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炉气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9109发布日期:2019-04-12 23:38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焚烧炉气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焚烧炉,尤其涉及一种焚烧炉气路结构。



背景技术:

对物体的燃烧通常是通过焚烧炉来完成的、如燃烧木材、煤炭等。焚烧炉进行燃烧时时通过空气同被燃烧物质(燃料)进行接触然后点燃来完成的。燃烧时产生的烟气经尾气排放管排出。但是在燃烧过程中常常会产生燃烧不充分导致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随同烟气排出。一氧化碳的排出不但浪费了燃料源而且会导致排出的尾气造成空气污染、如果进入室内则有可能产生一氧化碳中毒。另外焚烧炉排出的尾气的我的较高,而对尾气进行除尘的布袋所能够承受的温度低于尾气的温度,为了使得达到布袋的温度能够降到布袋所能够承受的范围,现有的方式为延长炉子的尾气排出风口和布袋的距离,已即现有的尾气降温方式没有对尾气的热量进行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尾气对气体燃料进行加热的以实现尾气热量利用的焚烧炉气路结构,解决了现有燃料炉的尾气的热量没有被利用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旨在第一个发明目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一种能够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被除去的焚烧炉气路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焚烧炉不能够处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焚烧炉气路结构,包括焚烧炉,所述焚烧炉设有烟囱、空气进入口和气体燃料进入口,所述烟囱外套设有中管,所述中管外套设有外管,所述中管和尾气排放管之间形成燃料室,所述燃料室内设有以烟囱中心线为中心线的螺旋导向片,所述螺旋导向片在所述燃料室内形成螺旋形燃气通道,所述燃气通道的一端同所述气体燃料进入口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同燃料输送泵的出口连接在一起,所述烟囱位于所述中管内的部分为导热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外管和中管之间形成气室,所述气室的一端同所述空气进入口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同鼓风机的出口连接在一起。使用时,气体燃料通过燃料输送泵吹入中管、然后沿着螺旋形燃气通道前进到气体燃料进入口到达焚烧炉内,开启在鼓风机的作用下吹入外管,然后沿着气道前行最后经空气进入口进入焚烧炉,在焚烧炉内燃料和空气燃烧产生热量而对被焚烧问题进行燃烧。由于尾气排放管位于所述中管内的部分为导热材料制作而成,故燃料流经流道时同尾气排放管内的尾气产生热交换,使得燃料被升温,燃料被升温后则更加有利于燃烧,从而起到对尾气热量进行回收的作用。进一步第设置外管于中管外,使空气经外管输入焚烧炉,使得空气对燃料起到保温的作用,燃料散失的燃料被参与燃烧的空气吸收,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热量的利用率。燃气通道设置为螺旋形,在直线距离不变时增加了流道的长度,从而增加了燃料同尾气进行热交换的时间,热交换时间长则被利用的热量增加。

作为优选,所述中管内的气体燃料的前进方向同所述烟囱内的烟气的排出方向相反。热交换效果好。

本发明还包括若干连通所述烟囱内部空间和气室的气道。能够使得空气输送如焚烧炉的过程中有部分进入烟囱内对尾气中的一氧化碳进行燃烧,从而起到除一氧化碳的作用。实现了第二个发明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气道包括设置在烟囱上的烟囱部气孔和仅位于中管与螺旋导向片内的中管部气孔。能够方便地实现气孔和燃气通道之间的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烟囱内可升降地穿设有导热结构的内管,所述内管同所述烟囱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内管上设有若干能够一一对应地同所述气道位于烟囱一端的端口对齐的内管部气孔所述内管和烟囱之间设有驱动内管在所述烟囱内伸缩的升降气缸。能够调节空气进入烟囱内的量,使得既能够满足除去一氧化碳含量的要求,又能够避免空气过量进入烟囱而导致鼓风机的能耗无用地增加。

