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床锅炉床下点火煤粉燃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4046发布日期:2019-06-15 00:17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流化床锅炉床下点火煤粉燃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油点火及稳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流化床锅炉床下点火煤粉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中频加热预燃点火燃烧器因煤粉气流被中频电流直接加热,造成燃烧器结焦趋向性增大,燃烧器安全性降低。在机组低负荷下,因此时1#高压加热器抽汽压力低,造成锅炉给水温度下降,省煤器入口烟气降低,SCR难以投运。NOx排放难以保证低于35mg/Nm3。在此背景下,开发出应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床下点火的中频空气电加热预燃点火煤粉燃烧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流化床锅炉床下点火煤粉燃烧系统,该燃烧系统采用主燃料与点火燃料分管路运行,且与锅炉原有燃料系统分开运行的方式达到了点火煤粉与助燃空气分离预热点火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流化床锅炉床下点火煤粉燃烧系统,包括设置在流化床下方的床下点火风道,还包括锅炉热一次风主管、锅炉热二次风主管、主煤粉管路和点火煤粉管路;所述主煤粉管路包括主煤粉仓和与主煤粉仓管道连接的主煤粉螺旋进料机,所述主煤粉螺旋进料机通过主燃料输料管与床下点火风道相连、以将主煤粉传输至床下点火风道中,所述锅炉热一次风主管还通过主煤粉送粉管与主煤粉螺旋进料机相连、以为主煤粉进入床下点火风道提供动力;所述点火煤粉管路包括顺次连接的点火煤粉仓、点火煤粉螺旋进料机、点火燃料输料管和点火腔,所述锅炉热一次风主管通过点火煤粉送粉管与点火煤粉螺旋进料机相连、以为点火煤粉仓中的点火煤粉通过点火燃料输料管进入点火腔提供动力,所述点火腔上还设有进风口和出料口,所述进风口通过二次风支管与锅炉热二次风主管相连,该二次风支管上还设有中频电加热装置,所述出料口与床下点火风道管道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点火煤粉管路共设有两个。

具体的说,所述主煤粉送粉管上还设有主煤粉风量调节阀和主煤粉风量流量计。

更具体的说,所述点火煤粉送粉管上还设有点火煤粉风量调节阀和点火煤粉风量流量计。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风支管上还设有二次风流量计和二次风调节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主燃料与点火燃料分系统运行,且与锅炉原有燃料系统分开运行的方式达到了点火煤粉与助燃空气分离预热点火的目的,解决了中频壁面加热预燃点火燃烧器因煤粉气流被中频电流直接加热,造成燃烧器结焦趋向性增大,燃烧器安全性降低的问题。并且本燃烧系统耦合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解决了锅炉低负荷下NOX难以达标排放的问题。此外,由于锅炉高温空气助燃,锅炉热二次风作为助燃空气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频电加热系统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流化床锅炉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燃烧系统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点火风道,2-锅炉热一次风主管,3-锅炉热二次风主管,31-二次风支管,32-中频电加热装置,33-二次风流量计,34-二次风调节阀,4-主煤粉仓,41-主煤粉螺旋进料机,42-主燃料输料管,43-主煤粉送粉管,44-主煤粉风量调节阀,45-主煤粉风量流量计,5-点火煤仓,51-点火煤粉螺旋进料机,52-点火燃料输料管,53-点火腔,54-点火煤粉送粉管,55-点火煤粉风量调节阀,56-点火煤粉风量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中频壁面加热预燃点火燃烧器因煤粉气流被中频电流直接加热,造成燃烧器结焦趋向性增大,燃烧器安全性降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流化床锅炉床下点火煤粉燃烧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为大调解比煤粉燃烧系统,且其主要是在锅炉原有燃烧系统前设置点火腔预燃室,采用中频电加热装置预热高温空气,达到预定温度后停止加热。点火煤粉燃料占全部燃料的10%左右,通过点火腔预燃室气化、点燃,成为稳定的点火源,不受主燃烧系统负荷的影响。主燃料占煤粉燃烧系统全部燃料的90%,可以根据负荷需要从0~90%任意调节。因此,大调节比煤粉燃烧系统能在冷炉条件下可靠点燃煤粉燃料,且允许燃烧系统在10%~100%负荷范围内任意调整,而且在冷炉启动、大范围调节运行中完全不需要辅助燃料。

