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险处理设备废烟热能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40117发布日期:2020-10-28 11:3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危险处理设备废烟热能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危险处理设备废烟热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危险废物日益增多。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的危险废物产生量为3.3亿吨。由于危险废物带来的严重污染和潜在的严重影响,在工业发达国家危险废物已称为"政治废物",公众对危险废物问题十分敏感,反对在自己居住的地区设立危险废物处置场,加上危险废物的处置费用高昂,一些公司极力试图向工业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危险废物。危险废弃物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类健康、制约可持续发展。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967235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固体废物焚烧装置,包括进料口、炉体和出灰口,焚烧室左端内壁设置有助燃器,炉体内设置有炉排,还包括底座、第一电动机、减速机和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设置有搅拌钩;还包括储水箱、水泵、喷水管、第二电动机和传送带,储灰室内设置有第一锥形隔板和第二锥形隔板,炉体底端内壁左部设置有两组左固定板,炉体底端内壁右部设置有两组右固定板,两组左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轴,两组右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第三转轴,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一转轮,第三转轴上设置有第二转轮。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焚烧室在燃烧以后,炉体中的废烟会直接向外排出,焚烧室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废烟会携带热量排出,从而废烟中多余的余热没有回收,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还使得作业环境温度升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危险处理设备废烟热能回收装置,其具有的热量传递效应,废烟热量的传递以及保证了热量的回收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以及使得作业环境温度处于稳定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危险处理设备废烟热能回收装置,包括壳体和所述壳体内设有水管组,所述水管组由多个相互平行的细水管组成,多个所述细水管之间相连通且整体呈蜂窝状分布,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进烟口,所述壳体远离进气口的一侧设有出烟口,所述壳体的端面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细水管的两管口分别与进水口、出水口连通,所述壳体上端设有清洁口,所述清洁口上设有清洁盖,所述清洁盖的一端与壳体的外侧壁通过合页铰接,所述清洁盖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另一外侧壁通过搭扣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用于废烟传递热量流动的空间;水管组、细水管的设置用于水的流动,以及保证废烟热量与水管组、细水管之间的接触,从而将废烟中的热量通过与细水管表面进行接触,达到热换传热的效率。进烟口用于炉体中的废烟进入壳体内部,从而废烟中热量对细水管进行加热;出烟口用于将传热以后的废烟传出壳体之外,并将使用后的烟气传至净化装置中,经净化后烟气排出;进水口、出水口、进水管和出水管的设置对废烟中热量的吸收,进而进水管、出水管中的水吸收热量,从而达到热量传递效应,进而提高废烟对热能的回收利用率。清洁口与清洁盖的设置,使得工人能够定期对壳体内部的烟灰进行清除,使得废烟中的热量与细水管直接接触,从而能够保证热能的回收利用,同时避免烟灰的积累对壳体和细水管的腐蚀,延长热能回收装置的使用寿命。

当炉体中的废烟从进烟口中穿过,高温的废烟首先与水管组接触,水管组进行热量吸收,从而细水管中的水会吸收热量,由于热量传递效应,所以细水管中的温度上升,从而达到废烟热量的传递。同时定时的清灰保证废烟中的热量能直接与细水管直接,并保证了热量的回收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细水管为翅片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翅片管增大了废烟热能与管道支架内的换热表面积,从而进一步强化传热的效率,提高细水管中水的加热速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壳体的清洁口上设有密封框,所述密封框上开设有密封槽,所述清洁盖的罩口上密封块,所述密封槽与所述密封块卡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块与密封槽的卡接设置,增强了清洁口与清洁盖之间的密封性,进而避免废烟的热能、以及废烟颗粒从清洁口与清洁盖中流出,从而降低了热量的回收以及保证工作环境的良好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密封框和密封块均采用橡胶块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密封块卡接在密封槽中,橡胶块具有向外回弹的弹力,从而将密封块更加紧密的卡接在密封槽中,进而进一步增强清洁口与清洁盖之间的密封性,同时避免废烟进入壳体内热能的泄露以及避免废烟从清洁口与清洁盖中排出,影响环境。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壳体的进烟口连通有进烟管,所述进烟管上设有调节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阀具有调节废烟流速的作用,从而工人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烟气流速,从而可以合理的设计热量回收利用率,提高了该热能回收的多样化。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细水管外侧壁和壳体内壁均设有防腐蚀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腐蚀层的设置避免烟灰、水分与壳体本身的金属接触,从而延长热能回收装置的使用寿命,从而保证余热量的回收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壳体下端连通有集尘斗,所述集尘斗的下端连通有集尘管,所述集尘管上设有开关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定期对壳体内部进行清灰,灰尘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集尘斗,集尘斗具有导灰的作用,从而烟灰会顺着集尘斗向下倾斜的方向导入至集尘管中;当工人清扫结束,打开开关阀,将集尘管收集的烟灰收集清除掉,从而方便工人清灰以及提高壳体耐腐蚀的性能,延长热能回收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集尘管下设有集尘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尘箱用于收集壳体、细水管上集结的烟灰,从而方便工人使用并将烟灰收集和卸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水管组、清洁口和清洁盖的设置,使得热量传递效应,所以细水管中的温度上升,从而达到废烟热量的传递;同时定时的清灰保证废烟中的热量能直接与细水管直接,并保证了热量的回收利用率;