本发明还包括升降气缸控制单元和检测尾气中一氧化碳含量的一氧化碳检测传感器,初始状态时内管部气孔同气道位于烟囱一端的端口完全错开以及内管完全遮挡着气道位于烟囱一端的端口,当所述一氧化碳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排出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时升降气缸控制单元驱动升降气缸升降上使得内管部气孔同气道位于烟囱一端的端口一一对应地完全对齐,当所述一氧化碳检测传感器检测再次检测到排出的尾气中不含一氧化碳时、升降气缸控制单元驱动升降气缸升降上使得内管部气孔同气道位于烟囱一端的端口逐渐错开直到排出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刚好位于要求范围内时升降气缸停止升降。该调节方式实现了以消除排出的一氧化碳为优选,然后再考虑鼓风机能耗的降低,环保性好。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尾气排放管位于所述中管内的部分为导热材料制作而成,故燃料流经流道时同尾气排放管内的尾气产生热交换,使得燃料被升温,燃料被升温后则更加有利于燃烧,从而起到对尾气热量进行回收的作用。进一步第设置外管于中管外,使空气经外管输入焚烧炉,使得空气对燃料起到保温的作用,燃料散失的燃料被参与燃烧的空气吸收,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热量的利用率。燃气通道设置为螺旋形,在直线距离不变时增加了流道的长度,从而增加了燃料同尾气进行热交换的时间,热交换时间长则被利用的热量增加;散热效果可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中:焚烧炉2、烟囱21、空气进入口22、气体燃料进入口23、中管4、燃料室41、螺旋导向片42、螺旋形燃气通道43、燃料输送泵44、外管5、气室51、鼓风机52、气道6、烟囱部气孔61、中管部气孔62、内管8、内管部气孔81、升降气缸8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焚烧炉气路结构,包括焚烧炉2。焚烧炉设有烟囱21、空气进入口22和气体燃料进入口23。烟囱外套设有中管4。中管外套设有外管5。中管和尾气排放管之间形成燃料室41。燃料室内设有以烟囱中心线为中心线的螺旋导向片42。螺旋导向片在燃料室内形成螺旋形燃气通道43。燃气通道的一端同所述气体燃料进入口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同燃料输送泵44的出口连接在一起。烟囱位于所述中管内的部分为导热材料制作而成。外管和中管之间形成气室51。气室的一端同所述空气进入口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同鼓风机52的出口连接在一起。中管内的气体燃料的前进方向同烟囱内的烟气的排出方向相反,具体为气体燃料为在螺旋形燃气通道内螺旋向下前进,而烟气为在烟囱内由下向上行进。烟囱和气室浙江通过若干气道6连通。气道包括设置在烟囱上的烟囱部气孔61和仅位于中管与螺旋导向片内的中管部气孔62。烟囱内可升降地穿设有导热结构的内管8。内管同烟囱密封连接在一起。内管上设有若干内管部气孔81。内管部气孔的开口面积通气道位于烟囱一端的开口面积相等。气道的数量同内管部气孔数量相等。内管部气道能够一一对应地同气道位于烟囱一端的端口对齐。内管和烟囱之间设有驱动内管在烟囱内伸缩的升降气缸82。升降气缸也可以用升降油缸替换。本实施例还包括升降气缸控制单元和检测尾气中一氧化碳含量的一氧化碳检测传感器。初始状态时内管部气孔同气道位于烟囱一端的端口完全错开也即内管完全遮挡着气道位于烟囱一端的端口,当所述一氧化碳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排出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时升降气缸控制单元驱动升降气缸升降上使得内管部气孔同气道位于烟囱一端的端口一一对应地完全对齐,进而当一氧化碳检测传感器检测再次检测到排出的尾气中不含一氧化碳时、升降气缸控制单元驱动升降气缸升降上使得内管部气孔同气道位于烟囱一端的端口逐渐错开直到排出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刚好位于要求范围内时升降气缸停止升降。

使用时,气体燃料通过燃料输送泵吹入中管、然后沿着螺旋形燃气通道前进到气体燃料进入口到达焚烧炉内,空气在鼓风机的作用下吹入外管,然后沿着气道前行最后经空气进入口进入焚烧炉,在焚烧炉内燃料和空气燃烧产生热量而对被焚烧问题进行燃烧。由于尾气排放管位于所述中管内的部分为导热材料制作而成,故燃料流经流道时同尾气排放管内的尾气产生热交换,使得燃料被升温,燃料被升温后则更加有利于燃烧,从而起到对尾气热量进行回收的作用。进一步第设置外管于中管外,使空气经外管输入焚烧炉,使得空气对燃料起到保温的作用,燃料散失的燃料被参与燃烧的空气吸收,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热量的利用率。燃气通道设置为螺旋形,在直线距离不变时增加了流道的长度,从而增加了燃料同尾气进行热交换的时间,热交换时间长则被利用的热量增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