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具火盖及包括其的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11420发布日期:2019-12-14 00:27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灶具火盖及包括其的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燃烧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灶具火盖及包括其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灶具火盖由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构成,火孔设置在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上,结构形式较为单一。而且外环火盖与内环火盖之间的间隔较大,间隔部分没有设置火孔,导致火孔总的面积较小,从而负荷也较小,加长了用户的烹饪时间,造成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灶具火盖结构形式单一而火孔总面积较小的缺陷,提供一种灶具火盖及包括其的燃烧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灶具火盖,其特点在于,所述灶具火盖包括回旋状的第一凸台结构和多个设于所述第一凸台结构的侧面上的主火孔,所述第一凸台结构的回旋中心为所述灶具火盖的中心轴,其中:

所述第一凸台结构包括若干个形状相同的y型凸台,若干个所述y型凸台沿所述灶具火盖的周向方向回旋分布,且若干个所述y型凸台的右侧开口端连接。

在本方案中,回旋状的y型凸台使灶具火盖的整体更加美观、具有吸引力。主火孔设置在第一凸台结构的侧面上,即主火孔设置在y型凸台的侧面上,y型结构的凸台的具有更大的侧面面积,可以增加主火孔的数量,增大主火孔总的面积,提高燃烧效率。而且,回旋状的y型凸台能够增加其侧边长度,从而增大侧面面积,进而能够在侧面上设置更多的主火孔,进一步增大主火孔总的面积,提高燃烧效率。y型凸台的形状及布局充分利用了灶具火盖的面积,尤其是靠近灶具火盖的径向内侧的区域也设有y型凸台,使得主火孔的覆盖范围更广、数量更多,能使锅具加热面积更大、受热更加均匀。

较佳地,相邻两所述y型凸台之间形成有第一空气通道。

在本方案中,第一空气通道为主火孔提供空气,方便主火孔的燃烧。

较佳地,所述y型凸台向内凹进的两个侧面为内侧面,其余侧面为外侧面,所述内侧面上设有第二空气通道,所述第二空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空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空气通道的另一端贯穿于所述灶具火盖的轴向方向的下端。

在本方案中,第二空气通道为相邻的另一个y型凸台上的主火孔提供空气,特别是设于灶具火盖的径向内侧的主火孔,保证燃烧的充分性。

较佳地,沿所述灶具火盖的轴向方向,所述外侧面的上端设有第二凸台结构,所述第二凸台结构的顶端与所述外侧面的顶端齐平。

在本方案中,第二凸台结构的顶端与外侧面的顶端齐平,使灶具火盖的顶端平整,可以直接放置锅具,无需再使用锅支架,从而使布局第一凸台结构和主火孔时无需考虑避让锅支架的问题,提高布局的灵活性。

较佳地,所述主火孔设于所述外侧面上,且沿所述灶具火盖的轴向方向,所述主火孔位于所述第二凸台结构的下方。

在本方案中,第二凸台结构用于预防锅具烹饪产生的灰尘等物质进入主火孔,影响主火孔的燃烧,降低燃烧效率。

较佳地,沿所述灶具火盖的轴向方向,所述外侧面的下端设有传火槽,所述主火孔与所述传火槽连通。

在本方案中,火焰从回旋中心开始点燃并通过传火槽向灶具火盖的径向外侧传送,依次点燃主火孔。

较佳地,所述传火槽上还设有多个稳焰孔。

在本方案中,稳焰孔用于保证燃烧时火焰的稳定。

较佳地,若干个所述y型凸台围成有内环孔,所述内环孔的侧面上设有若干个传火孔,若干个所述传火孔分别与若干个所述y型凸台上的主火孔连通。

在本方案中,火焰通过主火孔流入内环孔,使设置在内环孔中的内环火盖燃烧,从而使锅具的正中心也能得到加热,保证其受热均匀。

一种燃烧器,其特点在于,所述燃烧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灶具火盖,所述灶具火盖包括第二空气通道,所述燃烧器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与所述灶具火盖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基座具有若干个第三空气通道,若干个所述第三空气通道分别与若干个所述y型凸台的所述第二空气通道连通。