2.通过密封块与密封槽的卡接设置,增强了清洁口与清洁盖之间的密封性,进而避免废烟的热能、以及废烟颗粒从清洁口与清洁盖中流出,进而保证热量的回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清洁罩与清洁口之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2、机架;3、进烟口;4、进烟管;5、出烟口;6、调节阀;7、进水口;8、出水口;10、细水管;11、清洁口;12、清洁盖;13、密封框;14、密封槽;15、密封块;16、集尘斗;17、集尘管;18、开关阀;19、集尘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危险处理设备废烟热能回收装置,包括壳体1和机架2,壳体1架设机架2上;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进烟口3,进烟口3连通有进烟管4,进烟管4的另一端与炉体连通;壳体1远离进烟口3的另一侧侧面上开设有出烟口5,出烟口5与烟气净化装置连通;从而将高温的废烟经进烟管4传输至壳体1内部,废烟并经壳体1上的出烟口5排出到净化装置中,净化装置处理再排放到空气中。进烟管4靠近进烟口3的一端设置有调节阀6,调节阀6用于对进入壳体1的废烟进行流速的调节,从而满足不同热量回收的利用。

参照图1和图2,壳体1的右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7且进水口7位于右侧壁的上端,壳体1的左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8且出水口8位于左侧壁的下端;壳体1内部中安装有水管组,水管组由多个相互平行且相互连通的细水管10组成,多个细水管10呈蜂窝状分布与壳体1内部,细水管10的两个管口分别与进水口7、出水口8连通;进水口7与供水源连通,出水口8与炉体的进水泵连接;从而将水源从进水口7中通入至细水管10中,水流穿过细水管10并从出水口8中排出进入炉体的进水泵中。

参照图2,细水管10采用翅片管材料制成,从而增大废烟与细水管10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保证热量的回收利用。

参照图2,壳体1的上端开设有清洁口11,清洁口11上设有一个清洁盖12,清洁盖12用于对清洁口11进行封闭、盖合。清洁盖12的一侧边与清洁口11的外侧壁的上端通过合页连接,从而清洁盖12与清洁口11外侧壁铰接连接;清洁盖12的另一侧边与清洁口11的另一端外侧壁通过搭扣连接,搭扣设置有两个,两个搭扣沿清洁口11的外侧壁的边缘均匀分布,从而清洁盖12密封盖合在清洁口11上。

参照图2和图3,清洁口11的端面上设置有密封框13,密封框13由四个条框组成;密封框13上端面开设有密封槽14,密封槽14的长度方向沿密封框13的长度方向设置;清洁盖12相对于密封槽14的位置对应设置有密封块15,密封块15、密封框13均采用橡胶块材料制成;将清洁盖12盖设在清洁口11上时,清洁盖12沿合页转动,当清洁盖12接触清洁口11时,按压密封块15朝向密封槽14的方向移动,密封块15朝向中心的方向弯曲,直至密封块15的底端与密封槽14接触,密封块15的弯曲部分朝向两端回弹,从而将密封块15卡接在密封槽14中,进而清洁盖12密封盖合在清洁口11上。

参照图1和图2,壳体1的下端焊接有集尘斗16,集尘斗16的斗口与壳体1的下端对应连接,集尘斗16的四个侧壁均朝向集尘斗16的轴线方向倾斜设置;集尘斗16的下端连通有集尘管17,集尘管17竖直设置,集尘管17上安装有开关阀18,开关阀18的下端设置有集尘箱19,集尘箱19的开口处对应与集尘管17的下端口。

参照图1和图2,壳体1的内侧壁以及细水管10的外侧壁上均涂覆一层防腐蚀层,从而保护壳体1与细水管10,延长壳体1与细水管10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1.首先将炉体中的废烟通过进烟管4排入至热能回收装置中;

2.然后将水源从进气口通入至细水管10中,废烟穿入至细水管10中,由于细水管10良好的导热性,将细水管10中的冷水加热,加热后的水可通过细水管10的出水口8,接入至炉体的进水泵中,从而重新将热能传递到炉体中;处理后的废烟将从出烟口5中排入至净化装置中,最终将处理后的废烟排放到空气中。

清洁壳体1内的烟灰时,工人打开搭扣,将清洁盖12打开,然后对内部壳体1和细水管10上的烟灰进行清洁,清洁时的烟灰掉落至集尘斗16中,烟灰沿集尘斗16的侧壁聚集在集尘管17中;打开开关阀18,将收集到的烟灰释放在集尘箱19中。当烟灰的收集一定量以后,工人推动集尘箱19将烟灰倒掉。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