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燃烧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2438发布日期:2019-06-26 01:24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红外线燃烧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线金属发热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完全预混燃烧器上作为红外线转换及辐射加热的红外线燃烧板。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红外线金属蜂窝燃烧板的制造方法一般是将双层或多层金属薄片冲压成波纹状,然后将其互相叠合缠绕成圆盘状有红外线辐射功能的金属蜂窝体。这种蜂窝体靠自身的折叠形成燃气孔,孔成直筒状。为了防止折叠处相互嵌套,还需要另用金属薄片隔开;同时蜂窝体缠绕焊接时由于仅有水平方向约束,当燃烧器处于高温状态时,靠近中心部分的薄片会向上跳动,导致中心突起,蜂窝板易翘起、脱层;另外这种盘绕的蜂窝体受到制作方法的限制,只能做成圆盘状,而圆形比同大小的方形面积小21.5%,这种圆盘形燃烧器负荷做不大,一般3.5kW,影响用户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期高温燃烧无变形,急冷急热无脆裂,火焰燃烧稳定,无回火现象发生的用在燃气具燃烧器上的有红外辐射功能的红外线燃烧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线燃烧板,该红外线燃烧板包括第一条料、第二条料和筋条,所述第一条料和第二条料均为至少两个并且交替叠压设置,所述筋条为至少两个并且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条料和第二条料内组成红外线燃烧板;所述第一条料和第二条料的同一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排凸起,并且所述第一条料和第二条料之间设置有孔隙。

优选地,所述第一条料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排凸起,所述第二条料的同一侧所设置的凸起排数比所述第一条料所设置的凸起排数多一排。

优选地,相邻的第一条料的凸起和第二条料的凸起交错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条料上的凸起与所述第二条料上的凸起的高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条料和第二条料的中部分别开设有通孔,所述筋条穿设于该通孔。

优选地,所述红外线燃烧板的中部开设有内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条料的每排凸起中相邻两个凸起之间的水平间距相同,所述第二条料的每排凸起中相邻两个凸起之间的水平间距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条料和第二条料上凸起分别通过冲压或辊压方式成型。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线燃烧板包括第一条料、第二条料和筋条,所述第一条料和第二条料均为至少两个并且交替叠压设置,所述筋条为至少两个并且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条料和第二条料内组成红外线燃烧板;所述第一条料和第二条料的同一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排凸起,并且所述第一条料和第二条料之间设置有孔隙;本实用新型采用“经纬”编织组成红外线燃烧板,使该红外线燃烧板能够长期高温燃烧无变形,急冷急热无脆裂,火焰燃烧稳定,无回火现象发生,且其制作成本低廉、标准化程度高,热负荷大,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红外线燃烧板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第一条料的结构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第二条料的结构图;

图6为第5的俯视图;

图7为第一条料和第二条料叠加在一起结构图;

图8为图1中的筋条结构图;

图9、图10、图11为图1的红外线燃烧板制作过程示意图;

图中,1、红外线燃烧板;11、第一条料;12、第二条料;13、筋条;131、端部;14、凸起;15、通孔;16、内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红外线燃烧板,该红外线燃烧板1包括第一条料11、第二条料12和筋条13。其中,第一条料11、第二条料12和筋条13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筋条13的一端设置有端部131,如图8所示。第一条料11和第二条料12交替叠压设置,筋条13穿设于该交替叠压设置的第一条料11和第二条料12组成该红外线燃烧板1,并且第一条料11和第二条料12靠近端部131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排凸起14。进而通过各凸起14的支撑固定作用,使两压紧叠加的第一条料11和第二条料12之间有孔隙。

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第一条料11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排凸起14,第二条料12的同一侧设置的凸起排数比第一条料11所设置的凸起排数多一排,并且邻的第一条料11的凸起14和第二条料12的凸起14交错设置,如图7所示。第一条料11和第二条料12的中部分别开设有通孔15,从而使筋条13能够穿过第一条料11和第二条料12上的通孔15将第一条料11和第二条料12固定住,并且稳固效果好,而第一条料11和第二条料12上凸起的交错设置,进一步增强了该红外线燃烧板的稳固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条料11靠近端部131的一侧设置有两排凸起14,通孔15开设于该两排凸起14之间;第二条料12靠近端部131的一侧设置有三排凸起14,通孔15开设于位于中间的那一排凸起14上,并且第二条料12的中间一排凸起14大于两侧的凸起14,这样能够容易避开第一条料11的凹陷部,防止第二条料12的凸起14塌陷入第一条料11中,同时也增加了其刚度,钎焊后强度增强。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条料11也可设置有三排或四排凸起,第二条料12对应地也可以设置有四排或五排凸起。

为了使第一条料11和第二条料12之间形成的各孔隙的大小均匀,第一条料11的每排凸起14中相邻两个凸起14之间的水平间距相同,第二条料12的每排凸起14中相邻两个凸起14之间的水平间距相同,并且第一条料11的相邻两个凸起14之间的水平间距与第二条料12的相邻两个凸起14之间的水平间距相同,同时各凸起14的高度相同。

另外,为了方便安装该红外线燃烧板1,在该红外红燃烧板1的中部还开设有内安装孔16,通过该内安装孔16能够方便地将该红外线燃烧板1安装于燃气灶上。

具体制作过程为,如图9、图10、图11所示,将五根筋条13并排设置,其中,位于中间的一根筋条13比位于其两侧的筋条13短;然后将第一条料11通过其通孔15套设于该五根筋条13上,并且第一条料11上的凸起14靠近筋条13的端部,再将第二条料12套设于该五根筋条13上并紧压于第一条料11,并且第二条料12上的凸起14也靠近筋条13的端部。如此在该五根筋条13上交替叠压套设第一条料11和第二条料12直至套满中间的一根筋条13,将中间被套满的筋条13的末端进行反铆固定。然后继续在位于两侧的筋条13上分别交替套设较短的第一条料11和第二条料12直至一定的长度。再增加一个短筋条13放置中间,然后将第一条料11和第二条料再继续交替套设于该五根筋条13中直至组成红外线燃烧体的大小,将该五根筋条进行反铆固定,最后在该红外线燃烧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添加钎料进行钎焊,则制成本实施例的红外线燃烧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