在本方案中,空气由第三空气通道流入第二空气通道,并从第二空气通道流出向主火孔提供空气。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设置回旋状的y型凸台使灶具火盖的整体更加美观、具有吸引力。主火孔设置在第一凸台结构的侧面上,即主火孔设置在y型凸台的侧面上,y型结构的凸台的具有更大的侧面面积,可以增加主火孔的数量,增大主火孔总的面积,提高燃烧效率。而且,回旋状的y型凸台能够增加其侧边长度,从而增大侧面面积,进而能够在侧面上设置更多的主火孔,进一步增大主火孔总的面积,提高燃烧效率。y型凸台的形状及布局充分利用了灶具火盖的面积,尤其是靠近灶具火盖的径向内侧的区域也设有y型凸台,使得主火孔的覆盖范围更广、数量更多,能使锅具加热面积更大、受热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灶具火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灶具火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灶具火盖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燃烧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主火孔

20y型凸台

201左侧凸台单元

202右侧凸台单元

203下侧凸台单元

204内侧面

205外侧面

30第一空气通道

40第二空气通道

50第二凸台结构

60传火槽

70稳焰孔

80内环孔

801传火孔

90内环火盖

100基座

110第三空气通道

120第一燃气通道

130第二燃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灶具火盖,如图1-5所示,灶具火盖包括回旋状的第一凸台结构和多个设于第一凸台结构的侧面上的主火孔10,第一凸台结构的回旋中心为灶具火盖的中心轴,其中,中心轴的方向和灶具火盖的轴向方向平行。

第一凸台结构包括三个形状相同的y型凸台20,三个y型凸台20沿灶具火盖的周向方向回旋分布。根据y型凸台20的形状,其包括形成y型上端开口的左侧凸台单元201和右侧凸台单元202,左侧凸台单元201的一端和右侧凸台单元202的一端连接并形成v型开口。y型凸台20还包括形成y型下端的下侧凸台单元203,下侧凸台单元203的一端与左侧凸台单元201和右侧凸台单元202的连接处连接。其中,三个y型凸台20的右侧凸台单元202连接,即y型凸台20的右侧开口端连接,使灶具火盖更加美观,且具有吸引力。

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y型凸台20的数量不局限于三个,可为若干个,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安排y型凸台20的数量及相邻两y型凸台20之间的旋转间隔,若干个y型凸台20的右侧开口端也应连接,从而保证产品的美观。

回旋状的y型凸台20使灶具火盖的整体更加美观、具有吸引力,点火状态时,火焰由回旋中心向外侧逐渐点燃,加强美观性。主火孔10设置在第一凸台结构的侧面上,即主火孔10设置在y型凸台20的侧面上,y型结构的凸台的具有更大的侧面面积,可以增加主火孔10的数量,增大主火孔10总的面积,提高燃烧效率。而且,回旋状的y型凸台20能够增加其侧边长度,从而增大侧面面积,进而能够在侧面上设置更多的主火孔10,进一步增大主火孔10总的面积,提高燃烧效率。y型凸台20的形状及布局充分利用了灶具火盖的面积,尤其是靠近灶具火盖的径向内侧的区域也设有y型凸台20,使得主火孔10的覆盖范围更广、数量更多,能使锅具加热面积更大、受热更加均匀。

相邻两y型凸台20之间形成有第一空气通道30,第一空气通道30即为相邻两y型凸台20之间的旋转间隔,第一空气通道30为主火孔10提供空气,方便主火孔10的燃烧。y型凸台20的左侧凸台单元201和右侧凸台单元202连接形成了y型凸台20的y型上端开口,y型上端开口中向内凹进的两个侧面为内侧面204,两个内侧面204分别属于左侧凸台单元201和右侧凸台单元202,其余y型凸台20的侧面均为外侧面205。左侧凸台单元201的内侧面204上设有第二空气通道40,第二空气通道40的一端与第一空气通道30连通,第二空气通道40的另一端贯穿于灶具火盖的轴向方向的下端,第二空气通道40主要为相邻的另一个y型凸台20上的主火孔10提供空气,特别是设于灶具火盖的径向内侧的主火孔10,保证燃烧的充分性。

