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燃烧式均气预混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6838发布日期:2018-09-04 21:41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主要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燃烧式均气预混燃气灶。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燃气灶在结构中并不具备均气装置,那么在燃烧过程中可能就会出现燃气分布不均,各处火焰温度存在差异,这样可能会对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目前的燃气灶在使用过程中,其产生的油烟大多通过抽油烟机排走了,这同样会对大气造成一定的污染,所以就目前家用燃气灶来说还是存在的一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燃烧充分稳定、可提高燃烧效率的辅助燃烧式均气预混燃气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辅助燃烧式均气预混燃气灶,包括灶体,所述灶体上设有沉槽,所述灶体上于沉槽处装设有伸至沉槽内的均气装置,所述均气装置与沉槽内壁之间形成预混腔,所述灶体上还设有用于将燃烧后的油烟导入预混腔的油烟回收组件,所述灶体底部装设有用于将天然气和空气输送至预混腔的预混输送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均气装置包括均燃盘和设置在其底部的均气盘,所述均燃盘上设有同心的内燃环孔带和外燃环孔带,所述均燃盘安装在沉槽的槽口处,所述均气盘位于沉槽内并沉槽内壁之间形成所述预混腔,所述内燃环孔带通过均气盘连通预混腔,所述外燃环孔带与预混腔直接连接。

所述均气盘设有第一均气导流段和第二均气导流段,所述第一均气导流段的导流方向朝向内燃环孔带,所述第二均气导流段的导流方向朝向油烟回收组件的油输出点和外燃环孔带。

所述油烟回收组件包括油烟池和引流管,所述油烟池设置在灶体上并通过所述引流管与预混腔连通。

所述油烟回收组件还包括集油环槽,所述集油环槽设置在预混腔内壁靠近外燃环孔带的位置,集油环槽与引流管对接。

所述预混输送组件包括混气管、喷射元件和送风机,所述喷射元件安装在底部并伸入预混腔内,所述混气管一端与喷射元件连接、另一端与送风机以及燃气源连接。

所述喷射元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喷嘴和引射管,所述引射管伸入预混腔内,所述喷嘴与混气管连接。

所述混气管远离喷嘴的端部设有两根支管,两根支管中的一根与燃气源连接、另一根与送风机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辅助燃烧式均气预混燃气灶,包括灶体,灶体上设有沉槽,灶体上于沉槽处装设有伸至沉槽内的均气装置,均气装置与沉槽内壁之间形成预混腔,灶体上还设有用于将燃烧后的油烟导入预混腔的油烟回收组件,灶体底部装设有用于将天然气和空气输送至预混腔的预混输送组件。使用时,预混输送组件将天然气和空气进行预混并输送至预混腔,预混腔混合气经均气装置进行分气和均气,使混合气分布均匀,燃烧时,燃烧产生的油再经油烟回收组件导入预混腔进行二次辅助燃烧。较传统结构而言,该燃气灶通过预混输送组件和预混腔使天然气和空气进行预混后再燃烧,降低了天然气直接燃烧的热值,还能通过天然气和空气输送量的大小实现调节火焰的大小,再配合均气装置的分气和均气功能,从而达到充分稳定燃烧的效果;而油烟回收组件的设置,使得燃烧产生的油再经油烟回收组件导入预混腔进行二次辅助燃烧,提高了燃烧效率;其整体结构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均气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均气盘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灶体;11、沉槽;2、均气装置;21、均燃盘;211、内燃环孔带;212、外燃环孔带;22、均气盘;221、第一均气导流段;222、第二均气导流段;3、预混腔;4、油烟回收组件;41、油烟池;42、引流管;43、集油环槽;5、预混输送组件;51、混气管;511、支管;52、喷射元件;521、喷嘴;522、引射管;53、送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4示出了本发明辅助燃烧式均气预混燃气灶的一种实施例,包括灶体1,灶体1上设有沉槽11,灶体1上于沉槽11处装设有伸至沉槽11内的均气装置2,均气装置2与沉槽11内壁之间形成预混腔3,灶体1上还设有用于将燃烧后的油烟导入预混腔3的油烟回收组件4,灶体1底部装设有用于将天然气和空气输送至预混腔3的预混输送组件5。使用时,预混输送组件5将天然气和空气进行预混并输送至预混腔3,预混腔3混合气经均气装置2进行分气和均气,使混合气分布均匀,燃烧时,燃烧产生的油再经油烟回收组件4导入预混腔3进行二次辅助燃烧。较传统结构而言,该燃气灶通过预混输送组件5和预混腔3使天然气和空气进行预混后再燃烧,降低了天然气直接燃烧的热值,还能通过天然气和空气输送量的大小实现调节火焰的大小,再配合均气装置2的分气和均气功能,从而达到充分稳定燃烧的效果;而油烟回收组件4的设置,使得燃烧产生的油再经油烟回收组件4导入预混腔3进行二次辅助燃烧,提高了燃烧效率;其整体结构简单可靠。

