片和第四炉排片与L型底板平行,第三炉排片和第四炉排片之间设置有第五炉排片、第六炉排片;平行设置的各炉排片与上底板之间、下底板之间通过筋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右侧板一端与L形底板的短边外侧相连接,右侧板的另一端与L形底板的短边内侧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两个吊耳的右端分别与两块挡板的左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端头炉排,与传统结构相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框架内设置有两块八字形挡板,右侧板倾斜设置,第一炉排片和第二炉排片设置为人字形,第三炉排片、第四炉排片、第五炉排片、第六炉排片之间互相平行设置;加快空气流通;空气能迅速进入燃料层,使燃料能充分燃烧,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图;

在图中:1.框架,1-1.上底板,1-2.下底板,2.炉排片,2-1.第一炉排片,2-2.第二炉排片,2-3.第三炉排片,2-4.第四炉排片,2-5.第五炉排片,2-6.第六炉排片,3.吊耳,4.挡板,5.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附图中:一种端头炉排,包括框架1、炉排片2,所述的炉排片2设置在框架1内;所述的框架1包括L型底板,对称设置形成上底板1-1和下底板1-2,在L型上底板和下底板的左侧设置有两个吊耳3;在L型底板右侧设置有一块侧板,倾斜设置,形成右侧板1-3;在上底板1-1和下底板1-2内部的左侧设置有两块挡板4,所述的两块挡板4的一端分别与上底板1-1和下底板1-2相连接,倾斜设置成八字形;在上底板1-1和下底板1-2内部的右侧设置有第一炉排片2-1、第二炉排片2-2,所述的第一炉排片2-1和第二炉排片2-2的一端与右侧板1-3相连,倾斜设置成人字形;所述的第一炉排片2-1和第二炉排片2-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炉排片2-3和第四炉排片2-4相连接,所述的第三炉排片2-3和第四炉排片2-4与L型上底板和下底板平行,第三炉排片2-3和第四炉排片2-4之间设置有第五炉排片2-5、第六炉排片2-6;平行设置的各炉排片与上底板之间、下底板之间通过筋板5连接。

所述的右侧板1-3一端与L形上底板1-1和下底板1-2的短边外侧相连接,右侧板1-3的另一端与L形上底板1-1和下底板1-2的短边内侧相连接;所述的两个吊耳3的右端分别与两块挡板4的左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炉排片通常用铸铁制造,组装后炉排片与炉排片之间保持必要的通风缝隙,靠四周的框架固定安装在炉膛或燃烧室底部,并且还可以在炉排下边设置可以调节风量的分隔的通风室,以便空气通过缝隙进入燃料层燃烧,烧尽后的灰渣用人工或机械方法排出。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