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燃料气化炉头及其预混合仓炉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6378发布日期:2019-12-13 18:30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甲醇燃料气化炉头及其预混合仓炉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领域,特别涉及甲醇燃料气化炉头及其预混合仓炉头组件。



背景技术:

炉头是平炉重要的组成部分,燃料的燃烧,火焰的方向、形状以及废气的排出和在蔷热室的分布都与炉头的构造有关。另外炉料的加热,熔炼的时间和燃料的消耗等等都直接受着炉头构造的影响,所以正确选择炉头的尺寸和径常的维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炉头以燃气、燃油等作为燃料,其热效率的高低,关键的因素是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要充分利用燃料就必须使它完全燃烧。传统的炉头采用扩散燃烧技术、燃气和空气边混合边燃烧、其混合速度慢,火焰温度低、燃气无法完全燃烧,容易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使人中毒,部分燃料也因此白白浪费。

甲醇由于其属于清洁能源,环保无污染,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厨房设备开始使用甲醇燃料。

公开号为cn108916925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甲醇燃料气化炉头,包括通过若干螺栓连接并同轴装配的基座与炉体,燃料管,贯穿基座并与燃料管连通的燃烧嘴,若干电加热棒;炉体的侧壁上形成环状空腔,并在环状空腔的径向外侧设置若干容置电加热棒的第一盲孔,炉体面向基座的圆环面上设置分别位于环状空腔内外两侧并用于嵌设密封圈的第一环形凹槽及第二环形凹槽;基座设置若干与第一盲孔对应设置的第一通孔;基座开设与环状空腔均连通的进料孔及与燃料管连接的出料孔。

目前的炉头普遍存在燃烧不充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混合仓炉头组件,燃烧更充分。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预混合仓炉头组件,包括气仓、安装在气仓底部的进气管、安装在气仓顶部的喷嘴,所述气仓顶部通过支撑柱固定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安装一点火针,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喷嘴一一对应,所述安装孔内插入一喷管,所述喷管套在喷嘴外且喷管底部与气仓抵接,喷管顶部伸出安装孔外,所述喷管靠近气仓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空气进入口,空气进入口与支撑板在沿喷管的轴线方向存在间距。

经过气化的甲醇进入气仓内从喷嘴喷出,空气通过空气进入口自动吸入与从喷嘴喷出的气化甲醇在喷管内混合后喷出被点火针引燃,由于气化后的甲醇经过与空气预先混合,因此其燃烧更充分。同时由于支撑板上未设置除安装孔以外的开口,因此气化甲醇、空气只能从喷气管喷出,不会发生漏气现象,确保燃烧充分。

进一步的,所述气仓呈内部空心的圆盘状,所述喷嘴沿气仓圆周方向均布有三个。

喷嘴沿圆周方向设置三个一方面可以使得燃烧火力分布均匀;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对气仓进行清理,比如采用水洗的时候,其中一个可以作为水洗进口,另一个作为水洗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中心与气仓中心的间距为气仓直径的2/3。

该位置为喷嘴分布的较佳位置,使得气化甲醇从喷管内喷出的时候燃烧产生的热量分布较为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气仓上开设螺纹孔,所述喷嘴底部具有外螺纹,所述喷嘴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便于喷嘴的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喷管顶部固定有十字形的档条,且档条的中心位于喷管的轴心线上。

档条的设置使得火焰喷出的时候更猛。

进一步的,所述喷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一管体一体成型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径不大于安装孔的直径,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径大于安装孔的直径,所述第一管体远离第二管体的一端抵接气仓,所述第二管体位于安装孔外与支撑板抵接。

如此由于第二管体位于安装孔外与支撑板抵接,因此安装孔处的密封性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进入口沿喷管圆周方向均布。

如此空气进入的时候比较容易与气化甲醇混合,混合更充分。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醇燃料气化炉头,包括预混合仓炉头组件、加热铝圈,所述加热铝圈设置有进液管,加热铝圈的出气口通过u形管与气仓的进气管连接,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开设腰型孔,所述加热铝圈上连接有螺栓,螺栓穿过腰型孔且螺栓的栓帽抵接连接片,所述支撑板的面积大于加热铝圈的内圆面积。

液化甲醇通过加热铝圈的加热,之后通过u形管进入气仓,经过气化的甲醇进入气仓内从喷嘴喷出,空气通过空气进入口自动吸入与从喷嘴喷出的气化甲醇在喷管内混合后喷出被点火针引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甲醇燃烧充分,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仓和喷嘴、喷管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气仓;11、进气管;12、喷嘴;13、凹口;14、螺纹孔;2、支撑板;21、连接片;211、腰型孔;22、安装孔;3、点火针;4、喷管;41、第一管体;411、空气进入口;42、第二管体;43、档条;5、加热铝圈;51、进液管;52、电源接头;6、u形管;7、螺栓;8、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预混合仓炉头组件,如图1-2,包括气仓1、安装在气仓1底部的进气管11、安装在气仓1顶部的喷嘴12。气仓1呈内部空心的圆盘状,气仓1顶部通过支撑柱8固定一支撑板2,支撑板2整体呈圆形板状,沿其圆周方向均布固定三个连接片21,每个连接片21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一腰型孔211。

如图1-2,支撑板2上安装一点火针3,点火针3竖直设置,为留给点火针3安装空间,气仓1外侧壁内凹形成一凹口13,点火针3部分穿过凹口13向下延伸。支撑板2上开设有安装孔22,安装孔22沿圆周方向均布有三个;喷嘴12与安装孔22一一对应,喷嘴12中心与气仓1中心的间距为气仓1直径的2/3,气仓1上开设螺纹孔14,喷嘴12底部具有外螺纹,喷嘴12与螺纹孔14螺纹连接。

如图1-2,每个安装孔22内插入一喷管4。喷管4包括第一管体41和第一管体41一体成型的第二管体42,第一管体41和第二管体42内径相同;第一管体41的略小于或等于安装孔22的直径,第一管体41的内径大于喷嘴12外径,第二管体42的外径大于安装孔22的直径,第一管体41远离第二管体42的一端抵接气仓1并将喷嘴12包围在内,第一管体41另一端伸入安装孔22内。第二管体42位于安装孔22外与支撑板2抵接,第二管体42远离第一管体41一端固定有十字形的档条43,且档条43的中心位于第二管体42的轴心线上。第一管体41靠近气仓1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空气进入口411,空气进入口411沿第一管体41圆周方向均布四个,并设置两圈。空气进入口411与支撑板2在沿喷管4的轴线方向存在间距。

实施例2:一种甲醇燃料气化炉头,如图3,包括实施例1、加热铝圈5,加热铝圈5设置有进液管51、连接电源的电源接头52。加热铝圈5为内部空心的筒状结构,其内部具有电热管,通过电热管将液体甲醇气化。加热铝圈5的出气口通过u形管6与气仓1的进气管11连接,加热铝圈5上连接有螺栓7,螺栓7穿过腰型孔211且螺栓7的栓帽抵接连接片21,支撑板2的面积大于加热铝圈5的内圆面积从而使得支撑板2抵接加热铝圈5的时候将加热铝圈5一端封闭。

液化甲醇通过加热铝圈5的加热,之后通过u形管6进入气仓1,经过气化的甲醇进入气仓1内从喷嘴12喷出,空气通过空气进入口411自动吸入与从喷嘴12喷出的气化甲醇在喷管4内混合后喷出被点火针3引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