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根据实际需求也可在右侧凸台单元202的内侧面204上开设第二空气通道40,该第二空气通同样需要满足第二空气通道40的一端与第一空气通道30连通,第二空气通道40的另一端贯穿于灶具火盖的轴向方向的下端。

沿灶具火盖的轴向方向,外侧面205的上端设有第二凸台结构50,第二凸台结构50的顶端与外侧面205的顶端齐平。主火孔10设于外侧面205上,且沿灶具火盖的轴向方向,主火孔10位于第二凸台结构50的下方。第二凸台结构50用于防止在用时,锅具烹饪产生的灰尘等物质进入主火孔10,影响主火孔10的燃烧,降低燃烧效率。第二凸台结构50的顶端与外侧面205的顶端齐平,使灶具火盖的顶端平整,可以直接放置锅具,无需再使用锅支架,从而使布局第一凸台结构和主火孔10时无需考虑避让锅支架的问题,提高布局的灵活性。

沿灶具火盖的轴向方向,外侧面205的下端设有传火槽60,主火孔10与传火槽60连通,传火槽60上还设有多个稳焰孔70,稳焰孔70的一端贯穿于传火槽60,另一端贯穿于灶具火盖的轴向方向的下端,稳焰孔70和主火孔10交替分布,有利于传火槽60传火及稳焰效果。点火状态时,火焰从回旋中心开始点燃并通过传火槽60向灶具火盖的径向外侧传送,依次点燃主火孔10。

三个y型凸台20的右侧凸台单元202连接以围成有内环孔80,内环孔80的侧面上设有三个传火孔801,三个传火孔801分别沿灶具火盖的径向方向贯穿于三个y型凸台20的右侧凸台单元202,从而实现三个传火孔801分别与三个y型凸台20上的主火孔10连通。传火孔801与主火孔10连通,从而火焰能够通过主火孔10流入内环孔80,使设置在内环孔80中的内环火盖90燃烧,从而使锅具的正中心也能得到加热,保证其受热均匀。

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传火孔801的数量不局限于三个,也不局限于和y型凸台20的数量相同,满足任意一个y型凸台20都有至少一个传火孔801和y型凸台20上的主火孔10连通即可。

如图4-5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燃烧器,包括上述的灶具火盖和基座100,基座100与灶具火盖可拆卸连接,其中,基座100具有三个第三空气通道110,三个第三空气通道110分别与三个y型凸台20的第二空气通道40连通。第三空气通道110的一端贯穿于基座100的侧面,空气由该端进入第三空气通道110,并从第三空气通道110流入第二空气通道40,从而向主火孔10,特别是设置在灶具火盖的径向内侧的主火孔10提供空气。

第三空气通道110的形状为弧形,为保证靠近灶具火盖的径向内侧的主火孔10能够充分燃烧,第三空气通道110的弧长大于第二空气通道40的长度,且第二空气通道40的任意一部分都直接和第三空气通道110连通,从而保证空气供给充足、及时,保证燃烧的稳定性。第三空气通道110的位置较为优选的是布置在第一空气通道30的正下方,以保证主火孔10能够及时获得充足的燃气。

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第三空气通道110的数量不局限于三个,可以是若干个,可根据第二空气通道40的数量进行调整,至少保证每一个第二空气通道40都与至少一个第三空气通道110连通。第三空气通道110的弧长也可设置成等于或略小于第二空气通道40的长度,但需要保证向主火孔10提供空气的充足性和及时性,特别是设置在灶具火盖径向内侧的主火孔10。

燃烧器还包括燃气通道,燃气通道包括设置在灶具火盖上的第一燃气通道120和设置在基座100上的第二燃气通道130。第一燃气通道120和主火孔10连通,第二燃气通道130和第一燃气通道120、稳焰孔70连通,部分燃气通过第二燃气通道130流入第一燃气通道120后由主火孔10流出点燃,部分燃气由第二燃气通道130流入稳焰孔70,从而起到稳焰作用。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