本实施例中,均气装置2包括均燃盘21和设置在其底部的均气盘22,均燃盘21上设有同心的内燃环孔带211和外燃环孔带212,均燃盘21安装在沉槽11的槽口处,均气盘22位于沉槽11内并沉槽11内壁之间形成预混腔3,内燃环孔带211通过均气盘22连通预混腔3,外燃环孔带212与预混腔3直接连接。该结构中,预混腔3的一部分气体经均气盘22进入内燃环孔带211,使得该部分气体可以均匀的进入到燃气灶的中心部分的内燃环孔带211,从而形成一个内燃环;另外的气体经均气盘22沿均气盘22向外环顶部进入外燃环孔带212,使得该部分气体可以均匀的进入到燃气灶外环的外燃环孔带212,从而形成外燃环;该均燃盘21和均气盘22的整体配合,使得燃气灶使用过程中热量分布更为均匀、燃烧更为充分稳定。

本实施例中,均气盘22设有第一均气导流段221和第二均气导流段222,第一均气导流段221的导流方向朝向内燃环孔带211,第二均气导流段222的导流方向朝向油烟回收组件4的油输出点和外燃环孔带212。该第一均气导流段221为均气盘22上开设的一些小孔,其与内燃环孔带211对应,第二均气导流段222为弧形结构,将气体均流至顶部的油烟回收组件4的油输出点和外燃环孔带212处,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本实施例中,油烟回收组件4包括油烟池41和引流管42,油烟池41设置在灶体1上并通过引流管42与预混腔3连通。该结构中,油烟池41将油烟进行捕集回收,捕集回收油经引流管42送至预混腔3,燃气被点燃后,相应预混腔3的油也会被点燃,从而起到油的辅助燃烧效果。这样的设置不仅会使燃气灶的燃烧效果更好,还可以降低油烟对于空气的污染。

本实施例中,油烟回收组件4还包括集油环槽43,集油环槽43设置在预混腔3内壁靠近外燃环孔带212的位置,集油环槽43与引流管42对接。该结构中,收集到的油会通过引流管42进入到集油环槽43,所述集油环槽43为一环状通道,油会填充在集油环槽43中,当燃气被点燃后,相应的集油环槽43中的油也会被点燃,从而起到油的辅助燃烧效果。

本实施例中,预混输送组件5包括混气管51、喷射元件52和送风机53,喷射元件52安装在底部并伸入预混腔3内,混气管51一端与喷射元件52连接、另一端与送风机53以及燃气源连接。该结构中,天然从燃气源送入混气管51,送风机53将空气送入混气管51,在混气管51和喷射元件52内进行预混,再由喷射元件52送至预混腔3,其结构简单实用。

本实施例中,喷射元件52包括相互连接的喷嘴521和引射管522,引射管522伸入预混腔3内,喷嘴521与混气管51连接。该结构中,天然气与空气同时通过混气管51进入喷嘴521,然后进入引射管10,空气和天然气会在引射管522内进行预混,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天然气直接燃烧的热值和调节火焰的大小。

本实施例中,混气管51远离喷嘴521的端部设有两根支管511,两根支管511中的一根与燃气源连接、另一根与送风机53连接。两根支管511将相应的气体分别送入混气管51,同时通过混气管51进入喷嘴521,然后进入引射管10,空气和天然气会在引射管522内进行预混。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