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颗粒风投机出料口风压击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29310发布日期:2019-12-06 16:50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质颗粒风投机出料口风压击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风投机出料口风压击散结构。



背景技术:

生物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一,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科学家的关注。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开发研究计划,如日本的阳光计划、印度的绿色能源工程、美国的能源农场等,其中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国外很多生物能源技术和装置已经达到商业化应用程度,同其他生物质能源技术相比较,生物质颗粒燃料技术更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和使用。使用生物能源颗粒的方便程度可与燃气、燃油等能源媲美。但现行的生物质颗粒风投机都有着一些不足,尤其是在燃烧效率方面,由于生物质颗粒从出料口直接倾倒在风投机中央,形成堆积,往往导致接触面积过小,燃烧不充分,残渣过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生物质颗粒风投机出料口风压击散结构,该结构通过进风管道与筛网配合,通过风压对生物质颗粒进行击散,使其均匀分布,且增加接触面积,燃烧更充分,减少残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质颗粒风投机出料口风压击散结构,包括有燃烧室、进风管道、出料口、烟囱、筛网;所述燃烧室为由耐火砖砌成的炉膛结构,该燃烧室内部设置有倒圆台中空空间,且燃烧室底部设置有一个通孔作为观察口,观察口下方设置有连通燃烧室内腔的清灰口;所述燃烧室一侧侧壁设置有小圆孔作为点火口,该点火口一侧设置有一大圆孔作为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内贯穿有进风管道,该进风管道延伸至燃烧室中心并弯折向上开口,开口处直径放大呈漏斗形;所述燃烧室一侧设置有贯穿燃烧室侧壁的出料口,该出料口延伸至进风管道上方弯折向下开口;所述燃烧室顶部设置有连通燃烧室内腔的烟囱,该烟囱与燃烧室之间设置有滤网;所述燃烧室顶面通过螺栓连接有筛网吊杆,该筛网吊杆底端连接有圆盘形筛网,筛网无缝盖合在进风管道漏斗开口周边并焊接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管道在燃烧室内的横向管道中设置三个有向开口方向的圆锥形单向防尘隔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通过进风管道与筛网配合,通过风压对生物质颗粒进行击散,使其均匀分布,且增加接触面积,燃烧更充分,减少残渣。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出料口风压击散结构示意图,图2为进风口结构侧视示意图,图3为筛网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燃烧室,11为观察口,12为清灰口,13为点火口,2为进风管道,3为出料口,4为烟囱,5为筛网,51为筛网吊杆。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生物质颗粒风投机出料口风压击散结构,包括有燃烧室1、进风管道2、出料口3、烟囱4、筛网5;所述燃烧室1为由耐火砖砌成的炉膛结构,该燃烧室1内部设置有倒圆台中空空间,且燃烧室1底部设置有一个通孔作为观察口11,观察口11下方设置有连通燃烧室1内腔的清灰口12;所述燃烧室1一侧侧壁设置有小圆孔作为点火口13,该点火口13一侧设置有一大圆孔作为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内贯穿有进风管道2,该进风管道2延伸至燃烧室1中心并弯折向上开口,开口处直径放大呈漏斗形;所述燃烧室1一侧设置有贯穿燃烧室1侧壁的出料口3,该出料口3延伸至进风管道2上方弯折向下开口;所述燃烧室1顶部设置有连通燃烧室1内腔的烟囱4,该烟囱4与燃烧室1之间设置有滤网;所述燃烧室1顶面通过螺栓连接有筛网吊杆51,该筛网吊杆51底端连接有圆盘形筛网5,筛网5无缝盖合在进风管道2漏斗开口周边并焊接连接。

具体实施时,所述进风管道2在燃烧室1内的横向管道中设置三个有向开口方向的圆锥形单向防尘隔环。

实际操作时,进风管道2内的气流经过鼓风机增压,可以对倾倒在筛网5上的生物质颗粒进行击散和吹飞,使其均匀分布的同时,在空中实现一定程度的悬浮,增加接触面积,燃烧充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