具体来说,参见图2,所述煤粉燃烧系统包括设置在流化床下方的床下点火风道1,锅炉热一次风主管2、锅炉热二次风主管3、一个主煤粉管路和两个点火煤粉管路。应当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未作特别限定的零部件则均可直接选用本领域常规选择。

所述主煤粉管路包括主煤粉仓4和与主煤粉仓管道连接的主煤粉螺旋进料机41,所述主煤粉螺旋进料机通过主燃料输料管42与床下点火风道相连、以将主煤粉传输至床下点火风道中,所述锅炉热一次风主管2还通过主煤粉送粉管43与主煤粉螺旋进料机相连、以为主煤粉进入床下点火风道提供动力。其中,为使主煤粉燃料进料量可控可测,所述主煤粉送粉管43上还设有主煤粉风量调节阀44和主煤粉风量流量计45。

所述点火煤粉管路并联连接,二者结构均相同,因此在此以其中任意一个为例进行说明,每个点火煤粉管路均包括顺次连接的点火煤粉仓5、点火煤粉螺旋进料机51、点火燃料输料管52和点火腔53,所述锅炉热一次风主管2通过点火煤粉送粉管54与点火煤粉螺旋进料机相连、以为点火煤粉仓中的点火煤粉通过点火燃料输料管进入点火腔提供动力,为使点火煤粉燃料的进料量可控可测,所述点火煤粉送粉管54上还设有点火煤粉风量调节阀55和点火煤粉风量流量计56;所述点火腔上还设有进风口和出料口,所述进风口通过二次风支管31与锅炉热二次风主管3相连,该二次风支管上还设有中频电加热装置32,所述出料口与床下点火风道1管道连接,同样的,所述二次风支管31上还设有二次风流量计33和二次风调节阀34。

本实施例燃烧系统的工作方式如下:

(1)在冷炉状态下,接收锅炉点火联锁信号,燃烧器各子系统保护联锁信号正常后(此为锅炉原有部分,属现有技术,在此不对其结构进行赘述),根据点火煤粉风量流量计56及二次风流量计33给出的流量反馈通过调整点火煤粉风量调节阀55及二次风调节阀34的开度,调整一、二次风量至热备用所需风量;启动中频电加热装置32,电流设定最大值Imax,保持20分钟,燃烧系统进入热备状态;

(2)在热备状态,检测点火腔53外壁温度T,并根据温度调整中频电加热装置32的电流设定值,热备状态,正常外壁温度T ≥ 400℃,燃烧系统可以随时投入工作;

(3)在热备状态,且点火腔外壁温度T ≥ 400℃,允许投入煤粉,进入运行状态。投入煤粉时,先根据点火煤粉风量流量计56及二次风流量计33给出的流量反馈通过点火煤粉风量调节阀55及二次风调节阀34的开度,增大一次风风量至点火额定风量50%、二次风流量至点火额定风量20%,然后开启点火煤粉螺旋进料机51并控制煤粉给料量至点火额定给料量;

(4)在运行状态,点火煤粉量及一次风量都不调节;当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T ≥ 200℃,根据主煤粉风量流量计45及二次风流量计33给出的流量反馈,通过调整主煤粉风量调节阀44及二次风调节阀34的开度,增大一、二次风流量至点火额定风量100%,然后开启主煤粉螺旋进料机41并控制煤粉给料量至燃烧额定给料量即可。

本实施例燃烧系统解决了中频壁面加热预燃点火燃烧器因煤粉气流被中频电流直接加热,造成燃烧器结焦趋向性增大,燃烧器安全性降低的问题。并且因循环流化床锅炉SNCR系统投运不受机组负荷影响,且循环流化床锅炉煤粉燃烧温度低于900℃,NOx产生相对较少。将本燃烧器应用于循环流化床可避免NOx排放超标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